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行業專題--電力 > 正文
 

風力發電場淪為觀光景點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0日 14:58 北京現代商報

  商報訊 我國利用風能并網發電歷時已近20年,盡管風電上網的裝機已發展到50多萬千瓦,然而從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看,風電仍未走出“試驗”階段。國內大大小小的風電場,在更多意義上只是“觀光景點”,距離產業化還很遠。

  資料顯示,我國風能資源儲量居世界首位,僅陸上可開發的裝機容量就達2.5億千瓦,而且商業化、規模化的潛力很大。據新華社昨天援引內蒙古風電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劉濱
述的說法稱,早在1995年,原國家電力部就提出,到2000年我國風機規模要達到100萬千瓦,但截至目前全國40多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只有56.7萬千瓦,僅占全國電力裝機的0.14%。

  內蒙古風電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徐成龍介紹,內蒙古是我國利用風力發電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省區之一。雖然由于風力資源得天獨厚,設備有效利用小時可達到2400小時左右,每度電成本只有0.5元左右,卻仍然受電力市場分割的制約,只能在內蒙古蒙西電網內銷售。

  徐成龍說:“南方一些火電廠數千公里調煤,發一度電的成本到了六七角錢,卻在當地照樣有市場,而我們綠色、低價的風電卻苦于市場分割的壁壘,難進外地市場。”

  “發電設備國產化水平低”是我國風電界公認的風電產業化阻礙因素之一。記者在內蒙古采訪看到,在朱日河、輝騰錫勒等幾個大型風力發電場,美國、丹麥等國的進口設備幾乎一統天下,能見到的國產設備只有區區三臺風機。據介紹,這三臺風機安裝幾年來,始終不能正常運行,設計能力是600千瓦的風力發電力,用起來只能達到幾十千瓦,盡管價格低卻根本沒法用,性價比太差。

  據了解,多年以來,國內不少有實力的設備制造企業、科研機構一直在試圖加快風力發電設備的國產化進程,然而直到今天,進口設備壟斷國內市場的局面仍在持續。

  (錢詠虹 劉軍)

  業內說法

  風電產業緣何“長不大”?

  國內“長不大”的風電產業,是因為我國風電不具備產業化的條件嗎?北方聯合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烏若思認為,從可利用風能資源占全國40%的內蒙古風電多年的實踐看,我國風力發電已完全具備了走向產業化的基本條件。

  烏若思說,對于一個產業而言,市場是起跑線,因為我們重視不夠,風電始終沒有市場,投資風電無利可圖,甚至可能背上沉重的包袱。由于風電市場“無錢可賺”,導致了風電產業陷入“成本高-電價低-市場小-投資少-相關產業滯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本難以下降”惡性循環的怪圈,原地打轉。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風力發電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深圳健力寶獲中超冠軍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國國際時裝周
男人為什么喜歡車
女人與車的美麗約會
警惕房屋銷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樓盤一覽
娛樂風月圖鑒
劉翔自傳:我是劉翔

    <kbd id="qu2su"></kbd>
    • <dl id="qu2su"></dl>
      <code id="qu2su"><pre id="qu2su"></pre></code>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