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大會實錄五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5日 18:14 新浪財經 | |||||||||
鄭硯農: 各位代表,我們每天都在上網,網絡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對我們這些從事公共關系行業的人來講,網絡公共關系的作用,更是一個嶄新的領域。下面為我們做演講的是新浪網的副總編侯小強先生,大家歡迎侯總。
侯小強: 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新浪網,對2004年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地祝賀。公共關系在中國屬于一個新興的行業,從1984年美國偉達公關公司進入市場開始,至今不過20年的歷史,此后美國的博雅、愛德曼等國際共管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到現在前十名的公關公司巨頭都進入中國,本土的公關公司也有。特別是近十年來不論是從數量還是規模,發展的速度都是非常快,根據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今年的行業調查表明,目前全國公關公司總數已經超過1500家,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全行業營業額達到33億人民幣,世界著名的營銷大師科特勒曾經說企業提高競爭力過去提高高科技,現在是高服務,高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同類產品很難分高低,隨著整個市場環境中市場營銷的地位突顯,公關的多少自然不可限量。網絡媒體的出現更是近幾年的事情,它比公關公司的歷史還要晚,但是影響非常大。到現在中國網民已經達到8000萬,達到增長了129倍,根據多項權威預測表明到2006年中國網民將突破1億,達到世界第一位。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新浪網在多項權威排名當中,也連續幾個月排名世界第三位。就是這樣的情況下,網絡與公共媒體聯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的學科就是網絡公共關系。子學科與傳統公共關系的差異太大,并且一直處于變化當中,所以至今仍然還不能說有完全成熟的理論框架體系。今天我在這里想結合在實際工作中的一些體會,談一談自己對網絡與網絡關系的幾點感受。 我認為網絡媒體有五個不同點。第一是網絡的及時性。比如說去年SARS的時候,新浪開設了SARS專欄,當時衛生部門很好抓住公關傳播手段,及時把最新的信息傳遞給公眾,讓公眾了解國家采取哪些措施,達到什么效果,從而穩定了人們的情緒,讓大家看到政府的舉措和這些舉措的有效性,克服了疫情帶來的恐慌,這個事件可以說是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的成功的典范。對于廠商來說,網絡公共關系也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公關手段,比如說那個廠商發布新產品,哪個公司股票發生變化都會第一時間讓公眾了解,當然也給公關帶來挑戰。網絡公關處理不及時,效應也會立刻展性出來。 第二網絡公共關系加大了力度。每一個新聞下面都有相關鏈接,就是對當前新聞報道有一個簡單的整合。如果遇到重要的新聞事件還會有專題,把所有相關報道都放在一個頁面供讀者瀏覽,從而使讀者對整個全面的事件做到更全面的了解。傳統媒體在這一點上是很難做到的,除非每一個讀者訂閱很多媒體,并有專職的秘書做整理報道,否則永遠是看到媒體幾個方面的報道,每一個事件出現的時候,在網絡媒體的專業性,一方面擴大其傳播的力度,另外也加大了傳播的公正性,這樣使受眾得到更多更全面更公正的信息。對一個事件有接近真相的了解,任何偏頗的信息都不能在網絡上誤導受眾。 第三是網絡媒體的易獲得性,突破了網絡公共關系的管理。可以在搜索引擎上輸入任何感興趣的關鍵字獲得相關報道的接受,在傳統媒體手段上,要查找以往媒體報道通常要多博物館去查,業界有一句名言說公眾是善忘的,在網絡媒體上信息易獲得性,使得每一個公關從業者都必須慎重,如果有不當的公關事件,其負面影響力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難以消迷。 第四是網絡媒體的互動性豐富了網絡公共關系的內涵。與傳統媒體的單項信息傳遞不同,網絡媒體具有鮮明的特征。最近大家上新浪網可以看到我們評論部分程序已經升級了,讀者可以對每一個報道進行評論的同時,又增加對瀏覽的維護,進一步拓展互動性的緯度。以前我說真正的高手在網絡上,到現在新浪有300位編輯,但是和8000萬網民來比,聰明才智超過數百人,集體的聰明才智是無窮無盡的,一則報道對于讀者的影響,以及讀者對此的反映一目了然可以看到,不用等到后面看到。這種互動性讓受眾有更多的參與,從而在能夠快速對傳播效果進行評估的同時,也加大了公關傳播的深度。 另外網絡媒體的互動性,為公共關系的拓展也開拓了一條原路。大家可能都看到新浪總裁在線欄目,吸引了IBM、惠普、戴爾、聯想等很多廠商的參與,廠商可以在這里和網民進行無障礙溝通。企業領導人把企業理念、企業文化、產品技術無障礙講述給公眾,也可以聽到公眾對企業真實的聲音。從而吸引了眾多參與者熱情地參與,也讓企業領導人能夠更好了解自己在公眾心目中真實的形象。而不在僅僅是市場部經理的簡報。比如說論壇。 第五網絡媒體傳播的多樣性拓展網絡公共關系的陣地。多角度的影響。比如說一個廠商在召開新聞發布會的時候,我們可以對現場進行在線直播和存檔回放,把有關新聞文字和圖片放在相關的頁面上,甚至可以通過網絡讓受眾對新產品進行在線活動的體驗。當這些手段結合在一起,以整合的形式出現在受眾面前的時候,公眾傳播所希望達到多層面的訴求,可以在一個平臺上快速有效得以實現。現在存在著郵件訂閱也是網絡相應的手段,受眾面前,受眾不需要主動拉就可以得到信息,從而構成一種主動式的傳播形式。當前隨著短信功能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未來移 動互動信息傳播也開辟新的途徑,多手段、多途徑的結合使公關效果顯示得不可思議。 以上是我對網絡媒體和公共關系的看法,希望各位專家提出各自不同的意見,從而指導網絡媒體和網絡公共關系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使二者相互促動,突進網絡媒體和網絡公共關系事業在網絡時代的社會進步作用。各位網絡媒體和公關行業同屬新的行業,二者有理由也有必要互相扶持,互謀發展。在這里我用梁啟超的話說紅日初生,前途似海,來日方長。謝謝。 鄭硯農:謝謝侯先生,謝謝他對我們網絡公關做的精辟演講。大家知道網絡公關的作用,對于公共關系從業人員來說,對于當前普及網絡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在網絡公關的過程中,還有一種新的技術。現在由于國際貿易爭端的增多,企業之間的競爭會增多,所以競爭性的情報在網絡的支持下,也顯得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有請經濟觀察報總編輯何力先生做新媒體時代與公共關系的演講。 何力: 謝謝各位,謝謝鄭先生的褒獎。我想因為只是媒體行業的發展環境,變革思考利用一點時間跟大家做分享,因為從廣義來說認為是在大的需要公共關系行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我要做的第一個說的問題就是新媒體傳播時代具有哪些特征,我講五個特征: 第一,中國已無閉塞之地。我最近做了一個私人的旅行,去了一個非常偏遠的地方,飛機不能到,要坐火車,而且是硬座,時間不是很久,下飛機還要坐硬座,大概坐了4個小時左右,身邊都是民工坐硬座,各種各樣社會階層的人都有。我到了非常偏遠的鎮上,我感覺到非常吃驚,這個鎮上的生活,其實不像我們想象那么窮苦,他們GSM有信號,可以看鳳凰衛視,CCTV,我們很多地方都看不到,而且你還會發現我們過去有旅行的經驗,我們到了一個偏遠的地方,一般當地的啤酒、礦泉水都是當地不知名的鎮上的企業的,都不敢喝,但是現在在偏遠的鎮上也有可口可樂、娃哈哈的礦泉水,在這樣的地方也能看到河南的男人和四川的女人。我們經常在一個大城市里面感到25年中國經濟的成長,其實我們到偏遠的地方去看感受更強烈,他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可能還不高,但是他們不是閉塞之地,就是換句話說就是經過25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商品、信息和人的流動的規模,深度和廣度超出了過去的想象,這是我的第一個體會。第二,可能不是相對樂觀。就是我發現所有大量的公共資源和公共權利也都或多或少參與到各種分配環節之中,這是讓我覺得可能是我們現在轉型社會的一個特點,因為我沒有做過統計,我也不好亂講,但是我從直觀上可以看到,我們的商業社會是不是一個在全球業來說,也算是一個商業回扣最普及的說法,很多的公共關系和公共權利都在傳播。當然我更吃驚的是一般公眾對于這種現狀,他們是采取認可的態度,而不是憤怒。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傳播的一個特點,就是傳播幾乎無處不在。 第二就是互聯網發展帶來巨大的變革。因為互聯網的發展,剛才新浪網的先生講確實帶來了海量的信息傳播。人們獲取信息比過程要便捷得很多很多,同時人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也比過去變得更方便。但是互聯網信息的傳播的發展,并沒有帶來紙制媒體的消亡,顯然對紙制媒體帶來挑戰,而且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聯網一方面帶來了信息傳遞的便捷性,但是我們想一想,任何一個事物都是有兩面性,這個事物來得太容易,并沒有得到提高就會帶來選擇性的下降,或者是帶來識別上的困惑,就是信息傳播的快捷、海量,但是這些信息哪些是我們需要,哪些是我們不需要,哪些是真實,哪些是不夠真實,選擇的成本提高,我們看互聯網廣泛的信息發展,但是另外一方面還要看到針對不同受眾階層,有細分市場對它量身定做專門的市場依然是紙制媒體,這就是在互聯網傳播下第二個特點。 第三,是我們社會傳播資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我們過去在計劃經濟時代,傳播資源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是由政府和相關的部門,擁有傳播的資源,我們想了解任何信息,幾乎唯一一個渠道就是要從政府那了解,有多少企業到基本所有的信息都是政府來傳播,但是經過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以來,我們信息傳播的資源或者是來源正在多元化。政府依然了解或者是擁有很多的傳播資源,但是也有很多已經市場化了,也有很多可能業內人士了解的也開始非常多起來,特別是很多新興的行業,特別是金融、資本市場、互聯網等等一些新興行業,我相信業內人士他們所了解的就是提供資源,特別是給我們傳播媒體行業,他們的變革帶來一個很大的外界環境的變化。 第四,我們新傳播時代的特征,就是由于跟前面相關的,由于有前面的特征,我們會發現在我們這個時代,公共關系的作用開始變得越來越大。前天韋爾奇來,很貴的門票,人也很多,顯然對于商業來講,韋爾奇是一個全球非常知名的領袖,我們實際上就傳播而言,如何使你的傳播更有效,而且能夠更權威性,借助領袖的作用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一件事。我在這里想舉一個例子,中國直銷有一個跨國公司叫安利,中國在禁止傳銷,安利經過一個轉型,它的業務一落千丈,后來不斷地成長。其中他作為公共關系的一個手段,他們董事局主席注重公共關系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他曾經擔任過美國商會的主席,他有一個公共身份,所以他當年來北京的時候,經常看和商業沒有關系的,他會講支持中國加入WTO,中國貿易逆差的問題等等發表這樣的言論,他從一個簡單的商業就變成了一個公眾的人物知名度和他的言論的權威性,對他的企業帶來了一些利益。這個是意見領袖的作用在增加。 最后就是新傳媒時代,或者是新傳播時代的特征,就是我們整個社會的物質生活的開始,而且已經加劇,就是整個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我們的物質理念甚至到生活方式的轉變,已經有的方面已經接近完成,但是與此相協調的就是我們的社會文化觀念的轉型,或者說剛剛開始,或者說還有非常長遠的道路要走,這兩個轉型是不同步的,這也是我們現在面臨很多問題的重要的原因。這是我所說的新傳媒時代的特征。 二、我想講一下在變化時代里面如何做出適應性的變革。我認為只做了第一個適應性的變革就是突出分析,突出權威性,突出言論,包括數據挖掘等等,很多國際上都是它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它的信息來源,信息的準確性,中國媒體比較早的就是每一天都有固定的社評,去年創辦不久的新京報,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但是我覺得他在言論上,在報紙立場上的表達,以及在報紙言論的自由轉換角度方面做得非常優秀。開玩笑說,我說他們得到了南方報紙的真傳,我是很看好大家非常注重。因為你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里面,你很難真正做到,因為你最后要做一個選擇,所以言論要有一個選擇,輿論是由輿和論兩方面構成,輿理解成為信息,論就是觀念,這是媒體做的第一個適應性的變革。 另外我們發現近兩年來媒體非常注重傳播過程之中的自身的品牌建設,其實過去全世界的媒體都會注重品牌建設,而且紙制媒體品牌建設的路徑,應該說有很多,但是其中媒體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積極參與到社會經濟生活的評價中去,這是我對它的一個總結,過去媒體也參與,在過去的時代有很多都是掛鉤,你給我廣告我就給你放前排,不給我就放后排。最近兩三年來我看到很多媒體,都注重自己的品牌建設,而且都是以參與社會經濟生活的路徑來了解情況,比如說我們《經濟觀察報》,我們其實是兩個路徑,一個是大,一個是專業,大的就是通過搞企業營銷獎的評選等等活動,塑造《經濟觀察報》品牌形象,因為發行量過渡擴張會帶來成本過渡的增長,所以是一系列的市場活動帶來的。另外一方面就是采取技術方面的方法,結合自己的專業,包括領域來設計出來的資本市場一些上市公司的評價體系,對他們進行評價,從大到小的方面都要參與到品牌建設當中來,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我覺得紙制媒體最近幾年隨著傳播環境的變化,其實都開始注意到我們稱之為信息審美性的提升,你們如果注意觀察,凡是在最近這幾年里,注重對信息審美性提升的媒體都獲得了巨大的成長。我們怎么理解所謂信息審美性的提升?其實我們中國中文是一個非常表達豐富的語言,但是我們可能會很痛苦的發現,不知道為什么很多年以來,我們似乎都不大會講話,或者是別人也不大聽你的講話,因為你的話是由一系列的成渝或者是有一系列空洞的詞匯所組成。我可能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我覺得我們中小學語文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比如說我兒子我覺得他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寫的挺好的作文,因為是真心話,他說今天太陽怎么樣,花怎么樣,去年非典時期他們老師讓他們給護士阿姨寫一封慰問信,我兒子也寫了,寫完以后我笑了,我覺得他的慰問信寫得太像成人了,我說你都可以發表了,都是我們大家都在說的那些話,團結一心,努力奮斗、舍生忘死等等,好象我們的漢語只有這樣一種表達方式。所以你們注意到,就是新興媒體都非常注重,我們稱之為表達的創新,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還是在方方面面,他們在若干的細節上,都首先注意的是一個表達的創新。比如說它的設計,它的圖表,它的照片的應用。我覺得我們如果是企業或者是公司,還不知道什么是公共關系,應該首先在表達的創新或者是對信息進行審美提升上下工夫,因為這樣可能會使你的很多事情事半功倍。 當然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我們稱之為從表達的創新到真正傳播的革命的過渡時期,我們現在所解決的問題還是表達的、表象的、表面的、形式的,我們有朝一日可能會是深度的。 第四是新興的紙制法體無一例外都是產品標準創建和創新,我們紙制媒體大家都沒有哪個稿子好,哪個稿子差,哪個記者差,哪個記者好,所有都沒有標準。現在很多紙制媒體都要創建我們這個行業包括從傳播到流程的標準,所以他們也做產品的重組、整合營銷、產品鏈的創新等等。 三、在我們這樣一個信息傳播時代,歸根到底是需要我們一些新的思維方式。 應該哪些新的思維方式呢?我今天中午就認真想了一下?因為我們的確不懂公共關系,但是我覺得不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還是其他社會團體,我覺得所謂的公共關系一定是溝通,溝通就有很多的層次,從你的產品層面到銷售層面,到企業標識層面等等,但是我認為最高境界的溝通或者是最高目標的溝通,一定是你的核心價值觀程度的不同,我認為一個政府,一個組織,一個企業你最終如果能夠實現你的核心價值觀跟你的上下游達到溝通,我覺得這可能是公共關系的溝通,這是我賣房子的感受。我最近看到雜志說有很多偉大的公司,上海一個公司,他們核心理念有很多的詞匯,你會看到都是什么樣的詞匯?尊敬、崇高、偉大,是這樣的字眼。我們看到那些很多企業成長中的更多的企業,績效、效率、創新,似乎沒有把對人的尊重,對人的價值觀的真正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的能力發揮出來,所以我覺得我們在一個新傳播時代最需要變革的思維,就是一定要注重對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包括我剛才在講的,就是我們中國社會變革時期,社會形成了我們稱之為社會中間階層、白領階層也好,我們會發現我們稱之為所謂的白領階層在目前,他們的社會共識也僅僅停留在物質和生活方式層面,也就是白領會不喜歡隨團游,喜歡自助游,但是我們所謂的白領階層,在價值觀層面的共識還遠未形成,上網看看對重大新聞發的帖,我們依然存在生悶氣、閑暇、互相斗氣上面,所以我們核心價值觀和我們做公共關系非常注重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二我覺得我們應該拋棄原來的模式,應該包容,我覺得包容是很重要的字眼。最近我們在晚報的編輯部,我經常說小愛和大愛的關系,其實我們的成長中,面臨很多都是小愛而不是大愛,比如像我,我小時候我父母喜歡我,所以說你應該這樣,你應該那樣,我們都是這樣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包括我們有一位英雄,因為他大公無私,但是他也要要求他的人民也要大公無私,你可以大公無私,但是不能強迫別人,就是尊重別人,真正引到你的觀念,即使對別人好也不應該強迫,乞丐我們為他好要把他收容起來,但是他就覺得流浪好就讓他流浪,尊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行業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要強調包容,要強調尊重。就像1998年一位諾貝爾經濟學家的獲得者寫一本書叫做《自由看待發展》,他在書里面反復強調一個觀點就是說一個社會的發展關鍵就是看獲得自由的程度和能夠提供給人們自由的程度,而不是僅僅看GDP,看哪個經濟的提高,我覺得他的觀點和我們講的科學發展觀是很接近的。 我最后想說的是我們都很忙,我們都很累,剛才鄭會長說我們大家工作都很辛苦,每天工作很多小時,我們中國企業過去總愛講,剛才很多人都在講做最好、最大、最強,但是我在這里確實是希望我們能夠有時間想一想,為什么我們不可以做到足夠好、足夠大、足夠強就可以了,因為說實話“最”的東西并不多,而且“最”的東西容易過,如果我們做到足夠好、足夠大、足夠強我們的生活就會很快樂。謝謝大家! 鄭硯農: 謝謝何總編精辟的演講,同時也謝謝他對我們公關界一個很好的評價。他的評價是怎么說的?他說他參加了很多的會議,他說每一個會議一到下午三、四點就走光了人,但是現在大家看這個會聚集在一堂,也感謝他們對我們公關界的評價。下面一位要演講的,我仍然不想過多介紹他,我想介紹兩點,第一他所代表藍色光標公司是中國本地非常好的公司;第二他本人是這個公司執行董事,也是創始人之一,是清華大學的畢業生,他的名字叫高鵬,大家請高先生上來演講。 高鵬: 尊敬的鄭會長,國內和國外公關界的同仁大家下午好。我非常感謝大會把今天下午最后的壓軸的重擔交到我身上,我在30分鐘內一定結束我的發言,不占用大家更多的時間。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近三年內研究的成果,或者是一種發現,觀點可能對大家有所啟發。就是在新時代下怎么去管理領導者的聲譽和形象? 剛才我們看到我們下午葉鶯女士的發言開始說起,就是我們研究的課題實際上就是到底是柯達給葉鶯增輝,還是葉鶯為柯達更加增色,我們實際上是研究一個企業的品牌和一個企業家的形象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從我們后面的研究成果,大家可以看到,其實在現代社會里面,企業的品牌和企業家的形象,沒有簡單地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我們很難說是聯想成就了柳傳志,還是柳傳志成就了聯想,在現實生活中更多是這兩個品牌是互為因果,相得益彰的關系。 在藍色光標八年實踐里面,我們經常感受到一些細小的東西,比如說我們曾經聽到過兩個月前有一個企業家個跟我們講,就是他要求他的市場部門說,以前你們非常成功把我打造成一個房地產著名的商人,后來你們又花時間、花精力非常成功把我打造成中國企業界一個成功的商人,現在我給你們提一個要求說,你能不能把我打造成一個人之后,把商字去掉,這是來自企業家給市場部交代的一個任務,市場部覺得這個人怎么打造,商人怎么打造他到明白;第二是在具體的市場工作里面,其實很多市場人員也會經常困惑,就是一方面在處理很多微觀的東西,幫助總裁去寫發言稿等等,總裁每天出現在什么場合,穿什么衣服,同時還有一些宏觀的要求,就是一個企業的品牌要不斷地去遞進,不斷地去發展,這里面是不是有關系,由于某些總裁在處理這些問題上的失誤或者是不科學,導致品牌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這些市場人也試圖在中間找到一些內在的聯系。還有一個就是國際公關協會上次鄭會長在演講里面提到的演講成果,我們覺得也很震撼,就是全球的研究成果,其實公眾對一個品牌的認識,40%來自對企業領袖的認識,這個我們會比較吃驚,其實認識一個品牌很的程度上是來自于認識這個品牌的領袖。所以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去研究一個領袖怎樣成為一個有號召力的領袖,其實是一個品牌戰略的需要,就是企業品牌戰略需要這樣一個領袖人物,這個領袖人物的打造,必須是科學的,必須符合中國市場的客觀規律的。剛才何力先生講的兩個觀點對我很有啟發;第一就是現代社會里面意見領袖的作用;第二他講到其實最高層次的溝通是價值觀的溝通,就是倡導某種價值觀,大家達成共識,有高度的共鳴,實際上是最高的一種境界。但是我們后面的研究成果,其實也表明了這個,就是一個企業的領袖,如果成為一種意見領袖,不僅僅是企業里,或者在行業里面有名,他整個能夠成為在社會上比較有號召力的人物,那么他對這個企業的品牌的貢獻顯然毫無疑問。同樣怎么成為這樣?我們后面的研究成果就是他更重要應該代表他,不是代表企業,我們后面會講到這個成果。 這是我們最主要的發現,這個發現得來的依據就是我們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鎖定中國市場國內和國際我們認為比較具有號召力的40位領袖,持續跟蹤他,就是他所有場合的表現,比如說在影視、電視臺的表現,在紙介媒體的表現,在公眾場合的表現,我們通過這些表現去看到這里面的一些規律,我們看到什么?我們看到了“三個代表”。具體說,第一個代表就是一個企業的領袖,首先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所以最根本上,我們看到很多領袖盡可能去模仿他認為很有效的領袖,實際上這是不成功,倒相反那些成功的領袖是遵從于自己個性的領袖,倒很容易獲得影響力。最典型不光是他自己的個性,他的特征,有的領袖是結巴,對同樣的問題,有的領袖是刻意讓自己不結巴,所以公眾場合總是拘禁,但是有的領袖強烈運用自己的結巴的本質,要遵從自己的天性和公眾溝通,每一位的天性可能就是事與愿違,領袖邀請賽遵從自己的個性。這遠遠不夠,光遵從自己個性的領袖,沒有辦法成為社會號召力的領袖。第二我們說企業代表,就是大部分我們看在中國市場的領袖,都主要承載這樣的任務,就是把自己完全等同于企業的品牌,在任何場合談企業的產品、夢想、理想,所有的領袖在公眾場合都這樣去表達,這對嗎?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但是僅僅做到這一步,我們看到你不能夠成為有社會號召力的領袖,因為這樣的領袖太多了。什么樣的領袖才能最具有社會號召力?我們看到就是一個領袖假如能夠代表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這個領袖就不得了。他往往帶有比較高的影響力,比較高的社會影響力,他已經跨越了企業、行業等特征,變得在社會上具有比較高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所以我們的觀點是什么?就是如果你只是遵從自己的天性,當然我們研究結果就是當公眾只是認識一個有個性的企業家,這個企業家挺有個性的,但是如果你只扮演好天職,因為任何一個CEO天職就是要去選擇企業的產品、戰略、業務,如果你僅僅扮演好天職,企業家往往在行業里面比較有影響力,就是行業里面的領袖往往在天職成分上比其他的領袖做得更出色。但是一位有社會影響力的企業家,往往是在張顯天良更優秀,就是價值觀,把自己所代表的價值觀和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做緊密的必然的一種聯系,同時和公眾做最有效的溝通,那企業家的影響力就一定不僅僅是在行業里面存在的。 另外從領袖的定位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太主張僅僅從單一緯度做領袖的定位,所謂單一緯度就是讓企業領袖更加出名,或者是讓企業的領袖更加有美譽度,其實我們還要考慮另外兩個緯度,就是你打造領袖的形象,如果是今年、明年,打造了兩年,后年很容易就像玻璃似的破損掉,就是易損度,如果易損度很高就不要打造這樣的領袖形象。剩下的問題就是既然我們看到張顯天良或者是代表主流價值觀是重要的話,企業家如何代表社會主流價值觀,畢竟社會主流價值觀不能全部代表。我們研究成果是說更多你要代表你這個年代的價值觀,就是往往領袖他其實價值觀研究的結果表明,一個人成長過程,他成長的年代造成了他的價值觀是最根深蒂固的,就是因為成長的年代造成的這個年代的人,有很大的價值觀的共同性,所以在中國來說,我們不是按十年十年這樣來看我們更多是從中國整個年代劃分上來講,我們認為基本上中國的年代到現在為止有三個典型的年代,第一個年代就是背景年代,就是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企業領袖,因為他經歷過太多的災難和波折,所以這一類的領袖,我們認為他本身的價值觀體系里面,有非常獨特的一面。這里面像柳傳志也好、張瑞敏也好,大概都屬于這一代的領袖人物;還有一代是幸運一代,幸運一代很榮幸我是屬于幸運一代,就是六十年代出生的這一代人,這一代人正好趕上走向社會的時候,趕上改革開放,所以基本上沒有經歷太大的災害,三年自然災害剛好出生,沒有受到什么災難,以前上山下鄉等等這些經歷相對比較淡薄。另外一代就是幸福一代,就是七十年代后面一代的人,這些人在價值觀上有非常大的差異性。如果生于七十年代的人去表達或者是代表四、五十年代的人,那代表不了,如果柳傳志代表張朝陽這樣的時代一定會失敗,最重要就是挖掘那個時代一個主流價值觀,著力去刻劃他,可能這個領袖就能在很大的層面上產生公眾的共鳴。 我們試著從一、兩個例子來看我們的發現。(放短片)我們拿這個案例來說明什么,就是按道理一個企業家只要在公共溝通的時候,不應該講私人的問題,只應該發表跟公司相關聯的看法,但是這樣一個全球CEO講到自己女兒的事,其實是想代表一種家庭的價值觀,這種家庭的價值觀可能在公共層面有非常大的共鳴和號召力,所以她講在面臨布什總統的邀請和女兒表演兩難抉擇的時候,毅然決然拒絕布什總統的邀請,參加女兒的表演,因為布什總統邀請還有很多次,但是女兒表演只有一次。看到這次《對話》,對這一個小時的《對話》,對這樣的情節可能最能打動他,就是這領袖在價值觀塑造上面,我認為這是一個成功的案例。(放短片)很簡單,但是這一類的話,柳傳志在很多場面都會講,其實四、五十年代的人,很強烈的價值觀有幾個,第一個是執著,堅持不懈,這是很多,比如說八十年代的人,往往淺嘗輒止的人多。另外就是中庸,在八十年代的人很少接觸中庸的價值觀,但是這一年代非常重視中庸的價值觀,后面我們也可以看到柳傳志經常講到自己的中庸之道。(放短片)他最形象講述中庸,就是在中國的市場里面要學會在42度的情況下孵雞,本來在38度就可以孵出雞來,但是在42度情況下也要學會孵出雞來,這就是中庸的一個觀點。(放短片)在老一代的領袖里面,更強調,比如四、五十年代,包括六十年代的人,更多成長年代給我們非常深的價值觀的影響就是集體,但是到了下一個階段的年代的人,比如八十年代的人開始非常強烈個人奮斗的色彩,所以不同的年代價值觀不一樣。就是我們一定要代表企業家本身年代的主流價值觀,這種主流價值觀在那個年代,是主流價值觀,在現在這個年代,其實整個現在這個年代的主流價值觀,是由四十年代的主流價值觀、五十年代的主流價值觀、六十年代的主流價值觀、七十年代的主流價值觀所代表的主流價值觀,以后很可能會出現其他的主流價值觀,但是很少,這些就成為主流價值觀。 第二我們發現他們非常善于向公眾講述自己的經典時刻,在英文里面就是企業家在描述自己生活,或者是企業家經歷個人成長以及企業成長的歷程中大風大浪或大災大難之后的深刻感情。并不是我們覺得這個人成熟,或者是偉大了,或者和以前不一樣了,這種差異,我們認識人的這種變化更重要的是看人表達出來的內容和知識、智慧,這些智慧往往我們認識人的差異或者是境界的差異,說這個人境界和以前不一樣,事別三日刮目相看,主要是大徹大悟,同時對企業家,公眾也是這樣看待。一個企業家境界提升一層,也意味著企業境界也會提升一層。類似我們還拿幾個企業家的例子來看,第一是柳傳志在整個帶領聯想過程里面,表達了若干經典時刻。比如說在最開始創辦聯想遇到什么艱難?接著是在中國的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初期因為走私問題,遇到了什么大的災難?在聯想九十年代初全面虧損的時候,他感悟到什么?甚至包括他和倪光南的柳倪之爭,等等一系列的故事影響了很大一批人。 我們看格魯夫也一樣,格魯夫不僅表現在企業大災大難的感悟,因為CPU的回收,一般企業在危機中消亡,優秀的企業安度危機,只有偉大得氣也才能在危機中提升發展自己,這是他對英特爾面對CPU,全面回收CPU的感悟。還有生活經歷的感悟,比如說18歲回到美國,沒有告訴移民官說自己是猶太人,但是他告訴移民官說我就是猶太人,這樣導致他誠信基礎的打造,這些可能都是企業家在溝通自己經典時刻的時候,去打動公眾,去和公眾產生強烈的共鳴。 所以基于代表主流價值觀的兩種主要的方法,一個是要結合你生長的年代,你在那個年代,你就要代表那個年代所能倡導的最主流的價值觀;第二是要和公眾最主要的溝通,你的經典時刻。除了這兩個方法之外,我們更多的有一些具體的建議是說在當今的中國的市場里面,集體主義的價值觀還是被廣泛認同的價值觀,所以在企業領袖的聲譽管理過程里面,不要忘記葉的功能,不要單一塑造花。往往劉關章是因為有劉光章才顯得偉大,同樣有了柳傳志和郭為才現得不一般,所以要增加領袖團隊亮相的機會。 第二是不要輕易出席那些第一是對你形象不太重要的場合;第二是對你的形象挑戰太高的場合,都要謹慎出席的。我們相信上次李大師講江澤民同志出席60分鐘實事雜志采訪,表達自己的觀點,可能需要仔細地謀劃,風險評估之后才敢做的一件事情。 第三是說增加實踐,我們建議主要的意思是說可能需要在一些企業家完全掌控之中,游刃有余場合進行訓練。比如說那次在高校或者是企業家覺得完全有信心掌控的場合增加一些訓練。 第四是說企業家身邊要有一些有影響力組成的圈子,比如說媒體總編的圈子,或者是專家的圈子,或者是在CEO的圈子,就是說領袖應該生活在這些圈子里面。 第五是尤其在中國市場,對于中國企業家來說,可能需要接受在演講應對媒介等等這些方面的訓練,這方面我們可以拿具體的案子來看,就是曾經《對話》在中國影視圈或者是收視率是非常高的,就是中央電視臺的《對話》,但是后來《對話》就慢慢收視率有所下降。為什么有所下降?實際上《對話》初期所有在《對話》上面的嘉賓,都是國際級的CEO,后來做中國的企業領袖多,做中國的領袖發現收視率的確下降,這個下降從我們自己來看,并不是我們中國自己的企業家在智慧層面上,和國際的企業家有太大的差異,其實都挺有智慧的,但是可能我們弱在自己表達智慧的那個智慧不夠,就是我們缺乏在表達上的一些基礎的訓練。所以在和公眾溝通的時候,或者是面臨《對話》挑戰性比較高的場合的時候,往往我們不能做到游刃有余,掌控自如。 最后我總結以下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觀點,就是遵從天性,你只能成為個性的企業家;扮好天職可以成為優秀的企業家;但是只有張顯天良,才能成就偉大的企業家。謝謝大家! 鄭硯農: 謝謝高總的精彩演講,應該說是謝謝他的研究成果跟我們分享,深入系統去研究公共關系的理論用于實踐,這是我們公關界應該推崇的。今天壓軸的已經演講完了。下面西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秦啟文講話。 秦啟文: 謝謝主席,剛才高鵬老總給了我一個警告,不要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但是是一個非常嚴峻挑戰的時刻去表現自己。不過我首先聲明一下,這個表現不是我自己想這樣為之,我出席這個大會已經是兩次,今天能夠站在這是得益于我三個弟子,第一位請燈光師給這位設想的女士,他是重慶電視臺《走近生活》著名欄目主持人裴新;另外是重慶大學公關部主任唐宇先生;還有研究生一年級段程靜小姐。謝謝大家,他們之所以背著我給一張條子給我,是有一個事實,中國古人說智者千里必有一失,鄭硯農尤其是智者,尤其是中國公關界的智者,我們中國公共關系之業能夠有今天得益于今天,但是我想大家絕對不應當忘了在今天,乃至未來不要忘了我們尊敬的鄭硯農先生。 他多次在講中國公共關系發展的時候,包括今天,中國公關研究生開始就去了復旦大學,這個事情可能使三位學生坐不住,我們到目前為止已經培養了公共關系的碩士近三十位,現在在讀有28位,今年將有20位進入公共關系行列。我們為什么沒到這來講?因為我們覺得公共關系在中國有兩條腿需要堅持起來,第一腿就是今天在座已經發言,明天將登臺領獎的各位企業的公關精英人員,他們是做經營實踐的。另外就是理論,理論就是出秀才,雖然歌德說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色常綠,但是我們也不要忘了理論是先行官,公共關系的戰場到底在中國怎么打,中國在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如何做為毫無疑問,理論思維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上臺講的最基本的意思。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我們重慶市國際國內公共關系協會,我們這個協會很年輕,很短,起步也很晚,我作為這個協會的常務副會長做的事情不多,現在主要是在西南師范大學做一些學科建設,從今年開始作為我個人也開始利用心理學召組織文化的博士生,我想主要定位為公共關系,喜歡在座年輕后生感興趣能夠到西南師范大學一起研究公共關系、組織形象、傳播溝通等等。我們這個協會在重慶也做過一些貢獻,比如說三年前我們重慶成功召開了亞洲議會和平年會,明年我們將召開亞太城市市長峰會。作為年輕的直轄城市,這樣盛事毫無疑問要有公共關系參與,原來參與了,將來還要參與。在企業界、文化界等等,我們重慶國內國際公共關系協會也在準備接入,但是我們和全國,特別是東部、北方的省市相比,我們還非常落后,我們的公共關系做的還非常不足,非常希望我下面的邀請變成現實,希望我們中國國際公共關系的協會領導們,希望我們在做公關實業界、理論界做出成效,有實戰經驗的理論家、實戰家到西南師范大學去講課,希望到重慶國內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去做導師,謝謝大家。 鄭硯農: 謝謝秦教授的講話,也感謝秦教授對我的評價,我不算一個智者,在此我也想向各位參會的代表和各位來賓,做這樣一個表示,就是在這一次會議中,如果在會務上還有什么不到之處,請大家及時批評,同時也請我們公關行業多幫助我們把這些問題改正。現在我宣布今天下午的大會到此結束,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