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知識產權保護走下神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0日 13:40 《商務周刊》雜志 | ||||||||||
——訪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律師王景林 《商務周刊》:您第一個提出,中國知識產權領域存在著“保護力度不夠與過度保護并存”的現象。為什么這么說? 王景林:我在2002-2003年在英國臥底學習——主要是坐在法院里,學習人家律師怎
高在哪兒?考慮一個案件是不是侵權,中國就考慮一件事:專利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說明書用于解釋權利要求書。而發達國家要考慮3件事。除了我們這點以外,還要考慮專利權人在拿到這個權利的過程當中是否符合誠實、信用原則,有沒有隱瞞事實,欺騙專利局的行為,有沒有惡意把現有技術申請為專利,擾亂社會正常競爭秩序的行為。第三還要考慮,專利權人公開的到底是什么?你不能公開一粒芝麻,而要求政府給你保護一個西瓜。可能外國人在中國只公開了一粒芝麻,但他寫的權利保護范圍比較寬,我們也授權了,我們按照西瓜給保護了。 也就是說,在判斷是否侵權的時候考慮的事情越多,對公眾越有利,對專利權人越不利。 必須澄清的一點是,我不是否認我國專利制度的成就。中國用20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300年的專利制度建設之路,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發達國家關于什么是侵權,各個學派之間也吵了幾百年,直至到了1985、1986年之后,才慢慢搞明白了。也就是說,發達國家做到讓公眾自己八九不離十地評估一下是否侵權也只有20年的時間。 《商務周刊》:在中國很多發展很好的行業都不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民族企業打破專利桎梏的可能性有多大? 王景林:用了人家的專利技術就一定得付費嗎?那可不一定。這種可能性是50%,仍然有一半的可能性是合理合法的免責。 最關鍵我們要糾正兩條:第一,不要把知識和有產權的知識搞混,第二,不要把技術事實和法律事實搞混。 我們在呼吁尊重知識產權的同時,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知識不一定都有產權。你用了人家的核心技術,充其量說是用了人家的知識,如果這個知識沒有產權,就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知識就算有產權,還要看專利文本本身是否支持專利權人的權利主張。 另外一個沒搞清楚的就是所謂的侵權事實。發達國家的侵權事實,一個是技術上的事實,一個是法律上的事實,我們不分,包括被控侵權的企業也不知道自己被指控的侵權事實是技術事實呢還是法律事實。法律事實就是專利權人的專利文本自身能夠證明的事實,就是內在證據;而技術事實是發明人、客戶、有關專家、有關部門提供的證言,是外在證據。發達國家一般不采用“外在證據”支持專利權人的主張,專利權人主張權利的惟一依據是“內在證據”。明確了這一點,就知道在涉外專利糾紛中,即使我們沒有核心技術,我們也不一定就敗訴。 《商務周刊》:中國企業怎樣才能在專利桎梏中突圍呢? 王景林:政府讓專利申請人公開他的發明創造,目的是什么?目的是為了讓你在那個基礎上進行更進一步的發明創造。這是免費的午餐,但是現在一些國內企業被嚇得怕到免費午餐端到自己面前都不敢碰,不敢摸,說我不吃不吃,繞著走。這實際是對專利制度的實質不了解。 我是工程師出身,在沒有接觸專利工作之前,我也認為,發明就是愛迪生做的工作,實際不是。如果你看一看外國知名品牌公司在中國申請的專利,可能你看了就是一點小改小進,小改小革,這就叫“發明”。有三個特征,你成功地置換一個特征,這就是“創新”,發達國家也都是這樣。 要讓“專利”、“發明”、“創新”全都走下神壇,要讓管理知識產權這個事務就跟管理財務處一樣,讓它變成企業過日子當中的油鹽醬醋茶。 國內的企業還沒有學會在別人的專利基礎上來搞自主的知識產權和自主專利。人家在中國申請了專利,我們就緊張。但是,這其實相當于我們跟外國公司打撲克,人家攤著牌,讓我們看著出牌。看著人家的牌出牌,我們為什么不贏呢? 《商務周刊》:這就是您所說的“用專利經營企業”。 王景林:對。專利制度一開始,我們就是強調一個保護,認為專利制度就是一個保護。后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專利除了保護,還有運用。但在運用這一塊,大多還是講的是運用自己的專利技術,實際上,運用還包括運用別人的專利技術,我可以在別人的專利基礎上進行改進。 我在牛津大學進修的時候,看到一個國外的研究人員看《毛選》,他說他在研究專利怎么能在企業經營中發揮作用。他說中國人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如果中國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中國人肯定是最厲害的,因為孫子兵法、毛澤東思想都是誕生在中國。 現在有人說跨國公司在利用專利包抄中國,而在目前情況下,根據我掌握的情況,不用緊張,突圍的可能性在50%以上。但如果企業對專利還保持這樣冷漠的態度的話,那突圍將越來越難。企業應該更積極主動一些。一開始要學會專利的游戲規則是什么。開始你肯定是引進、消化、吸收別人的技術,然后跟跑,再到主動領跑,那時候就會主動申請專利了。你不讓他申請都擋不住了,因為專利能給他帶來巨大利益。這就是內在驅動力。也只有這樣,才可能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