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潮驟降 銀行遭遇“民企信貸尷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4日 15:0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羅文勝 廣州報道 張光華近來心情頗為郁悶。6月27日,廣東發展銀行(下稱廣發行)行長張光華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一檔《對話》欄目。 對話在金融界數位知名人士和十幾位中小企業主之間展開,談的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面對質問,張說:“現在我坐在這里,就好像坐在審判席上。” 中小企業貸款備受冷落 廣東某國有銀行中山市分行一經管人員告訴記者,在企業不良資產處置方面,國有企業借改制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相當突出。 “大國企這碗飯越來越不好吃,競爭太激烈,風險又高。”該人士稱。“國內銀行太多資金集中在國有大企業,走到極致,以后恐怕要形成陷阱。”張光華分析,“一個企業有了錢去找項目,和有了項目去找錢,完全是不一樣的經營機制”。 而同時,中小企業貸款卻也備受商業銀行的冷落。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宏觀緊縮的因素,另一方面農凱、鐵本、德隆、佛山華光等民營巨頭的相繼崩潰,也令銀行對民營資本主導的企業疑慮重重。 上述銀行人士分析,從銀行審貸角度來看,民營企業即便規模很大,也往往無法滿足貸款所需要的各類評審資料,而且企業資金需求預期性較差,借款需求不明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較低,從而不確定風險大,另有道德風險存在,所以銀行放款非常謹慎。 該人士分析,銀行目前對中小企業經營狀況了解還不夠,無法在風險和收益之間準確把握。 張光華告訴記者,對民營企業不能籠統地說風險大,有些地方如廣發行的杭州分行,授信客戶99%為民營企業,但僅有0.3%的不良率,所以關鍵還在于銀行自己對風險的控制。 如履薄冰的信貸運作 來自中小企業局的一個數據稱,我國中小企業戶數在全部企業戶數中比重超過99%,這使得任何一家商業銀行都不可能忽略其存在。 去年《中小企業促進法》的實施激發中小企業貸款熱潮,截至2003年末,主要商業銀行對中小工業企業貸款余額超過4萬億元,其中農業銀行新增貸款70%以上投向中小企業。 今年熱潮驟降,但從各行推出的針對中小企業的產品服務來看,銀行心中尚有未解之情結,即想創新扶持中小企業,又怕惹“禍”上身。 在國內最先推出的中小企業信貸產品組合,為廣東工行的“鴻業成長計劃”;6月30日,廣發行與發改委共同推出“民營100”計劃,主要就是針對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隨后推出的還有建行的“成長之路”、中行的“創業貸款”、滬浙兩地城市商業銀行的“行業小巨人”培植計劃等。 諸多組合產品中最具突破性的,是融資類產品中以非固定資產作擔保這一方式。張光華說,國內多數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都缺少土地、房產等固定資產,難以滿足融資擔保條件的條件,而廣發行推出的物流產品質押貸款將幫助中小企業解決部分融資問題。 事實上,各行為維持非固定資產質押這一做法,不得不引進各類中間擔保方。這樣攤薄了銀行利潤,令銀行推行上述產品業務時,不得不附加諸多前提條件。 比如地域限制。廣發行“民營100”計劃圈定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10個城市;工商銀行則采取指定二級分行的方式,2002年為34家,2003年增加到64家。 再比如發展階段的限制。“民營100”的貸款對象是在發展階段,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工行也強調,鴻業成長貸款面對的是“完成創業階段,正處于加速發展起步時期”的中小企業貸款。 另有企業自身條件限制。如工行規定,承接循環貸款業務的中小企業,必須提供足值、有效最高額抵押。同時,為了減少中小企業貸款中存在的道德風險,“民營100”計劃規定,中小企業貸款項目先由各級發改委推薦,廣發行獨立審批,再由中間信用部門作保,款項才能放出。 國內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如履薄冰的背后,是殘缺不全的國內信用體系。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已經實現全國聯網,但利用關聯企業獲取多頭貸款的情況,無法在這套系統中充分反映。 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副司長陳燕海告訴記者,發改委從去年開始的中小企業征信體系試點發現,信用資源的更新速度,難以趕上市場變化,“要把信用體系完善起來,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招商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取舍,行長馬蔚華有其獨到見解。去年在一次招商銀行內部分行行長會議上,馬說,“一些企業,開始的時候比較弱小,如果認為有風險,一下子就繞過去了,結果喪失了機遇。”馬以他在溫州、杭州的調研告誡同僚,浙江的誠信文化很好,“基本沒有賴賬的”,“一些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還是可以控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