作者:彭興庭編輯:韓曉靜
目前的北京車市,除了降價以外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出租車的更新換代了。在前幾日的“北京市出租車換型專題研討會”上,東風雪鐵龍、一汽-大眾都表示要做到出租車公司、司機滿意,廣大乘客、政府滿意,應該由市場說了算。然而就在此時,市場上卻傳出了另一種聲音:“長春捷達、武漢富康、上海滿地桑塔納,北京要跑索納塔”,其言外之意一
目了然,即出租車選型只是“作秀”,最終還得走上地方保護的老路。
此次北京出租車換血,新更換的車型將直接擔負起2008年奧運會“城市名片”的重任,這給了許多本地廠商“地方保護”的借口。雖然相關廠商一致否認,但坊間卻已有傳言,標準的內容設置將很有可能偏向出身本地廠商北京現代、“根正苗紅”的索納塔。這也讓我想起商業部最近的一項調查,全國28個城市對外來產品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市場準入限制或歧視。在地方保護的壁壘下,地區封鎖所帶來的交易成本的增加以及流通效率的降低,已經成為全國統一市場建設的主要障礙。
地方保護不是一個新問題,早在80年代就已經形成,然而,到今天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過去,地方保護主要是在一些衣食等日常生活用品上,保護范圍也主要在縣市一些基層。而如今,地方保護主義已從消費品領域擴展到汽車、航空運輸甚至投資領域,保護范圍也從縣市一級擴大到地市級甚至省級。各種汽車大戰和投資、招商的惡性競爭的背后,地方“高層”背景總是若隱若現。
英國學者哈丁曾在1968年提出了著名的“公有物悲劇”。假設有一個向一切人開放的牧場,站在經濟人的角度,毫無疑問,牧羊人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而增加更多的牲畜,但每個牧羊人所承擔的卻只是公用地退化成本的一部分。這樣,“公共牧場”將在牧羊人無節制的放牧中走向毀滅。從“公有物悲劇”看全國統一市場中的地方保護,也是如此。全國的市場猶如一個開放的牧場,而地方政府作為他們地區“羊群”的“理性牧羊人”,為了稅收收入的最大化,他們更期待自己的“羊群”能夠長得更大更肥。市場也是一種稀缺性的資源,惡劣的競爭和毫無節制的使用將導致市場資源配置的無效率,全國市場一盤散沙的局面終將使市場遭到毀滅性的崩潰。
然而,“公有物悲劇”的最大“悲劇”遠遠不是“資源的損害和配置的無效率”,而是激勵人們去破壞,去毀滅。身處其中的牧羊人誰都知道過度放牧的后果,但卻無能為力。因為公有物是誰都可以使用,收益是自己的,而問題卻可以留給大家。
地方保護之所以依然盛行,就是因為“市場資源”作為一種稀缺性的“公地”,你不進入別人就會進入,而收入終將為各個地方的財政部門所有。
當前的地方保護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出現了新的變化,往往是通過立法和各種規范性文件的形式而使“地方保護”披上合法的外衣。地方政府的“權威”介入使企業的制約力量顯得微不足道。從這個意義出發,長期以來我們的制度設計都是一種硬約束,懲罰機制的介入雖然很必要。然而,懲罰固然令人害怕,但是,其實施成本的高昂往往使得它被架空。因此,筆者以為,在進行“打破地方保護”的制度設計時,更要考慮制度的“誘導”功能。通過制度的軟約束,使得實行“地方保護”成本,比不實行“地方保護”成本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