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四成游客買保險 旅游險遭遇集體漠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4日 13:02 信息時報 | ||||||||||
成本高,利潤低,保險公司不愿花大力氣;抱僥幸心理,投保意識弱,消費者不想付“冤枉錢” □本版撰文/記者 郭勁桐 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每年的旅游總收入將達3.3萬億元,從數字上看來一片
對此,專家指出,旅途中的消費者所要面臨的風險狀況比平時要大很多倍,因而旅游保險顯得格外重要。眾所周知,一份旅游意外險所需的費用并不高,大約是在10~20元左右,那么這個市場應該在100億元左右,相信任何一家保險公司對于這一數字都不會無動于衷。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市場反應不如預期。盡管有個別保險公司已經將視線聚焦到旅游這個極具潛力的新領域,但是國內保險業和公眾“漠視”旅游保險的大氛圍并沒有得到多大的改變。 調查:僅四成游客買保險 與當前旅游熱形成反差的是,旅游保險無人問津。據零點調查公司針對北京、上海、廣州等三地的旅游消費者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者中,七成以上的消費者表示在近兩年內有過兩天以上的外地旅游經歷,而人們對待旅游保險的態度與其對待“旅行游玩”的態度相比反差較大。 在七成旅游者當中,一半以上的消費者表示在旅游時根本不購買旅游保險,另有近兩成的消費者說不清自己是否購買過旅游保險,購買旅游保險者僅占四成左右,且購買金額多在百元以下,與旅游支出幾無可比。 剛從黃山回來的黃小姐告訴記者,出外旅游就那么幾天,根本沒必要花錢來獲得這種保障。而且現在的保險合同過于繁瑣,一旦索賠非常麻煩。 旅行社:只幫游客買責任險 記者了解到,目前通常談到的旅游保險有兩種,一種是旅行社責任險,一種是旅游意外傷害險。根據國家旅游局目前的規定,正規的旅行社必須投保旅行社責任險,游客一旦參加旅行社組織的旅游活動,就可享有該項保險的權益。對于旅游意外險,旅行社只是向游客推薦,并不強制購買。 旅游分析人士王堅認為,旅行社雖是旅游保險的第一大客戶,然而,涉及旅行社的險種一直卻不盡如人意。旅游意外保險只是由旅行社代理發售,或者說,旅行社就代表保險公司。通常情況下,旅行社只負責推薦旅游者購買相關的旅游保險,至于對保險的作用和重要性等方面的業務宣傳已經是分外的事了。 據了解,由于銷售渠道比較單一,消費者缺乏一個了解相關險種的信息平臺,即使想買也不知道上哪去買,怎樣購買?磥,僅僅依靠旅行社責任險和為數不多的旅行意外險,顯然是不夠的。 探因:成本高保險公司不愿推廣 據了解,目前國內只有平安保險、新華人壽、太平洋人壽、中國人壽等少數幾家保險公司曾推出過針對旅游市場的保險險種。但由于各種原因,“旅游保險”卻是“叫好”不“叫座”。因此,這些保險公司也沒有乘勝繼續推出新的旅游保險品種。 100億元的旅游保險在中國是一個具有極大潛力的市場,各大保險公司都早已經在關注了。那為何保險公司在這方面的作為并不大呢?據悉,主要集中在“成本”二字上。旅游保險尤其是旅游責任險對游客來說是一種保障高、消費低的保險,但對保險公司來說卻是一份小保險。保險公司賣一份“旅游意外險”公司收入僅為幾十元,而推銷出一份長期壽險保單的收入就是幾千元,相當于賣幾百份旅游險的保費收入。這種懸殊的差距難以激起保險公司的積極性。 而且游客投保意識非常弱,旅行社責任險強制執行后,“旅游意外險”幾乎是無人問津,游客投保率非常低。特別是對于占出游人數80%的自助游的游客來說,旅游期間一般都不長,消費者的保險動力很容易被僥幸心理所抵消。 另外,廣州等地的市民出去游玩,一般都是跨省,假如遇到意外的話,那么理賠上比較本地來說就顯得困難得多。由于自助游缺乏對特定景區風險狀況的了解,加之旅行者個人的旅行經驗、身體素質都各不相同,保險公司選擇承擔對象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沒有一家保險公司在旅游保險上花大力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