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行業專題--鋼鐵業 > 正文
 
發展方式將生變化 尋找中國鋼鐵業“拐點”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8日 16:39 瞭望東方周刊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李榮/上海報道

  “鐵本”事件不可能打斷中國鋼鐵業的長期發展,但與此同時,中國鋼鐵業的發展方式必將產生變化

  在中國新一輪發展中,鋼鐵業似乎命定處于“風口浪尖”地位:

千件數碼產品1元熱拍 新浪點點通個性smsDIY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哪里可以免費發短信?

  中國入世第一案,打的是“鋼鐵戰”;由此引發鋼價暴漲和鋼鐵投資過熱,又成為中國局部經濟運行失調的一個代表;中央以“鐵本”事件為突破口,強有力地實施宏觀調控,鋼鐵業又處“前沿”;宏觀調控措施到位后,鋼鐵又率先出現了價格大幅回落。

  有人斷言,“鐵本”事件將是中國鋼鐵業由“熱”轉“冷”的分水嶺,中國鋼鐵業將在此出現一個“拐點”。為此,《瞭望東方周刊》多方調查求證,試圖尋找到中國鋼鐵業的“拐點”。  

  鋼鐵業發展方式將產生變化

  在不久前于上海召開的國際鋼鐵大會上,記者趁會議間隙留住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吳溪淳,請他談談“鐵本”事件。他十分明確地說:“鐵本不是低水平建設。它的問題是在投資審批環節中違法違規的問題。”單從這一句話里,其實就可以多少透視出中國鋼鐵業目前各種因素矛盾錯結的一種狀態。

  據業內人士說,在鐵本的投資計劃中,所上項目的設備檔次并不低,出產產品并不都是低端產品,相當一部分是定位在市場需求較為集中、甚至是市場緊缺的中高端產品。僅由此點而論,雖然此輪鋼鐵投資中低水平重復建設在局部有相當明顯的表現,但市場投資力量對鋼鐵業發展態勢的判斷也有了新的變化。有相當一部分多元投資,著眼的是中國鋼鐵業的升級空間。

  但關鍵問題是,以民營經濟為代表的多元投資過于片面、過于投機地理解了非公經濟“靈活”的優勢。所有這些,在“鐵本”事件中,表現最為徹底。其實質是規避現有的法律法規框架,以不合法的手段壓低投資成本,轉嫁投資經營風險,以獲得眼前可見的超額利潤。

  曾有一位民營企業主私下對記者說:“在鋼鐵業內只要有收益空間,即使再擁擠,私企也不怕。我們可以緊盯國企的投資決策,用我們的靈活優勢搶在它們前面。這樣我們連可行性研究也不用做。”其言下之意就是私企在審批、公關等方面的“靈活”優勢。國有大型鋼鐵企業的一位老總曾感嘆:“我們其實并不怕競爭,但希望在同等條件下競爭。”

  鋼鐵業內,國企私企之爭由來已久。此次“鐵本”事件使之浮出水面。有人認為,在此輪鋼鐵投資中,私營經濟嘗試真正進入重化工業的投資領域,卻當頭遇到了“狙擊”。也有人想當然地認為,此次“鐵本”事件,是大型國企向中央告了民營企業的狀,宏觀調控后,大型國企可以趁勢收復民營企業的地盤,借以進一步壯大自己。“鐵本”事件發生后,市場一度還傳出了“寶鋼收購鐵本”的傳言。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傳言,實質是某些論客發出的“試探氣球”,同時炒作國企私企之爭這個題材,借此模糊問題的實質。寶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公司總經理艾寶俊認為,中國鋼鐵業的長期發展是有需求支撐的,中高端民資和外資進入鋼鐵投資領域,也將是一個長期趨勢。但關鍵是要找到一個競爭的合理平臺。

  “鐵本”事件不可能從根本上打斷中國鋼鐵業的長期發展,但與此同時,“鐵本”事件后,中國鋼鐵業的發展方式必將產生變化。這就是“鐵本”事件,對于中國鋼鐵業“既是拐點,又不是拐點”的意義。

  “拐點”在哪里

  此次國家對局部行業實施宏觀調控措施,雖然加大了信息發布及各種市場調控手段的力度,但最終奏效的還是行政調控措施。

  在記者的調查中,一些鋼鐵業戰略研究人士說,這些“自上而下”的行政調控手段,在短期內,在市場手段尚未成熟的情況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從長期看,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來看,調控鋼鐵業的根本有效措施還在于改革,在諸如市場經濟調控桿杠、市場公平競爭體系、國家強制性產業政策落實及地方政府考核評價體系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源頭性問題上進一步深化改革。如果“鐵本”事件之后要出現拐點的話,這就是最大的一個拐點。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吳溪淳說,至少在2010年之前,中國鋼鐵業的發展空間依然較大。對應這種長期發展,對之實施的調控措施也應著眼于長期。

  據分析,“自上而下”的行政調控手段,在短期內見效較快,但長期而言調控成本過高,調控難度太大,而且容易在調控目標與調控效果之間逐漸出現偏差。具體來說:

  一是“自上而下”的行政調控,由于短期內行政力量強力高效,使得各種力量之間取得了暫時的一致。但是中央、地方、銀行、投資者等之間的博弈因素其實并沒有完全消除,如果長期在“自上而下”的調控框架內,博弈成本將會高得難以承受。

  二是調控功能過于集中于國家行政部門,沒有分擔承受的渠道,有限的行政管理資源,與面廣量大的大大小小投資審批項目,根本達不成有效的平衡,這樣就很容易出現行政調控中偏重偏輕的現象:進入視野的全力糾偏,但一時進不了視野或者力所不及之處,就可能暫時放過,客觀上造成不公平。還可能以犧牲行政效率為代價來維持調控的實施。

  三是調控目標與效果之間的偏差會隨時間而放大。目前宏觀調控最見成效的是整肅了一批低水平的中小鋼鐵企業或者“鉆空子”的民間投資力量,大型鋼鐵企業基本未受影響,有些還進一步在向高端層次發展。但長期來看,“自上而下”行政調控,最控制不住的也恰恰是各地中小企業。在以往的鋼價暴漲中,國家一般都采取了強化行政手段的辦法,比如“總量控制”等措施,但實施到最后效果卻往往適得其反。其本意是扶持大型企業、穩定市場供求、控制中小企業的盲目擴張,但因為行政控制的有效范圍僅限于國家直屬的大型企業,所以“總量控制”最終限制住的反而是其本來意欲扶持的企業。

  包括寶鋼集團董事長謝企華在內的業界人士普遍認為,解決包括鋼鐵業在內的局部行業無序發展問題,最終有效途徑還是經濟源頭的改革。國家在實施調控的同時,應以更大的力量繼續推進經濟改革。

  據有關人士分析,目前鋼鐵業弊端主要集中在產業集中度、產業布局、產品結構等問題上,但對于這些問題的判斷和尋找解決之道,沒有其他途徑,只能在規范的市場法則引導下才能真正實現。例如產品結構問題,雖然不少專家強調板管比,但在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中,建材等中低檔品種的需求將長期存在,也不能一看到建筑鋼材增產,就簡單地判斷為低水平重復建設,這也得由市場說了算。

  所以要規范鋼鐵業,首先要規范市場,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體系。最主要的就是加大市場經濟杠桿部門的市場化改革,銀行信貸、土地供應等源頭環節都要建立起自主的風險控制機制,真正發揮杠桿作用,這樣才能真正分流行政部門所無力承擔的調控功能,使鋼鐵業市場準入門檻真正起到作用。在統一的市場條件下,各種企業公平競爭。

  其次,國家在產業政策的制定上,可以減少一般性的內容,而增加強制性的內容。國家調控應集中在戰略資源的分配上。比如在能源、環保、運輸方面,國家應加大對焦炭、鐵礦和港口等戰略資源的調度能力,嚴格規范鋼鐵業對稀缺的能源、環保等資源的合理利用。凡是強制性的國家政策,必須輔之以嚴格的操作辦法和落實途徑。這樣國家調控與市場調控“兩只手”共同發揮作用,才能有效建立起鋼鐵業有序發展格局,調控規模、調控資源和調控手段之間才能達到平衡。

  再次,此次鋼鐵投資風險的一大成因還在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過度的政績追求,將嚴重阻礙公平市場競爭體系的形成,銀行、土地等市場源頭環節風險控制的獨立性將受到削弱。中央政府正在力促形成的新型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方式,應盡快細化落實,不以簡單的GDP增長作為惟一的考核指標,而應加大社會指標的考核份量,比如公平市場環境建設、能源環保建設和落實國家強制性政策等方面的成績。同時地方政府職能轉變也要加快,盡快劃定政府權力界限。

  長期發展沒有“拐點”

  在記者調查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等權威專家表示,在中長期內,中國鋼鐵業發展的主線應是動態地適應市場發展趨勢,繼續以調整結構為主要途徑,產品發展重點是平材,特別是薄板等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在21世紀的前10至15年內,中國應對此類薄板類產品持續、有序地投資,隨產品市場的發育形成比較優勢,構成新的競爭力。新增產能主要面向國內市場,中國短期內不大可能成為鋼材凈出口國。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近兩年,中國高附加值的板帶材消費增長速度均大于鋼材消費總量的增長速度。去年中國國內市場鋼材表觀消費中的板帶材比例為41.95%,而同年中國生產的板帶材在表觀消費總量中的比例只有30.14%。在中國進口的3700多萬噸鋼材中,板帶材所占比例高達近90%。熱軋薄板、冷軋薄板及其深加工產品生產能力不足或品種質量水平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要,是今后中國鋼鐵業發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專家們認為,對中國各類鋼廠而言,在近期內主要還是面向國內市場。因此中國鋼廠的國際競爭,目前主要體現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的競爭。從國家整體利益看,鋼材出口,不如將鋼材加工成機器、家電、船舶、輕工等產品出口,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國內就業和生產制造鏈的擴展,而且可以盡可能避免由鋼材出口引起的國際爭端。看來,中國在一定時期內保持適度鋼材進口國的態勢可能是有利的,由此避免建設規模過大,以致日后造成供過于求,開工率不足等情況。當然,中國鋼材自給率保持90%左右也是必要的。

  殷瑞鈺院士認為,今后中國在發展冷熱軋薄板、不銹鋼薄板等產品的過程中,應按照不同類型鋼廠的具體條件,總體協調地推動中國鋼鐵業的產業升級。同時面對國內外鋼材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國鋼鐵行業還應該在自愿和自主的前提下,逐步推進鋼廠的集團化進程,或是建立策略性聯盟的進程。這樣既有利于合理布局,促進投資合理化,避免盲目投資競爭,同時也有利于合理地把握產品銷售價格和原材料采購價格。

  麥肯錫咨詢公司的研究也認為,預計到2010年,中國鋼材總的需求量將可望達到4億噸左右,其中1.7億噸為扁平材。考慮到一些瓶頸環節的消除和一些落后工藝的淘汰,預計到2010年中國扁平材的供需缺口大約為9000萬噸。除了存量調整和進口彌補之外,中國今后的新增扁平材產能,將是彌補市場供應不足的更為重要的力量。

  目前國際咨詢機構以及阿塞洛等鋼鐵跨國集團普遍擔心的是,一旦中國國內產能擴張較快,而需求出現不可預期的下降,中國大量鋼材就會涌向國際市場,中國會從鋼材的凈進口國變成鋼材的凈出口國,國際鋼材市場格局將會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吳溪淳表示,這種擔心目前是不必要的。中國去年進口鋼材3700多萬噸,而出口鋼材只有不足700萬噸。其間的差距還很大,不可能一下子出現逆轉。此外,中國正在實施的宏觀調控政策,對中國鋼鐵業產能的過度擴張將產生抑制作用。■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鋼鐵業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法文化年精彩紛呈
2003年審計報告
聚焦航班延誤補償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歐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國治理超限超載行動
鳳凰衛視中華小姐大賽
青少年教育 網絡媽媽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