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業最后的亂象?海南華銀預示一個時代的終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4日 14:18 中國《新聞周刊》 | |||||||||
上世紀90年代以前,信托業是中國金融領域的一個最大"特區"。它們大多資本金不足,籌資能力弱,內部管理差,甚至出現嚴重的違規操作現象。 而海南的信托業更是“特區中的特區,華銀信托就是最典型的一個。它的興亡除去信托業本身的始亂終棄和某些人犯罪之外,還被打上了深深的歷史烙印
6月7日,因涉案金額高達264億元,而被外界稱為“中國金融第一大案”的海南華銀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以下簡稱華銀信托)金融詐騙案,在海南省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庭審時間從6月7日持續到6月14日。 海南華銀信托在中國金融界曾風光一時 幫助華晨汽車成功到美國上市,并融資8000萬美元。1991年上半年,華銀信托將當時上海股市的龍頭股電真空股價從100多元拉抬至900多元(復權后),被稱為當時“中國股市第一莊”。 此次華銀金融詐騙案除華銀信托外,另有四家被告單位:河北證券秦皇島營業部、錦州證券、秦皇島市商業銀行、無錫市商業銀行天湖支行,案情涉及金融憑證詐騙、合同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私分國有資產等四項罪名。 其中,華銀信托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石雪另案處理,其個人涉案金額達2.6億元,目前關押在北京,預計不久將在北京開庭審理。 檢察機關查明:自1991年以來,華銀信托向大連證券(于2003年4月5日被中國證監會關閉)、新華證券(于2003年12月5日被中國證監會關閉),及上述四家被告單位大量同業拆借資金,形成近10億元的債務。為填平債務窟窿,石雪策劃并指使這6家金融機構直接負責人偽造金融憑證,試圖將華銀信托和大連證券、新華證券、河北證券秦皇島營業部、錦州證券、秦皇島市商業銀行、無錫市商業銀行天湖支行6家金融機構的機構債務轉化為個人債務,以詐騙巨額兌付資金。 據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將華銀信托送上“斷頭臺”的(2001年11月被中國人民銀行停業整頓),是其監管單位中國人民銀行。2002年3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向國務院提交了“請求司法機關查處海南華銀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違法犯罪行為”的請示。有關領導迅速批示,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主辦,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有關領導組成“3·30”專案組,并從全國各地抽調公安、檢察、武警300余名,成立北京、大連、海口三個專案小組,分赴北京、上海、陜西等十五個省(市)調查、取證,耗時兩年多,最終基本查清華銀信托詐騙案的情況,并確定6家金融機構單位的犯罪嫌疑人共25人。 石雪的策劃 6月25日,記者來到海口市龍昆北路“華銀大廈”12樓的華銀信托辦公地。公司大門緊閉,辦公用品搬遷已空,偌大的辦公間,顯得空蕩而冷清,只有幾名“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派駐華銀信托小組”的工作人員在里邊辦公。記者從一名留守的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曾于1989年至1998年任法人代表、總經理的朱熹豪,已于2002年上半年重回華銀辦公,協助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人員開展工作。 大量同業拆借形成的10億多元的債務窟窿,成為懸在華銀信托法人代表、董事長石雪頭上的一把劍。 2000年年初,華銀信托法人代表石雪通過其在中國人民銀行的私人關系了解到,中國人民銀行對信托公司進行清理整頓時,將優先清償個人債務。石雪當即策劃將華銀信托所欠上述六家金融機構的機構債務,轉化為華銀信托委托這六家金融機構發售國債而華銀信托無力兌付的假象,試圖將機構債務轉化為個人債務,以騙取中國人民銀行巨額兌付資金。 為達到詐騙目的,石雪“煞費苦心”。據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從2000年年初到2001年年底,華銀信托與上述六家金融機構共同偽造“國分券委托代售協議書”27份、“代售授權書”3份,偽造未兌付的“海南華銀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代保管憑證”43684筆,共計14億元。 2002年1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的六家金融機構會議上,最終決定未予兌付,并向公安機關報案,華銀信托的問題得以全盤暴露 而之前被證監會查處并責令關閉的大連證券、新華證券事件,事實證明只是“冰山一角”。 泡沫的由來 實際上,成立于1988年的華銀信托,作為一家金融機構,其資金鏈的吃緊從1992年海南省房地產泡沫破滅就開始了。換言之,華銀信托的“幸福時光”只維持了短暫的4年時間。 “華銀信托走向巨額債務的根源,是經營、管理的不善,”華銀信托前董事長徐文通接受本刊采訪時說。 據徐文通介紹,華銀信托成立后,主要業務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實業,一部分是吸收存款,一部分是對外放貸。華銀信托的實業主要是房地產,公司成立后不久曾以極低的價格在三亞鹿回頭征得5000畝地。當時的海南地產正處于惡性膨脹階段,最高時曾漲至80萬元一畝地,但華銀信托沒能在適當的時機將地拋出,到1992年海南省房地產泡沫破滅時,原本可以凈賺30億元的地反而虧損得一塌糊涂。此外,華銀信托還涉足水泥、酒店等行業,但也無利潤可言。 據徐介紹,在吸收存款上,華銀信托為了招攬業務,存款利率往往要比一般商業銀行高出好幾倍。而在對外放貸上,利率、抵押、擔保手續,都沒有明確規定。有時,貸款只憑個人拍胸脯保證,沒有相應的風險控制。 徐文通介紹說,為了拓展這兩項業務,華銀信托經理層的工資獎勵高到了“離譜”的地步 一個經理如果吸收了1億元的存款,最高可以獲得1千萬元的獎勵;如果貸出1億元,也可以獲得1千萬元的獎勵。 不幸的是,其貸款業務中超過80%的部分是貸給了房地產行業,在海南房地產泡沫破滅時,這些錢就像打水漂一樣有去無回。華銀信托資金鏈的隱患在彼時埋下。 漸感資金鏈吃緊后,華銀信托的手伸向其控股的兩家證券公司:大連證券、新華證券,這兩家公司扮演了“提款機”的角色。從1997年6月以后,華銀信托授意大連證券先后非法印制了19萬份“有價證券代管憑證”,用于向社會銷售虛假國債。據檢察機關審核,自1997年10月1日至2002年4月30日,大連證券共計銷售虛假國債24億多元。 與此同時,華銀信托開始向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大量同業拆借資金,并違規將這些同業拆借資金用于地產、水泥、酒店等見效期較長的長期投資。這些項目出現投資失誤,投入的資金同樣有去無回。 日積月累,華銀信托的債務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 “三國四方” 《華遠集團大事記》顯示:華銀信托公司于1988年9月26日在海南省海口市成立,并于1989年1月12日正式開業。華銀信托前董事長徐文通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華銀的注冊資金實際上只有5000萬元,而不是外界誤傳的被夸大了幾倍的1.5億元”。 華銀信托的發起人股東原本是三個,即華遠集團、中國金融學院、中國銀行北京分行,其中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的出資擬用于華銀信托的外匯業務,但由于后來此項業務沒有開展,這筆錢被退回。所以,華銀信托的真正發起人股東是華遠集團和中國金融學院兩家。 中國金融學院是中國人民銀行人事教育司為培養金融人才而專門設立的學校。 兩個發起人股東中,中國金融學院出資400萬元,華遠集團出資700萬元。新成立的董事會成員構成中,時任中國金融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在金融界享有廣泛人脈的徐文通出任董事長,華遠集團南方(深圳)公司經理戴小明出任法人代表、總經理。一年后由華遠集團總經濟師朱熹豪接任,與徐有著同事之誼的中國金融學院副教授、副系主任夏鼎鈞出任副總經理。 “當時許多新成立的金融機構管理都不是很規范,法人代表不是由董事長來擔任,而是由經理層的總經理來擔任,這就導致華銀信托公司不可能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董事會”,徐文通說。 1992年,華銀信托第一屆董事會期滿。大股東華遠集團意欲奪權,雖然其從北京委派過來的董事長人選最終未能登位,但華銀的董事會卻從此“癱瘓”,經理層開始繞開董事會和董事長,直接和股東單位、監管單位打交道,并很快形成各自的“勢力范圍”,華銀信托出現“三國四方”的局面。 所謂“三國”,是指華銀信托(海南)、(北京)、(香港),各自都進行獨立核算;所謂“四方”,是指朱熹豪、邵昌義、石雪、夏鼎鈞。其中朱熹豪任華銀信托法人代表、總經理,主管整個華銀南方業務;邵昌義任華銀信托副總經理,也主管華銀南方業務,但這兩人各自為政,互不買賬;石雪任北方華銀副總經理,夏鼎鈞任北方華銀總經理,兩人后來也反目。 北方華銀是華銀信托涉嫌犯罪的非常重要的一環。1992年,海南省房地產泡沫破滅后,華銀業務重心向北方轉移。但按照當時的規定,華銀是在海南注冊成立的金融公司,沒有權力在北方和全國范圍內開展業務。 作為北方華銀的總經理,夏鼎鈞當時的主要精力放在在香港注冊成立的香港華博財務有限公司和金杯客車(華晨前身)的上市上,所以實際上是由石雪主政。當時,石雪打了很多政策上的擦邊球,迅速將業務量擴大到南方華銀的5倍左右。 讓北方華銀“名聲大振”的一件事是:1990年左右,北方華銀曾經違規為大連一家商貿公司提供600萬元貸款,因該公司發生一樁刑事案件,在案件偵破中,北方華銀這筆違規貸款也被公安機關查出,并下令查封北方華銀的賬目。 華銀信托董事長徐文通為此找“多方”努力,解凍這個封賬,封賬很快得到解決,“嗅覺靈敏”的金融機構就此認為華銀信托有特殊“背景”,北方華銀一下子由一個辦事處變成一個業務重鎮,業務從北京一直做到東北、西北等地區。 “在參與審理這個案子時,印象最深的就是涉案人員根本不認為自己是在犯罪,因為他們認為這個行業里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本案中為大連證券單位犯罪一名直接負責人辯護的海南方圓律師事物所律師廖暉告訴記者。 關于石雪本人,時任河南省棉仿總廠駐深圳辦事處代表的仰融(后任華晨集團董事長)曾經有一句描述:“這個人膽子特大,跟著他干,早晚得翻船”。 而據公開資料顯示:石雪,1963年生于北京,1981年至1991年,在中國交通銀行工作,并升任會計一職。1991年進入北方華銀以前,1993年升任北方華銀總經理助理,1995年升任副總經理,1996年代表華銀出任大連證券董事長,1998年被中國人民銀行任命為華銀信托法人代表、董事長。僅僅七年的時間,石雪在華銀完成了“三級跳”。 據知情人士透露,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任命石雪為華銀信托法人代表、董事長時,遭到華銀內部很多人的反對。即使在任職華銀法人代表、董事長時,石雪大連證券董事長的職位也一直保留。 華銀與華晨 1992年,華晨汽車在美國上市成功,成為中國在美國股市融資的第一支股票。這一標志性事件的具體操作人是華晨集團原董事長仰融。而華銀成立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華晨汽車上市前的股份制改造服務。 1990年,華博財務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冊成立,其一切經濟活動主要由華銀提供資金支持。徐文通任董事長,仰融、夏鼎鈞、宮浩出任副總經理。華博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是到國外去辦金融機構,利用這些金融機構去吸收外資。 1992年,華銀和華博合資成立沈陽金杯客車公司(即華晨汽車前身),并到紐約成功上市,上市的具體執行就是由夏鼎鈞、仰融、宮浩三人完成的。華晨成功上市后,徐文通和宮浩等從華博退出。 徐文通回憶說:“當時的程序不規范,怎么處理華銀和華晨之間的投資關系,我們也沒有實際的運作經驗可以借鑒,所以這些手續都沒有文字的東西和憑據,到底是屬于借款還是投資,雙方都沒有說清。” 但記者了解到,華銀和華晨的資金往來是清楚的。華晨的資產中,華銀投資了一大部分 15億元,這些錢是從工行北京海淀支行借的,之后再由華銀借給華晨。 “這筆錢華晨曾還了一部分,華晨最終欠華銀2個多億,但石雪入主華銀后,雙方可能就私下交易了……”據當年一位知情人透露。 據說,1999年,石雪和仰融簽定的《華晨與華銀資產清算協議》,當時石和仰已經結下親密關系。華晨還華銀的錢是打到了華銀的賬上還是被石雪個人投資或者用做其它,沒有人能知道。 華晨汽車上市成功,融資8000萬美元,國家規定這個資產歸屬于國有資產管理局所有,仰融將其全部上交給國家。華晨汽車上市后掛靠在中國教育基金會。這個基金會由中國金融學院和人民銀行教育司共同發起成立,基金會籌集的資金主要用來支持金融教育。 依原意基金會成立后,華晨每年給其200萬元,而基金會不過多干預華晨的運作,但基金會卻不滿足于此,并要去管理華晨。因此仰融和基金會的矛盾由此而生。 此矛盾最終演變成了基金會撤了仰融華晨董事局主席的職務,而仰融憤然狀告基金會。此后,這一矛盾又擴大為仰融涉嫌侵吞國有資產等嚴重問題。而衍生出的華晨的華銀信托也與經營的初衷越行越遠,在當年混亂的信托業圈里,越陷越深,直至最后被央行強行關閉。 鄭小馬 李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