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限售令霜打醫藥零售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0日 09:42 中國經濟時報 | |||||||||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強零售藥店抗菌藥物監管促進合理用藥的通知》(業界通稱“289號文”或“限售令”),從2004年7月1日起,未列入非處方藥目錄的400多種抗生素藥物必須憑執業醫師處方銷售。盡管此舉對醫藥零售業的打擊早在人們的預料之中,但是最新的調查數據還是令人吃驚——抗生素銷量下降逾六成 本報記者 鄒建鋒
近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拿到一份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在業內傳達的最新調查報告:《“限售令”后,我省和杭州市抗菌藥物市場銷售情況的變化》。報告以翔實的數據反映了今年7月份該省醫藥零售行業因抗生素限售遭受的打擊。 盡管抗生素限售對醫藥零售業的影響早在人們意料之中,但是報告披露的數據還是令人吃驚。 據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對全省17家主要零售連鎖有限公司的調查,7月份抗生素的銷售總額為75.4萬元,比去年同期的200.68萬元下降了62.43%。7月份抗生素的利潤總額為14.75萬元,比去年同期的55.03萬元下降了73.20%。 而對杭州市111家醫藥零售企業(包括385家門店)的調查結果更加令人吃驚:7月份抗生素銷售總額為32.21萬元,比“限售令”實施前的平均月處方銷售額349.20萬元下降了90.78%。 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醫藥商業協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醫藥商業協會最近3個月來也對醫藥零售市場的抗生素銷售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限售令實施之后,抗生素銷售額大幅度下降是普遍現象。 據分析,店內有執業醫師的藥店,銷售下滑65%以上,如北京市西單金象大藥房7月1日前抗菌藥物月銷售額為18萬元左右,7月份的抗菌藥物銷售額為4萬;一些店內無執業醫師的藥店,銷售額下降更是明顯,如王府井(資訊 行情 論壇)醫藥器械商店7月抗菌藥物銷售額為4600元,已成為店內可有可無的品類。 “醫院處方流不出來,這是最大的問題。”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秘書長朱忠蘭對記者說。據調查,杭州市385家零售藥店7月份收到的抗生素處方數量為6732張,平均下來,每家藥店每天收到的處方數量只有0.56張。 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調查,北京王府井醫藥器械商店7月份收到處方僅有40張,而藥店主要位于近郊區的嘉事堂的十多家藥店更是無一張處方。西單金象大藥房雖然收到2000多張處方,但其中1800余張為店內醫師開出,外來處方也是寥寥無幾。 專家擔憂和患者叫苦 10月9日,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總后衛生部聯合向社會公布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同日,衛生部新聞辦發布了一份題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起草說明》的報告。 該報告指出:我國每年約有三萬名兒童因不恰當地使用耳毒性藥物而造成耳聾,其中95%以上為氨基糖甙類藥物。抗菌藥物的濫用還導致藥物資源的巨大浪費,加重國家和人民群眾經濟負擔,1998年的一個統計表明,僅不合理使用第3代頭孢這一項,就使我國每年浪費衛生資源7億元。面對抗菌藥物的濫用對人類健康帶來的危害,我國社會各界對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的問題十分關注,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工作也非常重視,吳儀副總理曾專門做出批示。 接受記者采訪的一些醫藥行業人士也明確表示:遏制抗生素濫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消費者對于通過藥店限售的辦法來遏制抗生素濫用的舉措似乎并不“買賬”。 近日,國家統計局湖南省城調隊、吉林省城調隊對抗生素限售以來的市場情況開展的一項專題調研發現:消費者認為國家制定這一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對消費者來說,卻有利有弊,其中最主要的弊端就是購藥麻煩多了,說不定還要多花錢購買高價藥。消費者到藥店買藥,圖的就是藥店的藥價比醫院便宜。這一政策實施后,消費者只能先到醫院開處方,再到藥店買藥,如果碰上經常要用的藥品,還不知要跑醫院多少趟,花多少處方錢。 另外調查還發現,一些藥品超市員工反映,在同一張處方上可能會出現好幾種處方藥,消費者不一定能在同一藥店購全,那么可否使用復印件?誰收復印件誰收原件?復印多份是否可以成倍購買?這些都是“限售令”所不能解決而又真實擺在消費者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不久前,在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召集的“在京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執行289號文座談會”上,企業代表反映:限售令實施以后,藥店與消費者糾紛不斷。因為藥店的優勢在于便利的服務,但執行政策后,由于宣傳工作不到位,一些消費者不理解也不認同該政策。消費者突然改變購買習慣很不適應,尤其一些價格非常低廉的常用抗菌藥物如氟哌酸、紅霉素眼藥等,價格在一元前左右,若購買時要上醫院開處方,處方費就遠遠超過藥品價值,消費者難以接受。 僅管住15%的渠道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的調查顯示:從抗生素的銷量來看,醫院占85%,藥店零售只占15%,且臨床上用的多是“高端藥品”(如進口藥品等),藥店賣的只是普通常用藥品。 國家統計局湖南省城調隊、吉林省城調隊的專項調查認為:“限售令”難解基本問題。 這項調查指出:我國目前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5位的藥品中,有10種是抗生素,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的費用占總費用的50%以上。從保障人民用藥安全的角度講,將抗生素藥作為處方藥來管理沒問題。但關鍵在于分清我國濫用抗生素的源頭在哪里。 我國85%的抗生素都是從醫院銷售的,零售藥店總共只有15%的市場份額。而且高檔抗生素主要在醫院使用,因此可以說抗生素濫用的根源在醫院。出詳細規范之前,單純不許零售藥店賣抗生素,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抗生素濫用問題。 為指導醫師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衛生部委托中華醫學會會同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和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組織全國專家制訂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該《指導原則》是我國首次制定的全面、系統的針對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指導性文件,發布的目的是遏制抗生素濫用。 但是也有人士指出,從學術角度而言,《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確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現實狀況是:絕大多數臨床醫生其實非常清楚濫用抗生素造成的危害,但是由于巨大的利益驅動,一些醫生存在濫用抗生素的故意。 浙江某醫藥流通企業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抗生素是差價最大的藥品,醫院使用抗生素的利潤非常豐厚,而藥廠給醫生的回扣也是最高的。“一些大醫院,一個醫生每個月的‘開單費’能夠超過一萬元!”他認為,目前我國醫療機構的抗生素濫用主要原因在于職業道德,而非醫術水平。 最近,中國醫藥商業協會提出了規范抗生素市場的建議:遴選一些長期使用,價格低廉的抗菌藥物進入藥店可以銷售的品種目錄。如有嚴重不良反應的嚴格納入處方管理,副作用輕微的執業藥師指導使用,其余藥品藥店正常銷售;擴大醫保定點藥店,凡通過GSP認證的藥店自動成為醫保定點藥店;規范處方管理,使藥店有章可循;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盡快出臺執行政策的相關配套文件;在未充分解決處方流動的前提下,暫緩實施處方藥全部憑處方購買的相關政策;政府相關部門加快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要使藥品零售企業成為執行政策的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