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重組基本完成 交行不良率猛降10%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5日 15:00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穆 凡 上海報道 財務重組基本完成 “我們還要不斷給大家下一些毛毛雨。”7月22日,交通銀行辦公室的一位處長開玩笑地說。增資擴股、戰略投資者入股談判、財務重組告終、120億元次級債悄然發行……7月
7月21日,交行宣布,按照國務院的要求,交行已于6月30日順利完成財務重組。新公布的部分財務數據與數月前公布的2003年年報相比,顯得十分漂亮。 比如,不良貸款率猛降10個百分點,由半年前的13.31%降為3.43%;撥備覆蓋率則提高了60個百分點,由10.91%提升為72.77%;資產總額比年初增加958億元,增長10.02%,達到10511億元,第一次突破了萬億元大關;撥備前利潤達到60億元。 究竟是怎樣的重組計劃使得這些數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具體的財務重組內容要待中期審計完成和監管部門批準后,由我們的行長親自向媒體宣布。”前述的那位處長說。 早在6月20日,交行在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了《關于交通銀行增資擴股及實施財務重組、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的議案》,其中詳述了財務重組的主要內容,即不良資產的重組和補充資本金。 實際上這個議案已經滯后于行動。當時,這些工作已在悄無聲息中完成了大部分。在重組不良資產方面,一是以50%的價格向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出售了400多億元可疑類不良貸款;二是用原有股東權益和利潤核銷了約100多億元的損失類不良資產,并補提了部分損失準備金。在更早的時候,交行陸續將全國各分行的抵債資產進行集中拍賣,亦大大加快了資產的回現速度。由此,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得以大幅上升。 補充資本金的計劃,則包括發行120億元次級債與引進戰略投資者兩部分。整套方案與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改革程序十分類似,均把處理不良貸款作為改革的第一個步驟。 次級債低價發行 與出售可疑類資產相似,交行的次級債發行也是在完成之后才為人所知。“交行的次級債已經發行了?我們還一點不知道。”一家銀行的資金運營部負責人聞訊有點驚訝,他所在的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十分活躍。 7月20日,交行在網站上發布消息,聲稱已成功發行120億元次級債務。該行人士表示,由于采取定向發行的方式,交行沒有披露詳細信息的義務,因此消息顯得比較突然。而中行和建行均采取了在銀行間債市公開發行的方式。 發行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交行120億元次級債期限為5年零1個月,年利率卻僅為4.5%,在同期發行次級債的6家銀行中,拿下了發行量最大和價格最低兩項桂冠。 7月7日,中行發行的第一期次級債期限為10年,票面利率為4.87%。已于7月21日至22日進行申購的建行100億元次級債,固息債前5個計息年度票面率的申購區間為4.80%~4.87%。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銀行間債市存續期在5年左右的國債收益率約在4.3%~4.4%,加上交行次級債與國債的信用利差和次級利差,交行次級債應高于同期國債40~50個基點。此外,國家開發銀行的5年期金融債券收益率約在4.8%左右?考慮到債券的信用風險?交行次級債的利率水平也至少應在4.9%以上。 “不知道這么低的價格是怎么出來的?”前述銀行資金運營部的負責人分析,“最大的可能是相當部分都集中在銀行手上,幾家銀行相互持有次級債,就可以采取一個大家默認的利率,降低發行成本。” 在剛剛發行完畢的中行次級債券中,建行和交行是位列前三位的大買家,其中建行認購了37億元,交行認購了18億元。不過,交行方面對此次次級債的買家諱莫如深。 一位金融專家認為,銀行之間互相持有次級債,雖然可以以較低成本獲得融資,加快上市的步伐,但是,對于整個銀行業來說,卻是加大了“株連”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交行此次沒有發布資本充足率的數字。去年年末,該行的資本充足率指標為7.41%,距8%監管鐵律略有距離。不過,一位交行人士肯定地說,交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已經達到了香港上市的監管標準。他還透露,戰略投資者入股談判“非常順利,已接近尾聲”。 可以預期的是,120億元次級債的補充,加上戰略投資者的入股資金,交行的資本充足率屆時將大為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