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神華簽長期合同 電煤定價格局難言突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1日 14:16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欒國磊 北京報道 7月26日,中國華能集團大會議廳,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與神華煤炭運銷公司在此簽訂雙方2005至2007年的煤炭購銷合同。這份三年共3050萬噸優質動力煤購銷合同是目前國內最大一筆煤炭長期供貨合同。據介紹,雙方此次簽訂的今后3年的煤炭供貨量,約占華能國際今后3年煤炭采購量的15%,約占神華集團今后3年煤炭產量的9%。
“我希望從明年開始,能夠用其他的辦法來代替煤炭訂貨會的形式”,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在去年底的2004年全國煤炭訂貨會議上就曾如此表示。 而這個合同是對電煤訂貨會和購銷體制改革的一個嘗試,并且對其他國內大型煤電集團有示范作用。不過,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都認為,由于涉及到利益分配等諸多問題,能否成功還有待觀察,而根本的價格和體制格局并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根本改變,其根本解決還有待于能源特別是電力行業的進一步市場化改革。 難改電煤定價格局 目前,我國煤炭企業大約有一半是用來發電的,兩個行業可以說是相互依存。但煤電之間的爭執從未停止。計劃經濟時代,電煤的供應量、價格和電價都是國家說了算。1992年7月試點放開煤炭價格,到2001年1月完全放開煤價,煤炭企業進入市場化。但每年的電煤供應量,仍然由國家下達指令性計劃,于是便產生了“計劃內”和“計劃外”兩種價格。計劃內的電煤,國家有一個指導價,計劃外的則是隨行就市。 華能國際與神華煤炭確立了新的定價機制,雙方合同中明確規定,神華煤炭運銷公司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別向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供應優質動力煤900萬、1050萬和1100萬噸。雙方本著市場風險共擔的原則,今后3年的煤炭供應價格在現有商定的合同基礎價格上,每年煤炭供貨的具體價格,由雙方友好協商,但調整的幅度最多不得超過5%。 國電動經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柴高峰表示,以合同的形式,一次確定長期煤炭供貨基礎價格,并確定根據市場供求關系進行價格調整的范圍,與現有每年初都談判,而后仍要討價還價相比,有利于穩定供貨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避免生產的大起大落。 不過專家皆認為,對于目前的價格格局,這份合同尚難以產生實質性突破。這種價格形成格局是由于體制性的原因,目前的電力市場化改革才剛剛開始,而煤炭市場化已經多年,煤炭價格已經放開,煤炭價格上漲傳導給發電企業,而終端銷售電價是國家定價,短期內不可能由市場消費形成,這樣一來,上下游電煤的價格聯動很難形成,而在這個過程中解決煤電價格問題的機制還沒有形成。“這個價格肯定要有人來背,電網企業也好,發電或煤炭企業也好,肯定會有人承擔這個代價”,柴高峰表示。 示范作用懸疑 在合同簽訂儀式上,神華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必亭表示,兩家企業在煤炭供應領域和其他方面一直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在這一基礎上經過探索,不僅是現已簽訂的3年供貨合同,而且合同還可再延長。 據神華的一位人士表示,華能是國內最大的發電公司,而神華是最大的煤炭企業,各自在行業內都有很強的影響,合同有利于穩定現有煤炭市場的供求關系,規范市場秩序,其意義可能超出了這兩個企業本身。 盡管合同雙方的負責人都在簽字時表示了對合同的樂觀態度,但同時也認為這種形式還需要不斷探索。不過,其他的電煤企業能否欣然接受? 安邦公司分析師張巍柏認為,兩個行業最大的企業在這之后半個月就率先達成合同,得益于兩個企業良好的關系,而合同更多的是起示范作用,接下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類似合同。張巍柏表示,很多煤炭企業規模不大,企業也沒有意識要簽這種長期合同,現在煤炭這么緊缺,市場上價格也應該高于這種合同價格。不過五大發電集團電煤供應緊張,庫存煤在警戒線下,他們在尋求這種長期合同,而且作為基礎命脈行業,國家也力保電煤供應。他認為,接下來大中型的國有煤炭企業與五大發電集團的這種長期合同將陸續出現,“畢竟像電煤這種基礎關鍵行業,國有大型企業不可能只考慮自身的利潤得失。” 柴高峰也認為,在計劃條件下形成的煤炭訂貨會必須改革,但新的煤炭供應采購體制、特別是煤炭期貨市場在近期還無法建立起來的情況下,供求雙方一次簽訂長期合同有積極的實踐意義。 記者向兗礦、大同等大型煤炭企業求證,有關人士均表示不能確定,但都表示這對于本身不是壞事。 據國資委信息中心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受需求強勁拉動,煤炭行業國有重點企業在去年生產增長17%的基礎上,產銷再創歷史最高水平。32戶煤炭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892.4億元,增長50.7%。主營業務收入969.4億元,增長49.4%。 但煤炭行業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行業的集中度相對電力來說很低,四大煤炭企業神華、大同、兗礦、山西焦煤共產煤2.5億元左右,占全國的14.8%,與五大發電集團在競爭議價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此類合同難以在近期得到推廣。 業內專家李學剛認為,煤炭定貨會恐怕今年還得開,但是這個嘗試工作應先開始做。煤炭定貨會不僅是國有煤電的這些問題,它主要還牽扯到一個鐵路的問題,還有一個搶鐵路運力和車皮的問題。 但煤炭定貨會的弊端正越來越多的暴露出來。據張巍柏介紹,今年的訂貨會就有5萬人參加,僅成本就近20億元,而在濃厚的計劃色彩指導下,煤炭企業不愿低價賣,而電力企業不愿高價買,事實上很多合同簽的只是數量,而價格并沒達成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