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上市的變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0日 12:17 《互聯網周刊》 | ||||||||||
一番艱難的股權改制、分拆重構后,新華為的版圖漸漸浮出水面,離資本市場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了。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后100米上市沖刺過程中,變數依然存在 本刊記者 陳鋼 歷經短短十余載,華為從一個年銷售額只有幾十萬元的交換機經銷商發展成為一家
“棉襖理論” 華為上市為了什么?是缺錢?還是別有所圖? 華為目前似乎并不缺錢,2001年5月,任正非將華為旗下的安圣電氣以6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愛默生電氣公司。2003年華為全球市場銷售額達317億元,同比增長42%,凈利潤38億元。今年的發展依然順利,到6月初僅海外銷售額就已經達到7億美元,華為相關人士表示,由于華為今年的業務量主要發生在下半年,所以海外市場突破20億美元的銷售額應該能夠實現,今年海外市場大約會占到華為總銷售額的40%。可以預見,2004年將是華為繼續高速增長的一年。 但在任正非眼中,雖然眼前的形勢不錯,但華為隨時要準備做好過冬的準備。“任何物質資源都是有限的,只有文化資源才生生不息”、“信息產業的冬天遲早會到來,冬天是必然的,”任正非曾表示。 在冬天來臨的時候,做好一件過冬的棉衣是一件最為重要的事情。在任正非的眼中,現金流就是過冬的棉衣,因為在華為的發展歷史中曾經數次面臨因資金不足而銀行又不愿貸款的尷尬處境,那種曾經站在懸崖邊上的經歷讓任正非對于現金流格外重視。 有人曾經認為任正非賣掉安圣電氣是將這筆錢用于清理股權。后來證明這是“誤判”。任正非在2002年的講話中透露了出賣安圣的真相:“我們現在賬上還有幾十億元現金存著,是誰送給我們的,是安圣給我們的……這個棉襖夠我們穿二年的啊!我們和別的公司不一樣,我們現在心里還沒有多大的壓力,我們今年的工資肯定夠發,明年的工資肯定也夠了,就是沒有銷售額也夠了。” 在IT業界,華為被公認為是工資水平最高的企業,也是對研發和營銷最舍得投入的企業,對于華為這樣的企業來說現金流供應很容易出現短缺。任正非為此組建了專門用于催款的市場財經部,該部剛成立的時候,許多人都不愿去,但是到了2002年市場低潮時卻大顯神威。用任正非的話形容就是:“財經部的人嘩啦啦老升官。沒辦法,不升他,那么大的合同,錢拿不回來怎么辦?那是棉衣啊。” 到了2003年,市場依舊冷淡,任正非又一次未雨綢繆:動用了幾十億元的未分配股權,再次給予80%以上的員工股票購買權,緩解由于3G業務推遲所帶來的資金緊張問題。此次發放股權之后,華為的資產負債率降至50%,現金風險大大降低。 但長期來看,解決資金問題的最好辦法莫過于上市,上市除了能初次募集資金以外,還能夠通過增發等手段進行多次融資,香港主板和NASDAQ市場的再融資功能均相當出色。而且,通過上市可以解決華為老員工大量持股沉淀下來的問題,據華為內部人士估計,假如按照目前華為每股凈資產計算,全部兌現員工的股權將接近100億元,這對于華為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包袱,而上市將可以把這個包袱讓資本市場來消化,華為不用再擔心因為員工去留問題對于公司的資金造成太大的壓力,進而可以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 國際化的需要 雖然資金問題對于華為來說很重要,但在眼下發展情況十分良好的情況下,對華為來還不是十分緊迫。 “在某種意義上說,華為最近一段時間所做的大量工作,包括上市,圍繞的中心只有一個—國際化”,深圳基業長青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吳建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吳曾任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總監并曾在華為的戰略管理部門任職。 華為的國際化戰略雖然早已確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環境所迫。近年來,國內電信設備市場已經遠遠不能像上世紀90年代那樣保持高速的增長,據CCID提供的數據,電信運營商固定資產投資的年平均增長率,已經從1996年~2000年的24.9%,快速下降到2000年~2002年的2.1%,2003年沒有增長,而2004年估計將有所下滑。國內市場中,華為、中興、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控股之前)三家公司作為主要的設備供應商,占據了傳統電信設備市場的一半以上。特別是華為,其主打產品如交換機、接入網、光網絡、智能網、接入服務器等國內市場份額都已超過30%。華為意識到,未來要想維持自己的高成長,開拓國際市場是一條必由之路。 華為開拓國際市場走的是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華為從1996年開始開拓國際市場,到2000年已經在亞、非、拉以及獨聯體國家頗有斬獲。從2001年開始,以10G SDH光網絡產品進入德國為起點,通過與歐洲著名代理商合作,華為產品成功進入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但在占據全球電信設備市場40%的北美,華為一直沒能找到一個好的突破口。 雖然華為在海外市場已經有所建樹,但在海外建立自有品牌的過程十分艱辛。吳建國表示:“在國際市場開拓初期,華為就在俄羅斯成立合資公司,以雙方共有的品牌進行銷售。經過幾年的探索后發現,即使在發展中國家市場,自有品牌建立的過程也相當漫長,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市場,由于國外企業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華為自有品牌建立的難度更加巨大。” 正因為如此,華為希望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通過在國際性的資本市場上市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提升華為的國際品牌尤其在北美地區的影響力。在國內市場發展緩慢的情況下,華為上市后更多的精力將投放在海外市場上,這不僅僅包括市場的開拓,也包括在海外建立研發和生產基地等。 而在任正非的眼中,借華為上市能做的文章絕不僅限于此,如何能使華為的股權結構國際化是其更深層次考慮的問題,“未來華為董事會的官方語言一定會是英語。”任正非在公司內部曾多次說過這樣意味深長的話。 股權結構國際化必不可少的一步是引進戰略投資者,無論是從華為的股權結構改造還是從未來增強投資者信心的角度來看這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從目前華為技術的股權構成來看,該公司尚未引進戰略投資者,看來這是華為在未來不長的一段時間內一件較為緊迫的工作。 “任正非已經60歲了,上市將是他考慮的最重要的下一步棋,估計只有在上市之后,華為的股權治理結構明晰化了,任正非才會放心交出他的權杖,現在的華為還帶有不少人治的色彩,任的理想是構建一個國際化的、法治的華為”,一位華為的中高層人士預測。 剪不斷、理還亂的股權結構 華為自2002年開始就一直在籌劃上市事宜,但遲遲未獲成功。據其內部人士稱,與華為聯系的投行(大多來自海外)前后不下于十家,包括JP摩根、美林、摩根斯坦利等著名投行,據這些投行看來,華為上市有很大難度。這主要是因為華為龐大而且分散的員工持股給上市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華為這種持股機制的復雜性與長期以來的發展歷程是分不開的,也與其鼓勵知識資本化的策略息息相關。 華為于1990年開始實行內部股制度,實行該制度主要是為了籌集資金和鼓勵員工將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捆綁。在2001年之前內部股一直是每股1元,華為根據能力、貢獻、潛力分配給員工數量不等的股票,可以由員工自己出錢購買,也可以貸款購買。內部股分配的對象十分廣泛,幾乎人人有份,而且數量不菲,到2001年一個副總監級的干部5年時間所持有的股票可以達到50萬股。在這一段時間,華為的內部股簡直是個聚寶盆,因為華為每年的分紅達到了70%,這主要得益于華為這一段時間的高速成長。 但這種每股1元錢的內部股票和真正意義上的股票有一定距離,因為它并非根據公司的凈資產來定價的,也不能在市場上進行交易,而是一個虛擬的且恒定不變的數字,要想上市必須改制。 2001年,華為為了上市開始與國際著名顧問公司合作,對公司的股權制度進行調整變革,用規范的虛擬股票期權來取代原來實行的內部股權。緊接著,為了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在2002年初,對員工手中持有的1元/股的內部股股票,按照一定規則,有條件地轉成虛擬受限股,按2001年末公司凈資產折算,轉換后的每股價格增值到2.64元/股,用這種一步到位的方式,將凈資產與股權價值聯系在一起,成了一種接近實際意義的員工持股安排。 這一段時間大比例的發放股票雖然對維持公司的現金流和防止人才流失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它同時也造成了兩個后果,即全員持股和產生了大量依靠股票就能過好日子的“食利階層”。這種結果顯然對上市不利,全員持股必然導致股權分散,這種股權結構在全球資本市場都不受歡迎,因為投資者認為這種結構容易導致華為高層失去對公司的控制,而且這種方式對于華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容易加大投資者對華為前景的擔憂。 所以,2003年3月華為又成立了一家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由該公司實行對華為技術控股,占有華為技術99.99%的股權。而華為控股的股權構成中,任正非占0.97%的股權,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占99.03%的股權,按照這種股權結構,只要華為的高層實現對工會委員會的控制即可實現對華為技術的控制。而據一位曾在華為工作的高層表示,華為雖然看上去是全員持股,但在華為第一次市場部集體辭職后11位元老中有3位已經離開,許多中高層也已經相繼退出華為,他們將手中大量的股權先后陸續退還,之后華為的股權結構趨于集中化,目前的情況是大約100位高層持有華為員工持股會大約40%~50%的股權,而且華為控股的董事長是孫亞芳,為任正非左膀右臂的人物,任正非似乎仍然可以實現對華為的控制。 然而國際投資者對這種股權機構放心不下,畢竟,從表面來看,任正非只持有華為控股不到1%的股權,基于這種股權結構的公司治理有很大的缺陷,可能導致公司管理層的不穩定。 華為新版圖 華為上市還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問題是整體上市還是分拆上市,如果分拆又將包裝哪一部分資產進入上市公司? 最近傳出的消息顯示分拆上市的可能性較大。據悉,目前華為移動、華為投資和華為物業等公司都已經相繼成立,華為技術“一分為四”的方案漸漸浮出水面。另外更有一種說法是華為將“一分為八”,除前面幾家以外還包括華為培訓、華為軟件、華為服務等公司。 有分析人士指出,華為到底一分為幾意義并不大,重點是包裝哪些資產上市,在目前華為的資產中,除了芯片、軟件及視訊產品之外其它資產大都有著良好的盈利,如果是分拆上市,華為應該會將其最好的資產包裝上市,以賣得一個較高的價格。 但分拆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在分拆以前只有華為技術一家公司,華為的內部員工持有的股票也是華為技術的股票,但改制后員工通過華為控股來持有華為技術的股票,而華為技術在分拆后資產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譬如新成立的華為移動,據其內部人士稱包含了華為的GSM、3G、手機終端等資產,一家在香港注冊的瑞普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則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占有該公司70%的股權。也就是說,華為技術的一部分優質資產已經被分離了出來。 曾在華歐國際做過多年投行的秦衛國表示,這種分拆牽涉到員工的利益調整問題,相當復雜也十分敏感,需要高超的技巧才能完成這項工作,對于領導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這可能也是華為上市動作較為遲緩的原因之一。 據華為的員工表示,華為在給員工發放股票時并未給予員工持股憑證,而只是和員工簽署了購買合同,而且簽署合同都是在公司簽,不能帶回家詳細考慮,員工大多沒有時間對合同的細節去細細研究。 分析人士認為,華為由于尚未上市,對外不需要進行信息披露,加之任正非在華為的聲望極高,使其可以以較隱蔽的方式完成這一重大任務。 上市的變數 華為將在何時何地上市的消息媒體一直爭論不休,秦衛國認為,按照華為目前的股權結構,在國內發行A股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無論華為以哪部分資產上市,其最終控股方仍然是工會委員會,而通常這種情況下證監會不會允許這類公司上市,這主要是因為工會委員會并不是一個法人機構,不方便承擔相應的責任,而華為要想將工會委員會改制成企業相當困難。而且,國內股市的融資能力有限,對于華為這樣一個大規模的企業來說,不是一個好選擇。 而從華為內部人士得到的消息是,華為傾向于在香港主板和NASDAQ兩地同時上市,海外上市的一大好處是股份可以流通,籌集的資金量大。目前華為聘請的是中金公司和一家海外投行為其做上市輔導工作。 由于各方面原因,華為的上市進程一直比較緩慢。記者從深圳市政府財經處了解到,華為尚未向其遞交上市相關材料,按照慣例,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上市,公司上市前向本地財經處通告是一個必要的程序。 據華為內部中高層人士透露,華為上市前尚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辦,只有這件事情辦妥后才會將上市提上日程。記者詢問這位人士“重大事情”是否是需要引進海外戰略投資者,他表示不方便告知。在他看來,華為最早可能會在2005年中期上市。 除了華為的股權結構讓投資者依然放心不下,以及“尚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辦”之外,擺在華為上市面前的變數依然較多,其中最大的一個莫過于最近傳出來的國內電信運營商合并的事宜。據一位長期從事電信咨詢業的專家表示:“最近從運營商那里得到越來越多的消息表明合并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減輕運營商的3G建設成本壓力”。 對于國內銷售額大約仍然占收入3/4的華為來說,這則消息明顯將對華為的上市產生影響。因為運營商合并將會有一段較長時間的整合期,這個時期的電信設備采購可能會延緩,而且海外投資者對中國3G建設的市場規模預期也將發生變化,這對華為的當期利潤和未來的預期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任正非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