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斗法布局 全國規劃初露端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6日 19:37 信息時報 | ||||||||||
繼先后將營銷中心搬至北京后,伊利、蒙牛近日又相繼高調宣布上半年取得輝煌業績,“老大之爭”愈演愈烈 □時報記者 吳偉瑋 伊利和蒙牛的“中國乳業老大”之爭愈演愈烈!近日,兩家公司相繼向外界高調宣
而在上月,蒙牛將營銷中心從呼和浩特的大本營全部搬至北京通州。伊利的營銷總部也早在去年遷至了北京潘家園伊利大樓。業內人士認為,蒙牛的舉動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他們已經將戰略目光轉向最有競爭力的主市場,同時以北京為核心的全國市場規劃已初露端倪,伊利和蒙牛的新一輪爭霸戰已悄然打響。 冤家布局北京“斗奶” 以利樂枕在北京一炮走紅的蒙牛,目前在北京液態奶市場占有率第一,緊隨其后的是老冤家伊利,兩者的競爭不僅是液態奶市場,還有龐大的冰品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伊利和蒙牛標王爭奪之后,伊利迅速將營銷總部遷至北京潘家園伊利大樓。上月底,蒙牛也將營銷中心從呼和浩特的大本營全部搬至北京通州。蒙牛集團副總裁孫先紅表示,此舉是為未來蒙牛的發展制造更有利的平臺。具體來說,一是為了方便蒙牛的營銷工作,二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但是此舉并不會對營銷團隊作太大的調整。 蒙牛和伊利不僅將營銷中心遷往京城,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在當地建立生產線。蒙牛在北京通州建立的低溫生產線去年6月份就正式投產,總投資高達3.3億元人民幣,以每天70~80噸的產量直供北京,而伊利在北京密云建立的年加工6萬噸的杯酸生產廠也早就正式投產。 行業專家認為,兩個乳品企業的巨頭都是來自內蒙,“草原”概念已不是吸引消費者的利器,而產品的營銷策劃、市場價格將對企業提出更大的挑戰。將陣地移師京城無論是從人才的較量,還是市場的較量,伊利和蒙牛的舉動都將影響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上半年業績“蒙牛”更牛 雖然在“搬家”上蒙牛落在伊利之后,讓伊利搶得先機,但是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上,“蒙牛”比伊利更牛。 日前蒙牛乳業公布的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蒙牛營業額攀升105.2%,達人民幣32.727億元,凈利潤達1.841億元,與2003年全年利潤相比高出12%,上半年的純利已達全年利潤預測3億元的61%,旗下三大產品(包括液態奶、冰淇淋及乳制品)的營業額分別上升97%、84%及升5.66倍。 另據AC尼爾森的調查數據顯示,蒙牛在液態奶市場所占份額從2003年6月份的12.6%增至2004年6月份19.5%。 而伊利股份上月下旬公布的2004年半年報表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44億元,同比增長48.43%;實現凈利潤1.53億元,同比增加33.98%。 與蒙牛準備“進入零售業”、在全國范圍內開設連銷店有異曲同功之妙的是,伊利近日透露,將重拳出擊肉類食品行業。伊利肉類品牌——“領鮮”低調發展了兩年,但在2004年領鮮預計營業額超過10億元,達到300%的跨越式增長。乳業競爭加劇利潤趨薄,肉類正在成為伊利集團繼液奶、冰淇淋之后的又一支柱產業。 “老大”之爭沒完沒了 據最新市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乳業前四強的市場份額已逾50%,而前10名的總體份額高達62.73%。有業內人士認為,這表明中國乳業已進入品牌化時代,出現了經濟學意義上的品牌集中現象,將會形成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 但市場上的表現遠非如此,即便是對第一位置的爭奪也在毫厘之間。 今年4月,中國商業聯合會剛剛公布完“2003年度全國大型零售企業商品銷售調查數據”,就引來了伊利和蒙牛這對乳業老冤家的新一輪口水戰。雙方都在不同場合堅稱自己是去年液態奶銷量的冠軍。 蒙牛有關人士描述此次勝利時用詞頗費心思:“根據統計結果,蒙牛液態奶在同類產品中銷量第一,這表明蒙牛乳業后來居上,超越了眾多歷史悠久的‘老大哥’,正以不可阻擋的姿態跑向中國乳業領跑位置。” 伊利集團液態奶事業部市場總監靳彪也表示:“從公布的結果來看,伊利依然成為最大贏家,在液態奶類商品銷售方面繼續高歌猛進,穩居第一。” 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按照他們的統計,伊利是屬于液態奶市場占有率第一,而蒙牛是液態奶銷量第一,但為何市場占有率第一卻不是銷量第一,銷量第一卻不是市場占有率第一,這位工作人員表示難以答復。 根據上半年的業績報告,蒙牛在液態奶市場所占份額從2003年6月份的12.6%增至2004年6月份19.5%,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誰將成為2004年真正的冠軍顯得更撲朔迷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