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場淪為觀光景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0日 14:58 北京現代商報 | |||||||||
商報訊 我國利用風能并網發電歷時已近20年,盡管風電上網的裝機已發展到50多萬千瓦,然而從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看,風電仍未走出“試驗”階段。國內大大小小的風電場,在更多意義上只是“觀光景點”,距離產業化還很遠。 資料顯示,我國風能資源儲量居世界首位,僅陸上可開發的裝機容量就達2.5億千瓦,而且商業化、規模化的潛力很大。據新華社昨天援引內蒙古風電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劉濱
內蒙古風電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徐成龍介紹,內蒙古是我國利用風力發電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省區之一。雖然由于風力資源得天獨厚,設備有效利用小時可達到2400小時左右,每度電成本只有0.5元左右,卻仍然受電力市場分割的制約,只能在內蒙古蒙西電網內銷售。 徐成龍說:“南方一些火電廠數千公里調煤,發一度電的成本到了六七角錢,卻在當地照樣有市場,而我們綠色、低價的風電卻苦于市場分割的壁壘,難進外地市場。” “發電設備國產化水平低”是我國風電界公認的風電產業化阻礙因素之一。記者在內蒙古采訪看到,在朱日河、輝騰錫勒等幾個大型風力發電場,美國、丹麥等國的進口設備幾乎一統天下,能見到的國產設備只有區區三臺風機。據介紹,這三臺風機安裝幾年來,始終不能正常運行,設計能力是600千瓦的風力發電力,用起來只能達到幾十千瓦,盡管價格低卻根本沒法用,性價比太差。 據了解,多年以來,國內不少有實力的設備制造企業、科研機構一直在試圖加快風力發電設備的國產化進程,然而直到今天,進口設備壟斷國內市場的局面仍在持續。 (錢詠虹 劉軍) 業內說法 風電產業緣何“長不大”? 國內“長不大”的風電產業,是因為我國風電不具備產業化的條件嗎?北方聯合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烏若思認為,從可利用風能資源占全國40%的內蒙古風電多年的實踐看,我國風力發電已完全具備了走向產業化的基本條件。 烏若思說,對于一個產業而言,市場是起跑線,因為我們重視不夠,風電始終沒有市場,投資風電無利可圖,甚至可能背上沉重的包袱。由于風電市場“無錢可賺”,導致了風電產業陷入“成本高-電價低-市場小-投資少-相關產業滯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本難以下降”惡性循環的怪圈,原地打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