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邊掙錢邊游說 直銷立法“攘外不安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4日 01:00 中華工商時報 | ||||||||||
本報記者 王義偉 從1998年至今,中國直銷市場上真正的主角是安利公司。 1998年4月中國全面禁止傳銷,兩個月之后,包括安利在內的10家外資傳銷公司得以轉換身份繼續存在。這一年,安利雖然遭遇重大挫折,依然頗有斬獲,銷售收入3900萬美元
之后的安利更是順風順水。由于沒有了中國企業作為對手,安利和其他外資直銷企業得以在無限廣闊的中國市場縱橫馳騁。據安利自己的數據,該公司在中國已經擁有130家店鋪,13萬營銷人員,2003年的銷售收入超過10億美元。 形勢大好之余,安利高層對1998年中國政府的痛下殺手余悸未消。因此,這幾年安利不遺余力進行著高層的公關游說工作,希望自己開展的經營活動的法規依據進一步提升。 一邊掙錢一邊游說,這就是安利在中國的最重要的工作。在游說方面,安利下了很大的本錢。 1999年4月,時任國務委員的吳儀在接見美國安利公司總裁狄克.狄維士時,要求對方將安利公司的經營經驗與建議作出總結,提供給中國的立法管理部門做參考。之后,安利公司幾乎進行了全球總動員。3個月后,一份長達100多頁的、中英文對照的建議書呈交給吳儀。狄克.狄維士稱,這是一套“關于如何有效管理和規范中國直銷業的文件”,這是“過去三個月中,亞洲、歐洲和美國總部的安利專業人員匯集他們的知識和經驗的成果。我們相信它已經做到尊重中國的國情和商業現實! 2004年,安利(中國)董事長鄭李錦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安利一直為政府提供各國如何規范直銷的相關材料、文件,將自己在中國遇到的經驗向政府反映”。 今年2月,美國商會代表團到中國參加中美商務理事會經貿座談會。代表團成員中,僅直銷行業的就來了5家,不但有安利、雅芳、玫琳凱,更有如新、康寶萊兩家美國直銷巨頭。他們參會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敦促中國履行WTO約定,在年內制定直銷業相關法規,使直銷合法化。 在這里,我們尤其需要澄清一個概念,就是今年所謂的“直銷立法”,并不是制定一部法律,而是一部法規。法律和法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根據各方面透露出來的信息,記者研判,中國的直銷立法進程,最多要經過4個程序:第一步,國家工商總局負責起草《禁止傳銷條例》;第二步,商務部負責起草《外商投資企業從事直銷業務規定》;第三步,商務部根據以上兩個法規的執行情況,結合中國國情,出臺《內資直銷管理條例》;第四步,由國家工商總局會同商務部提出建議,通過國務院法制辦,將《無店鋪銷售法》列入全國人大的立法程序中去。 種種跡象顯示,今年9月在廈門召開的關于直銷立法的會議上,出臺的草案不是一個法律草案,而是層次低一級法規草案。之前已經有媒體報道,這個草案是針對外商的。 這樣的消息盡管沒有得到官方的確認,卻已經引起業內人士尤其是中國企業的震動,關于外企享受“超國民待遇”的議論不絕如耳。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教授王衛國就表示,直銷立法不應該歧視國內企業。更有研究人士預測,如果直銷開放讓外資先行一步,內資直銷企業只有面臨三種出路:轉入地下非法經營,出走海外謀生,或者變身為外資。 中國的法律法規實踐告訴我們,只有上升到國家級的法律層面,才能保證中國企業和外企的內外一致、一視同仁。 這一天,似乎很遙遠。這一天越遙遠,安利和它的外國同行就笑得越燦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