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行業專題--化工業 > 正文
 
朗盛和拜耳為何無法呆在同一屋檐下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8日 15:37 21世紀經濟報道

  自杜邦賣掉化纖部門后,化工行業再掀波瀾。

  2004年7月1日,朗盛公司正式成立。這個從德國拜耳分拆出來的化工企業,將代替拜耳成為化工行業的巨頭之一,而拜耳這個在化工行業如雷貫耳的品牌從此退出一百多年來一直從事的,大部分化工產品的生產。

千件數碼產品1元熱拍 新浪點點通個性smsDIY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巨頭的消失令人感嘆,但拜耳上演的卻是一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故事。

  自1863年,德國商人拜耳在勒沃庫森成立了拜耳顏料公司,拜耳就逐步成為了全球化工行業的領先者。隨后的一百多年的發展中,拜耳的觸角伸到了化工、醫療衛生、材料等多個領域。

  拜耳做“大”的秘訣是不斷并購。

  在最近的20年里,拜耳至少進行了7次大規模收購行動。

  1989年,拜耳收購美國的庫珀·泰西尼康公司,成為了世界最大的診斷系統和臨床化學試劑供貨商之一;1990年,拜耳收購了加拿大諾法公司橡膠部,成為了世界橡膠領域內最大的原材料生產商;2000年,拜耳收購了美國Lyondell化學公司的多元醇業務,使拜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供應商。直到2001年10月,拜耳以72.5億歐元收購了安萬特作物科學集團,成為世界作物保護領域的領先者。

  當拜耳因為并購而越來越龐大時,利潤卻開始大幅下滑。“做大”的結果并沒有能夠“做強”。

  自從2001年開始,拜耳的化工產品銷售情況不佳,公司盈利大幅下降,而拜耳的股價從2002年初的40歐元下跌到年底的20歐元左右。如此大幅的下跌,直接導致拜耳集團新任董事長沃納·溫寧的上任。他一上任的首要目標,就是拜耳的“瘦身”運動。

  拜耳董事會決定“壯士斷臂”,把增長率相對較慢的化工產品獨立出去,成立朗盛公司,進一步在證券市場上出售。

  拜耳隨后把其他業務組成三家公司,即醫療衛生、創新材料、作物科學,集中精力進行發展。

  一度更有傳聞,拜耳欲出售自己的醫療衛生業務,但最后拜耳明確自己將繼續發展醫療衛生產業。據最新消息,拜耳又開始準備收購醫療衛生行業的企業,其中有羅氏制藥的部分業務。

  分分合合之后,朗盛將是一個新的朗盛,拜耳也不再是以前的拜耳。

  在拜耳和朗盛一起參加2004中國國際橡塑展之際,本報記者采訪了拜耳創新材料集團亞太區執行副總裁芮博先生(Mr. Juergen Raab)。

  本報記者 余 明

  上海報道

  脫離化工

  《21世紀》:7月1日,從拜耳分拆出來的朗盛公司成立,拜耳的重組是否已經到了一個階段?

  芮博:眾所周知,拜耳集團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重組。重組以后,拜耳集團擁有醫療衛生、創新材料、作物科學三大主要業務。以前的聚合物業務的三分之一和大部分的化學業務都會組成一個新的公司——朗盛公司。朗盛公司將會被拆分出去。按照計劃,到2005年,朗盛將獨立上市。

  對于創新材料這一方面來說,由于三分之一的業務分拆到朗盛,我們本身內部也會進行一個重組,重新整合成五個事業單位,各自發展。

  《21世紀》:這次分拆是否表明,拜耳徹底脫離了化工業務?

  芮博:在過去兩年中,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對于拜耳來說,我們準備聚焦自己領先的領域,其中包括增長比較迅速的領域和我們的技術在整個市場里比較領先的領域。我們想把自己的資金用在刀口上,用在比較核心的領域,例如我剛剛講到的醫療衛生、創新材料和作物科學上面。

  《21世紀》:朗盛分拆出去以后,朗盛和拜耳是一個什么關系?今天我們看到朗盛和拜耳一起在搞活動。

  芮博:朗盛成立之后,將是一個獨立的公司,拜耳不再參與朗盛的運營。而且通過上市這個方式,拜耳將把朗盛賣出去,拜耳不再參與朗盛的業務。

  《21世紀》:分拆到朗盛的業務是否是拜耳認為沒有什么前途的業務?

  芮博:拜耳集團決心將自己的財力物力集中到自己具有優勢的領域,例如創新材料等方面,這方面的需求增長是很快的。聚碳酸酯的市場增長率為8%,遠遠高于GDP的增長,我們是非常看好的。而朗盛公司的業務,都是一些成熟的項目,例如橡膠業務等等,這些業務的增長可能低于整個經濟的增長。這些業務和創新材料的業務有些不同,處于產品的不同周期。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朗盛和拜耳是兩個不同的業務模式,所以我們沒法放在同一屋檐下。

  剛才我們從市場增長和市場潛力上來分析了朗盛和拜耳。如果從經營模式上來分析,拜耳創新材料將更多地關注增長潛力,關注新客戶開發。而對于朗盛,因為很多產品是成熟的產品,他們更關注性價比,關注供應鏈管理。這兩者的經營模式是不一樣的。

  朗盛獨立

  《21世紀》:將朗盛分離出去,亞太和全球是同步的嗎?相關的研發機構是否一起分拆?

  芮博:講到朗盛的重組,是從全球開始進行重組的,中國或者亞太區域也是和全球一樣進行的。朗盛也有不同的事業部,事業部確定以后,一些生產工廠就由這些獨立的事業部來運作。

  雖然朗盛經營的是成熟產品,但是也需要研發,只要研發成本可以收回的話,朗盛還是需要進行一些研發項目的。拜耳和朗盛也會進行一些聯合研發。

  《21世紀》:宣布朗盛分拆以后,拜耳的股價立刻上升了7%。有傳言說拜耳要分拆醫療衛生業務,現在拜耳是如何打算的?

  芮博:世界每天都在變,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朗盛的分拆是在拜耳發展歷史上非常罕見的,三年之前大家都沒有想到會分拆一塊出去。對于拜耳公司來說,分拆關鍵看是否對公司有利,另外還要看市場的變化來作出判斷。現在還沒有要將現有的醫療衛生、作物科學和創新材料做進一步拆分。

  《21世紀》:朗盛獨立以后,朗盛是否會涉及拜耳現有的業務,或者拜耳以后會不會重新進入朗盛現在的業務?

  芮博:應該說,這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我們是根據現在市場的情況,決定分拆朗盛,但是以后我們也會根據市場的變化,改變我們的策略。

  《21世紀》:拜耳研究出來的產品,是否會交給朗盛來經營?

  芮博:我常說一句話,就是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對于我們現在正在做的聚氨酯、聚碳酸酯和涂料來說,我們認為這些領域的增長可能會持續到2030年或者2040年。這是我們可能看到的周期,我們一體化的項目運營周期一般是20年,我們現在可以預計到的也就那么遠。以后如果發生什么變化,到時候才能進行調整。

  毫無疑問,產品都有一個生命周期,從特種化的產品到商品化的產品,我們也會改變自己的推廣方式。

  謀略中國

  《21世紀》:拜耳在亞洲地區的投資情況是如何分布的?

  芮博:拜耳創新集團的40%投向亞洲,大部分在中國。但是也在看別的地方,例如印度也是一個我們在考慮的投資地點。

  因為目前上海漕涇項目是比較大的項目,公司的大部分精力都在這個項目上。但是我們也在看別的投資機會。例如我們泰國也有一個聚碳酸酯的項目。

  《21世紀》:今年5月,上海化工區與德國拜耳公司簽訂了《關于拜耳公司上海化學工業區一體化聚合物基地設備采購諒解備忘錄》,該基地的總體進口設備采購額將高達3億歐元,據悉,拜耳公司正在化工區內建設一個總投資超過30億美元的一體化基地。這個項目現在進行得如何了?

  芮博:隨著我們MDI(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和TDI(甲苯二異氰酸酯)的投產,我們的投資會逐步增加,我們現在的計劃已經安排到了2008年、2009年。至于2009年以后,是否要增加產能,如何來發展,現在還沒有定論。這還有待市場的發展,看中期的走勢。

  《21世紀》:作為競爭對手的巴斯夫(BASF),在上海漕涇也有相同的MDI、TDI項目。而且BASF的項目投產比拜耳要早,規模更大,拜耳是否已經做好了同BASF競爭的準備?

  芮博:談到產量的問題,我們并不是看到BASF而來制定我們的策略,我們的策略是對中國市場進行調查以后制定的。目前,在我們看來,市場需求將非常強大,主要是在TDI和MDI方面。汽車行業、家電行業,還有隔熱行業等幾個行業對于這些產品的需求非常強。特別是中國政府對于節能方面要求得更加嚴厲,我們覺得我們的產品市場前景更為可觀。我們認為現在沒有供大于求的擔憂。

  說到BASF的投產日期早于我們,其實我們覺得這樣可以錯開我們兩家公司的投產時間,在市場上不會出現突然增加過大的產能,這么來看,這也不是件壞事。

  《21世紀》:拜耳在浦東投資的研發中心是拜耳全球研發中心的一部分嗎?

  芮博:我們在浦東有一個非常好的研發中心,有非常好的裝備,可以對于一些材料進行研究。此外,我們也可以和客戶一起來研究,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在中國,我們發現,我們的客戶要求越來越苛刻,我們要從基礎材料的產品和服務轉向具有高科技水準的產品和服務。這是我們工作中的重點。這也是我們在浦東追加幾百萬美元投資的原因。

  我們在全球三大地區設有自己的研究中心,包括在美國、歐洲和亞洲。每個地區的研發中心都是根據當地市場的具體需要來研究和開發的,亞洲的研究中心主要是根據亞洲客戶的要求來進行研發活動的。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解放軍東山島軍演
2003年審計報告
杜邦不粘鍋致癌風波
長春人質事件
《十面埋伏》 視頻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美洲杯 視頻點播
環法自行車賽 亞洲杯
見證《焦點訪談》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