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行業專題--有色金屬業 > 正文
 
宏觀調控影響銅業 投資降溫遏制過熱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7日 01:10 中華工商時報

  馬平 陳杰

  隨著國家對部分行業投資過熱的降溫政策措施的逐步實施,一些行業的增長受到了抑制,對銅的需求也受到了影響。

  對銅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電器設備制造(占50%以上)、電子、通訊、汽車制造等行業,
中行抵債資產網上營銷 斗三國與眾將一拚高下
雅典猜猜猜千元懸賞 大型休閑游戲燃燒戰車
隨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措施下不同行業的降溫,而且隨著節能措施和循環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對粗放性經濟增長方式的抑制,對銅的需求也從前期強勁增長而逐漸回落。

  根據相關資料研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對鋼鐵和銅的需求是100∶1,它們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據介紹,中國鋼鐵業固定資產投資以往年均在400億至500億元人民幣之間,2002年達到704億元,2003年達到1400億元,2004年前4個月達到478億元。正在建設的鋼鐵投資項目總投資計劃在3360億元左右。可以說,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中國鋼鐵產能過剩是必然的,而且將是災害性的。2003年中國鋼鐵產量為18225萬噸,銅產量(含進口)約為313萬噸,按照它們之間100∶1的需求關系,銅行業已存在過熱現象。因此從國家近期對鋼鐵等行業投資降溫的調控,銅的需求將會有所下降。銅行業的相關環節投資過熱現象理應得到調整。

  加工技術制約行業發展

  從已探明的儲量來看,我國可利用的高品位礦石數量相對較少,雖然我國銅礦儲量在世界上排第七位,但人均占有量卻較低。這就從源頭上制約了我國銅行業發展。銅礦儲量的先天不足迫使下游的冶煉和加工企業另尋出路。

  我國現在已探明的但尚未開發或即將開發的銅礦大多集中在西藏、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區,除去地理氣候等因素外,還有綜合環境及經濟效益等,應提到戰略的高度來合理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促進國家和地區能夠協調發展。

  據中國有色金屬設計院的某高級工程師介紹,去年以來,國內大的冶煉廠改擴建項目較多,投資相當大,但受原料困乏(大多依賴進口)的影響,收益不佳。即使號稱有一定資源的江西銅業公司也為緊缺原料所困。該公司冶煉項目擴產后每年需進口國內外銅原料60%上下,一旦供應跟不上,勢必造成產能過剩。

  就銅加工來講,技術工藝相對落后,高附加值產品發展相對滯后。

  近十幾年來,我國有色金屬冶煉能力擴張較快,但礦產品發展相對緩慢。國際礦產原料價格高,對企業的發展不利。國內企業應加快發展銅產品帶動之一深加工產業升級,不應再盲目以極高價格的原材料和相當緊張的能源為代價,繼續擴大冶煉能力,然后再向國際市場出口銅冶煉產品;應適當增加金屬產品的直接進口,彌補相關產品缺口,以保護國內礦山資源。

  冶煉水平不高

  目前中國進口銅礦還是以購買銅精礦為主,只有少數國內企業購的國外礦山的合作開發權,更鮮有直接購買和經營國外銅礦的個例。近期有中國銅冶煉企業計劃削減銅精礦進口的實施計劃。

  由于國內冶煉水平限制,對某些品位礦石的提煉還不成熟,成本較高,浪費嚴重。對于共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處理技術直接關系到我國銅行業的發展。銅礦中通常還含有金、銀、硫、鉛、鋅、鎢、鈷等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其中不乏經濟價值較高的貴金屬元素,而且其比重也不在少數,因此對這些共伴生礦產的提取水平會直接影響到礦山企業的效益。目前大型銅礦企業僅綜合回收金銀和硫,其效益相當于每噸銅價降低3000元左右。

  可是由于盲目地投資銅的冶煉項目,原料成本高,產生的效益很低,出現了銅市價高啟,而相關冶煉企業限產的怪現象。據資料顯示,近期向國內提供銅礦石原材料的國外(如智利)企業,從中國經濟增長中獲利頗豐,而高附加值的產品大多從發達國家進口,大有“中國低效益藍領冶煉加工基地”之嫌。據作為國內最大銅冶煉加工企業之一的上市公司云南銅業的公開信息,該公司在銅市場價格飆升時竟限產10%-15%,由此可見投資過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否則將帶來產能外剩,達不到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

  國際上1噸銅的最高成本價是1400美元/噸。而去年以來,國內噸銅價格最高時已漲至3萬元/噸,前期雖回落到2.5萬元/噸,銅價仍遠遠高于前年,實屬暴利行業。由此,國內出現了銅冶煉企業改擴建的高潮,加劇了銅原料的短缺矛盾,拉動了銅價的上漲,給國民經濟健康運行增添了困難。

  而從國際銅價市場來看,國內銅原料的無節制進口,對于國外生產商十分有利,它們可以從價格不斷上漲中獲得顯著效益。但對發達國家而言卻無任何擔憂,因為它們屬于對原材料價格不太敏感的經濟體。毋庸置疑,拉動國際銅原料漲價因素最終將落到國內銅生產下游企業身上,使它們增加了成本,減少了利潤,甚至處于困境。

  由于電力行業用銅占其需求的50%以上,而能源緊張是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隨著依靠財政投資實現的粗放性增長釋放殆盡,工業用電需求(占全國用電總需的3/4)將從今年晚些時候開始減少,即使保守的話,全國電力供需基本平衡也將在2005年底實現。所以,再增加1000億千瓦時的發電,必然導致電力嚴重過剩。因此,銅行業存在著盲目的擴張行為,同樣會造成產量和產能的嚴重過剩,并進入一個蕭條時期。

  可以預言,國內銅的需求增長將會顯著放緩,并逐漸下降。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銅業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球迷關注亞洲杯決賽
雅典奧運FLASH演示
趙薇鄒雪糾紛
廣州新白云機場圖片集
二手車估價與交易平臺
健康玩家健康游戲征文
話題-上海與城市榜樣
可愛淘《狼的誘惑》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