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產部高官會審3G手機 國產廠商集體示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6日 13:4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丘慧慧 深圳報道 坐在第一排貴賓席最邊緣的李曉忠顯得有些孤獨。 10月13日,深圳第六屆高交會上,由信息產業部主辦的“創新與合作——共同推動中國3G手機發展”的峰會,最后以號稱占據國內通訊市場半壁江山的國產手機廠商的集體“失
下午的會議依舊沒有TCL、波導、康佳等風頭正盛的國產手機廠商的身影,除了夏新、海信外,華為與大唐兩家系統設備商的出現增援了國內廠商的薄弱陣容。 相比之下,受到邀請的跨國巨頭陣容十分強大:配合信產部副部長婁勤儉、信息產業部綜合規劃司司長王建章、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副司長陳偉、電子信息管理司副司長肖華、電信研究院標準研究所副所長王志勤、信產部產業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陳如明等一干高官的出現,NEC、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高通等公司分別在會上派出了中國區“總裁級”以上發言人。 此時,代表中國3G進程最為重要環節的3G測試已近尾聲。業界風傳,即將于11月8日在北京召開的“3G在中國”2004全球峰會,中國政府將首開金口,對中國啟動3G進程“給出說法”。 國產手機落伍3G測試 李曉忠此前曾經許下夏新全力突進3G,并在WCDMA、CDMA2000、TD-CDMA三種制式手機上“三箭齊發”的誓言。 但“資源是有限的”。李曉忠說,“我們必須在兩個戰場同時作戰。”夏新必須在隨時啟動的3G進程中,采取以2.5G與3G同步突進的策略。實際上,在他看來,未來的戰場是如此龐雜且深不可測,“3G還要細分幾個市場,如何選擇是所有國產手機決策者面臨的難題。” 一邊是極其有限的資金和時間,一邊是政策模糊、前途未卜的多項選擇,3G進程的逼進愈發成為困擾國產手機“豪賭式”決策的難題——“但是時間真的越來越少了。”李曉忠說,“再為艱難的決策都逃不過最終的一個結局:選擇,然后決定把有限的資金進行集中,像一場游戲。” 但是,留給國產手機廠商決策的時間還很長嗎? 電信研究院標準研究所副所長王志勤當天公布的一份信產部3G手機測試名單讓國產手機顯得無比尷尬:摩托羅拉、三星、諾基亞、NEC、索尼愛立信等跨國巨頭均有多款手機入圍,而中國企業只有華為和海信出現在名單里。 TCL一位研發人士告訴記者,對于國內企業來說,也許最大問題在于時間與資金,“像3G這么一件大事,各個廠家都會很重視,但大多數切入得有些晚了。”他表示,TCL亦已有相當部署,只是目前還拿不出可商用的3G手機來。 如果說已經入圍測試的手機廠商現在面臨的問題更多地集中在手機在不同網絡間的互聯互通以及耗電測試等問題的話,對于其他國產手機廠商來說,3G的問題更多的是什么時候可以拿出能達到商用化程度的手機。“3G顯然是要付出的,華為已經付出五六年了,其他廠商起碼要付出兩年吧?”李曉忠說。 但是兩年之前,剛剛崛起的國產手機廠商正在初嘗瓜分2G份額的快感,并為各自的攻城略地奔忙。資源的投放都集中在市場的爭奪上,又有誰會如此冷靜而極富遠見地一賭3G?即便是當時已家大業大的華為,在2002年全球電信業低迷之時,其3G的豪賭亦備受質疑。 在入圍測試名單中,海信一款V999入選,其公司副總經理楊文琳說,3G并不是一個可以舉重若輕的問題,對于手機廠商而言,3G發展面臨的困境有三:可供選擇的芯片方案不足,客觀上加大了手機企業的投入成本;其次,如何解決3G手機像2G時代一樣迅速以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的問題;此外,如何解決3G手機在不同系統設備及網絡間互聯互通及體積大、耗電大的技術難題? 楊文琳談及3G手機的國產化前景時說:“對中國企業來講,立足本土,有參與機會,但研發投入很大。” 跨國巨頭表決心 與李曉忠在會上“做好2.5代手機,實現平穩過渡”的近乎謙遜的表態相比,NEC、摩托羅拉等廠商的發言對各自占領中國3G市場的野心表露已毫無保留。 “從今年4月開始,中國成為NEC打造3G的核心。”NEC通訊(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盧雷說,NEC在3G上已與全球31個運營商有廣泛的合作,僅2003年開通的就有8個。盧雷介紹,NEC目前已瓜分了全球3G手機市場約50%的份額,其中目前全球最大3G運營商日本DoCoMo有相當數量的3G手機向NEC定制,“未來NEC海外市場,除日本外,將以中國為核心。” 相似的表述出現在摩托羅拉及諾基亞身上,“摩托羅拉的手機在3G的兩場測試中通過率是最高的。”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3G與新無線運營商務部總經理葉朋說,未來摩托羅拉針對中國運營商定制需求3G的生產研發“完全在中國進行。” 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多媒體業務部銷售和渠道發展副總裁黃伽衛也透露,諾基亞的全球手機業務將有40%出自諾基亞北京研發中心。 TCL人士說,如果說全球目前僅有1000多萬3G用戶的話,已經擁有移動人數3.1億戶的中國市場,臨近啟動的3G運營的確是一個極富想象力的市場。 他分析說,中國移動(0941.HK不久前透露,公司將在2到3年內投資600億人民幣用于部署3G網絡。業界認為如果按單用戶成本200美元估算,這意味著其用戶目標為3600萬,為其現有用戶數的20%。而如果把20%作為各大運營商未來發展3G用戶的普遍目標的話,中國3G用戶的理想規模將達到6000萬以上。 誰會分得第一杯羹? 華為市場人士分析,如果按花旗集團的預測,我國3G正式啟動的最晚進程是2006年發放第一張3G牌照,現在余下的時間也就只有一年。目前NEC、摩托羅拉、三星、諾基亞都已有相對成熟的3G商用經驗,而中國目前已經有商用經驗的3G手機只有華為。“我們現在在趕圣誕節前的采購旺季。”他告訴記者,一般而言,海外3G運營商的采購以半年為一周期,各大手機廠商都在趕今年圣誕的采購,以使自己的3G經驗再增加半年。 華為手機營銷總監徐國祥透露,華為已有7款WCDMA手機配合系統設備在全球銷售,今年5至9月又新推出了三款手機。 但幾乎對所有的國產手機廠商而言,他們的問題遠遠未及積累商用經驗,而是手機面世,但是他們最多的時間也只有一年,剛剛趕上2G末班車的國產品牌似乎又一次掉隊于3G時代。 運營商本位擠壓國產手機? 當天參會的人士無一例外地說:3G時代,運營商主導的作用將越來越明顯。 這將微妙地改變中國運營商與手機銷售相互獨立的格局。中國移動業務向來與日韓不同,全球大多數運營商在拓展用戶時,既賣自己的服務,又賣體現自己服務的手機,也就是說,手機廠商的買主是運營商,不是消費者;而中國不同,運營商賣自己的服務,手機廠商賣自己的品牌,客觀上推進了擅長市場推廣的中國家電企業向手機產業的轉型。 但是3G讓移動通訊產業模式回歸,運營商將會在產業鏈中扮演絕對的主導地位,3G手機定制也將會使運營商加入控制終端制造環節,也就是說未來手機廠商的生存將取決于運營商的選擇。 “3G使游戲規則發生很大的變化。”徐國祥說,3G將使未來的價值鏈發生裂變,由于運營商介入越來越深,運營商對基于系統設備而設計的3G服務尤其需要系統設備商完成網絡下終端的整合,而這不是中國以家電業起家,對網絡知之甚少的國產手機廠商所長。 比較西門子、摩托羅拉等國際級廠商,中國手機制造業的特殊性在于,缺乏完整的通訊產業的布局,這實際上也是中國移動在定制手機上一向對國產手機持不信任態度的根源,而服務內容愈加復雜的3G會加劇這種不信任。沒有技術支撐的國產手機品牌廠商甚至會被新生的獨立手機研發公司和專事代工兩個環節取代。 徐國祥說,從國際3G運營經驗來看,已經有運營商“試圖繞過手機廠商定制手機”,“手機廠商的價值的獲取將受到威脅”。 “這個產業將會回歸原位。”華為人士說,通訊網絡與端終的整合將直接讓行業洗牌。 業界流傳一個有意味的案例:2003年9月3日,中國移動與摩托羅拉、三星、首信、聯想四家手機廠商簽定“手機定制與合作營銷三方協議”,僅僅5個月后,2004年2月12日,中國移動在北京舉行的第二次定制手機試點新聞發布會上,兩家日本公司NEC、三菱取代了聯想、首信兩家國產手機廠商的合作。 其實,正在遭遇資金鏈收緊、庫存巨大等難題的國產手機,其最大的考驗還是3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