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上市,一切伊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0日 17:09 《21世紀商業評論》 | ||||||||
蒙牛上市,一切伊始。 牛根生與謝秋旭
為什么蒙牛選擇的是資本催生法?作為國內增長最快的乳業企業,蒙牛的資本發展路徑一直毀譽參半。 一切問題與答案起源于蒙牛創始人牛根生個人的經歷和經驗。牛根生矢口否認蒙牛是一場奇跡,牛曾經說過:“(經營乳業)我自己是25年,在養牛場做了5年,在老大哥公司伊利做了10年的生產經營副總裁,而且團隊里面其他四五百人來自這個公司,他們平均搞乳業的時間都超過10年”。 1999年,因為意見不合,副總裁牛根生被伊利乳業開除,牛和幾個伊利舊部決定自己創建一家乳品公司,其時心中最大的一片空白,不是來自市場而是——資金從何而來?牛根生在回憶創業過程時說過:“企業新生時,每走一步都非常艱難,簡直是不堪回首。為籌措資金,幾個人費盡心機、千辛萬苦籌集了900萬元,沒承想卻被人舉報,一些穿著執法人員服裝的人以‘非法集資’為由把幾名創業伙伴帶走。” 事實上,900萬資金不足以讓牛根生大規模建廠投產,1999年蒙牛創立時面臨的是三無狀態:無奶源、無工廠、無市場。蒙牛大膽采取了“先建市場,后建工廠”的發展戰略。通過虛擬聯合,蒙牛投入品牌、管理、技術和配方,與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八家乳品企業合作開始了創業旅程,牛根生甚至將工業制造行業中的OEM方式運用到了乳品行業。 牛根生的個人魅力在蒙牛誕生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牛根生的聰明之處在于——對于乳品等行業來講,單憑“漂亮的創業概念”和“虛無的富有成效的管理團隊”無法打動風險投資商,而作為民營企業也更是無法從銀行獲得必要的資金支持,因此,合作伙伴的加入則是一條最好的創業融資途徑,但這需要很好的人脈關系作為支撐。 而牛根生不僅順利地從伊利乳業帶走了一批有專長的能人,快速地完成了人才的儲備以及產品的定型,并且憑借著其個人在伊利建立起來的關系,很快贏得了一些客戶和供應商的信賴。其中,牛根生從創業伙伴、部分客戶及供應商中獲得的關鍵性的第一筆啟動資金中,廣東潮州陽天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謝秋旭在蒙牛初創過程中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牛根生在伊利期間因為訂制包裝制品時與謝秋旭成為好友。當牛根生自立門戶之時,謝秋旭給予了財力上的極大支持,而從單純意義上的股權比例來看,謝一直是蒙牛實際意義上的第一大股東。 與其說謝秋旭為牛根生提供了創業的資本和不斷的資金支持,不如說謝幫助蒙牛完成了資本橋梁的作用。作為一個印刷商人,謝“慷慨”地掏出現金,注入到初創期的蒙牛,并毫不吝嗇地將其中的大部分(近95%)的股權以“謝氏信托”的方式“無償”贈與蒙牛的管理層、雇員及其他受益人。此外,謝還將其在持股蒙牛50%的銀牛公司的全部投票權授予牛根生,而不參與蒙牛的任何管理和發展安排。 在隨后的發展中,謝秋旭更是蒙牛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橋梁。借助于謝秋旭的身份,蒙牛管理層的利益巧妙地嫁接在謝秋旭個人信托上。比如,謝秋旭以“個人身份”控制的銀牛股權總計不過2829股,余下的39378股的實際歸屬人則在法律上“很難確定”。在所謂的“利益的代言人”的意義上,謝秋旭在蒙牛的地位舉足輕重。 最終謝秋旭收獲不扉,380萬的投入,如今謝的身價高達10億。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