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的停建和退出是導致油價上升的主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7日 14:21 南方都市報 | |||||||||
目前,國際石油價格漲到21年來的最高點。有人稱,這一高價會帶來又一次石油危機,實際上有點杞人憂天。 上世紀70年代石油高度緊缺狀況,對西方國家的影響是相當嚴重的。但從現在的狀況看,遠未到那種程度。這有兩個原因:一是現在的實際油價并不高,因為按照當時的幣值匡算,現在的油價要到100美元每桶才能算高,可現在不足50美元。二是現在世界產業格局已
國際油價短期內不會回落,這是由全球能源結構決定的。自2000年以來的油價上漲,是由于政治局勢、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因素導致的,但核能轉換因素卻常被大家忽略。 目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結構不同。比如中國2/3是煤炭;而西方發達國家,能源結構中有核電、石油、天然氣等多種成分,核電占相當大的比例,如法國超過了60%。核電的大規模使用,源于上個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發達國家面對危機,倉促上馬的許多核電項目,也留下了核電的安全隱患。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出事之后,人們感到核恐懼。因此自1986年開始,瑞典開始全民公決,中止核電站的使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除法國、日本外,核電比重開始迅速下降。這些原因直接導致了2000年的油價上漲。美國能源信息署1996年年度報告指出,核電站的壽命周期是40年,由于核電退出,礦物能源在未來又將占據主導地位。我們現在看到的油價上漲,正是基于這一背景。因核電的停建和退出而導致的油價上升,我們可以名之為“核能轉換”。 油價上漲,對中國經濟會有什么影響?現在的主流觀點是,油價上漲對中國經濟不利。其實證據并不充分,而應看到有利的一面。對于發達國家來講,油價彈性大,能源結構對石油的依賴性較強,油價變動,成本體系很快會上升。但中國的情況不一樣,60%以上是煤炭,油價上漲對中國的影響沒有發達國家那么大;再者,美國等國家的制造業不斷向中國轉移,促進了中國GDP的增長,帶動了就業和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帶來了財富增長。 (原載中國《新聞周刊》,系該刊對經濟觀察研究院院長清議的專訪,本報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