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已成緩解就業壓力“分洪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4日 16:54 經濟日報 | |||||||||
目前的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日前表示,當今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一方面,每年城鎮需要安排就業達到2400萬人,但可供的崗位只有1000多萬,年度供求缺口在1300萬以上。另一方面,傳統行業出現大批下崗失業人員,許多人再就業困難。新興的產業、行業和技術性職業所需素質較高的人員又供不應求,勞動力素質與崗位需求不
如何緩解巨大的就業壓力?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盛霖表示,目前我國正面臨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民進城務工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三碰頭”的局面,并且相當大一部分勞動力文化水平不高,技能單一,在勞動力市場上競爭力很弱。旅游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又是一個帶動性很強的產業。我國是世界旅游資源大國,大力發展旅游業,將使旅游就業成為解決我國就業問題的“分洪渠”。 有關專家也分析認為,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近年來在拉動內需、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貧困地區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緩解就業壓力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專家指出,旅游就業具有以下幾種明顯特征: 首先是就業容量大。旅游業是以勞動密集型為基礎的產業。據最新統計,2003年中國旅游業直接就業648萬人,間接就業3240萬人,旅游就業總人數達到3890多萬人。旅游特征產業在全國就業總數中的比例,超過了制造業、金融保險業等。 其次是就業門檻低,包容性強。旅游產業的行業門類和崗位層次很多,可以為社會提供多樣化的就業機會。尤其是對弱勢群體的就業有很強的包容性,無論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還是對城鎮下崗職工,特別是“4050”人員的就業,都顯示出旅游就業的獨特優勢。根據2002年的統計,在1685萬旅游就業人口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055.2萬人,轉移下崗職工約65萬人。 三是旅游關聯帶動性強。據世界旅游組織公布的資料顯示,旅游行業每增加1個直接就業機會,社會就能增加5個至7個間接就業機會。 四是就業方式靈活。由于大多數地區旅游業都有明顯的淡旺季之分,其對勞動力的需求有較強的季節性和流動性。 以旅游和人口大省四川為例,近年來四川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城鎮就業的不斷增長,帶動了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并成為該省富余勞動力實現就業的重要途徑。據統計,四川旅游總收入從1998年125.9億元增加到2003年420.8億元,年均增長27.29%。特別是以“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農村旅游發展迅猛,成為四川旅游就業新的亮點。2003年全省“農家樂”旅游接待游客1.29億人次,實現總收入16.4億元,從事“農家樂”的旅游服務戶1.5萬戶,共解決就業10萬人以上。 文/本報記者 艾芳 實習生 魏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