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金無意“封轉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8日 15:4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馬 莉 劉鴻雁 北京報道 持續多年的高折價率使得封閉式基金成了投資者心頭永遠的痛,而新基金法的出臺,使封轉開似乎觸手可及,但現實情況是保險公司的“封轉開”激情已太為降低。
15億的規模太小 某基金管理投資總監告訴記者,與去年年底的保險公司“封轉開”的熱情相比,時下保險公司對于封轉開的興趣已經大大減弱。 這位投資總監分析,即使是按照市場傳聞所言,拿出3只5億的小盤基金做試點,總共15個億的盤子如何容納的下保險資金652億的龐大身軀?雖然今年保險投資基金的總額增加了近190億,但從投資結構上說,這部分新增投入主要集中在開放式基金。 按照這位投資總監的判斷,保險公司在經過了去年年底的大幅增持以后,保險資金持有的封閉式基金份額已經接近于《基金法》規定的上限。 從運作成本上看,保險公司力推封轉開也需要支付一筆不菲的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從召開持有人大會開始,必然會引起市場波動,在這個過程中,封閉式基金的市價必然向凈值靠攏,甚至等于凈值,一直困擾持有人的封閉式基金折價率高的問題自然化解,保險公司的“封轉開”行動似乎不能為其帶來超額收益。 更何況,3只5億小盤基金,一家保險公司的投入上限也只有1.5億,這樣的規模對于保險公司同樣也沒有誘惑力。 “其實保險公司最看重的還是現在真正擁有了維護自己作為投資人權利的武器。”新華人壽金融投資部郭立坦言。 封閉式基金長期以來的高折價率使得這種基金產品越來越為市場所忽視,截至上周末,54只封閉式基金折價率再創新高,達到了28.85%。保險資金作為基金的第一大持有人,自然是深受其害。 盡管如此郭立還是表示,保險公司并不愿意使用一種極端的方式來解決,但保險公司需要新基金法賦予持有人保護自己權利的武器,以形成對基金公司改善投資行為的威懾。 封轉開似近還遠 “轉型是大勢所趨,只是時機尚難確定。”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楊燁在一份《封閉式基金轉型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中這樣描述。 針對市場上的證監會將會選擇3只小盤基金做封轉開試點的傳言,楊燁透露,這種試點的實行可能要附加一些條件,如市場情況穩定、開放式基金的規、試點的行政管制等等。 在楊燁看來,封轉開“主要涉及利益相互沖突的兩個方面: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封閉式基金的持有人,監管當局雖然沒有具體的經濟利益牽涉其中,但是基金的轉型的實踐活動可能影響到監管目標的實現”。 楊燁分析,從監管當局的角度而言,促進資本市場發展是其主要職能,而封轉開是否會引發贖回浪潮,并對股票市場形成沖擊一直是監管當局最為擔心的,此外,我國基金業尚處于一個較早的發展階段,基金業自身的積累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還很低,來自封閉式基金的無風險管理費對于基金業的生存至關重要。 從1998至2003的5年中,封閉式基金持有人為基金管理公司貢獻了40多億元的管理費正是這些巨額管理費為基金管理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失去這一塊穩定的收益來源對于基金管理公司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損失。監管當局也擔心基金轉型試點的沖擊對基金業的穩定不利,從而動搖所謂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政策的基石。 “封閉式基金有期限,有準債券的性質,到期后,市場價格自然會回歸,與其人為設計不如自然解決。”銀河證券研究員杜書明認為,不論是基金公司的內部推動還是外部力量的作用,封轉開含有大量的人為設計的痕跡,這必然涉及到一個信息以及信息為誰所用的問題。 在我國現在的市場情況下,一旦出現這種消息,往往還是大機構獲利,普通投資者收益不會太大,可能造成市場的負面影響、引發內部交易,出現大機構侵害小投資者利益的現象,引發市場的動蕩。 針對市場上保險公司申請封轉開的傳聞,西南證券研究員孫菊的判斷是保險公司可能有意設計這種封轉開的題材,從而實現一定的套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