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曇編輯:韓文欣
在外資和民營企業的雙重夾擊下,中國郵政似乎是“腹背受敵”。10月10日,國家郵政局又推出了一項新業務,決定從即日起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3個城市之間,開辦“限時專遞——次晨達”的快遞業務,使開通這種業務的城市達到了60個。這一舉措被認為是郵政的突圍之舉。
外資的野心
今年,中國郵政面臨的競爭壓力似乎尤其大。因為到年底,物流領域的開放程度將愈發迅速。
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的一位官員表示:“根據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從今年12月11日開始,我國將在公路貨運、倉儲、海上班輪運輸、船舶代理等方面進一步開放,這對中國物流企業將面臨很大的沖擊。”
即使是處于壟斷地位的中國郵政一樣不能幸免。EMS一直是郵政營收貢獻率較大的業務之一,最近其競爭對手UPS(聯合包裹)、FedEx(聯邦快遞)、TNT(天地快運)、DHL(敦豪)對中國市場的布局明顯加快,也使EMS面臨嚴峻的競爭形勢。
今年6月份中美航權新協議的簽署,帶給國際快遞巨頭的將是一場“盛宴”。UPS、FedEx等紛紛申請增加通往中國的航班。
記者從聯邦快遞中國區總部獲悉,聯邦快遞已獲得美國交通部暫行批準,可增設12班貨機前往中國,這將有助于公司保持中國最大速遞公司的領導地位。新增的航權讓聯邦快遞每周提供23班貨機前往中國,較目前的航班數目增加一倍以上。聯邦快遞中國區總裁陳嘉良對記者表示,2004年,雖然遭遇了宏觀調控、限電等因素的影響,聯邦快遞的中國業務一如既往的出色,業務增長達到了50%,中國成為了聯邦快遞最重要的市場。
UPS也向美國交通部提出航班申請,希望從2004年10月份開始再增加每周六個航次的航班。從2005年3月份開始,開通美國到廣州直接的快遞服務。同時,UPS亞太區公共事務部副總裁歐思文對記者表示,UPS將在上海建立一個轉運中心。
9月10日,TNT(天地快運)把中國區總部遷到了中國物流的“橋頭堡”上海。“搶占上海得天下”似乎也是快遞巨頭的普遍心態。而未來幾年,TNT還計劃對中國市場增加投資兩億歐元。主要用于上海總部的建設、人力資源的投資,如未來TNT將派150名高級經理到中國來,以及市場推廣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TNT把快遞、物流、直郵三大業務結合在一起,這在TNT的全球業務中是絕無僅有的。TNT中國首席執行官肯·邁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降低成本的一個快捷方 法。此外這些技術使得我們對于現在的流程有更大的控制力度。
肯·邁高對記者表示,未來在中國市場采用獨資還是不采用獨資,主要的方面可能不在于立法本身來推 動,而在于商業需求。在有些領域會繼續選擇合作,或者合資,在某些領域可能也會選擇獨資,但是這個決定并不是由中國2005年允許外資成立獨資公司所推動的,而是由具體的商業發展需求來制訂的。
同時,民營快遞的迅速發展也使郵政應接不暇。如宅急送就在長三角地區推出單件重量在10千克以下的小件貨物寄遞業務。長三角也是中國郵政“次晨達”快遞服務的試點地區。有分析認為,宅急送此舉可能將郵政逼入窘境。
體制的突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的李佐軍表示,“次晨達”等業務的開通,是郵政局系統在當前競爭中做出的努力。但要想把新業務做好,加強競爭優勢,根本上要取決于郵政體制的改革。如“次晨達”業務涉及全國許多省市,這就需要郵政內部機制的協調,以及考慮如何降低交易成本。降低成本,需要有好的體制支撐。
有消息稱,目前由國家發改委主導,聯合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郵政總局“操刀”的郵政體制改革方案已經初步完成,據悉,該方案已經報到國務院靜待批示。在該方案中,如何分拆普遍服務業務和競爭性業務、普遍服務的補償機制等焦點問題都有涉及。
李佐軍認為,郵政有它的傳統優勢,有龐大的資產,覆蓋全國的網絡系統,以及與政府的特殊關系,郵政就像政府的親生子,這些是外資和民營企業不具備的。如果郵政改革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從而像一個真正的企業,再加上傳統的優勢,在市場中與外資和民企競爭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中國郵政似乎還奢望借新《郵政法》修改之機,維系自己的壟斷地位。新《郵政法》幾易其稿,直到今年7月中旬“第6稿”出爐,依然未能緩和郵政和非郵快遞之間的矛盾。對“郵政專營范圍”等焦點問題,似乎是越改越壟斷。這使得郵政官商一體的身份再次成為眾快遞企業攻擊的對象。
李佐軍認為,打破郵政壟斷,并不會阻礙郵政的發展,而是促進郵政的發展。
郵政體制改革涉及到郵政局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權衡,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權衡。長期來看,想通過壟斷獲得高額利潤的想法已經靠不住了,因為外部競爭是不以郵局的意志為轉移的,而是由市場決定的。壟斷越來越缺少法理基礎和民眾支持,在此情況之下,越早打破壟斷似乎才越能爭取市場的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