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銀行卡 > 正文
 
香港為何少有拒卡消費 正和搏弈是主因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3日 14:17 《長三角》專刊

  《長三角》專刊 本報駐香港記者 劉韜 本報華東分社記者 吳焰

  香港極少出現類似深圳商家的“罷刷事件”,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發卡機構之間充分的市場競爭,保證了手續費能維持在業界認可的合理水平上;另一方面,與兩地銀行卡發展程度相差甚遠有關,香港商戶大面積拒卡,就等于是“生意不打算做了”。

美女啦啦隊招募中 第39屆世界廣告大會
搶注旺鋪得超值禮物 新浪招商引資征代理商

  發卡行、商家與消費者三方的博弈,絕不是“零和博弈”,更不是“負和博弈”,一定會是“正和搏弈”。銀商是戰略伙伴,應學會尋找各自的盈利點

  拒卡?這在香港幾乎是不敢想像的事情

  吳焰:緣起于深圳的商家“拒卡消費”事件,近日也相繼在上海、溫州重現,并大有在全國蔓延之勢。看起來,銀商間的矛盾頗具普遍意義。然而,這種“普遍性”,似乎很少在其他刷卡消費歷史更為悠久的國家和地區中發生。

  有人說,這次內地大面積商家“罷刷”,純屬無奈之舉,主要針對銀行卡手續費率收取過高。但另一些人接著反駁:什么手續費率高?深圳1%的手續費率,與國際通行標準比還算低的,據說香港刷卡費率也在1.8%。人家的商家怎么就能忍受?劉韜,你能解釋為什么香港商家很少出現“罷刷”現象嗎?

  劉韜:很容易解釋,因為香港的商家萬萬不敢輕易把生意“拒之門外”。

  吳焰:此話怎講?

  劉韜:在香港,人們使用銀行卡,特別是信用卡消費,極為普遍,可以說,信用卡是港人最重要的支付手段。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可能除了街市、地攤外,很難找到無法刷卡消費的地方。

  有幾個數字或許可以說明問題:到第一季度末,香港共有信用卡賬戶880.5萬個,香港的總人口不到700萬,港人人均擁有信用卡超過1張;一季度,香港信用卡應收賬款總額為536.39億元,這當中包括信用卡消費、提現、交稅(薪俸稅)等,而同時,一季度香港零售業總銷貨額為480.54億元。這兩個指標雖然不能直接類比,但也足以看出信用卡在香港的地位。

  其實,香港作為一個地區金融和貿易中心,各種支付手段很發達。不光是信用卡,參與日常交易的儲值卡和金融卡有很多。像類似于內地借記卡的扣賬卡,直接與銀行賬戶掛鉤,可以在商鋪里通過一個名叫“易辦事”(EPS)的支付系統實現刷卡消費。另外,像著名的“八達通卡”,不僅通行于全港的巴士、電車和輪渡等公共交通工具,而且在“7-11”、百佳、惠康等超市便利店里也能買東西。我想,之所以香港能被稱為“購物天堂”,除了可購的“物”有很多外,可“購”的支付手段很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在香港的一些小店,尤其是那些聲稱“利潤太薄”的店鋪里,也會出現拒收信用卡的事情。如果你堅持使用信用卡,這些店會要求你來付手續費。但這種店鋪畢竟不算太多。更普遍的是,若要香港的商戶大面積主動拒絕信用卡支付,除非你賣的東西“僅此一家”,不然這是不敢想像的事情。拒收信用卡,就等于是“生意不打算做了”,商戶即使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也絕不可能全面抵制信用卡。

  吳焰:你說的這一點相當重要。來自深圳零售行業協會的統計稱,去年深圳刷卡消費額占社會消費品總額的18%,為內地最高,同比增長135%。但就是這“最高”,與發達國家和地區高達80%以上的刷卡消費比例,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劉韜:所以,即使全部拒收,損失也不過只有18%。這就是內地商家敢于大面積“叫板”銀行、“歧視”持卡消費的一個最重要原因。當然,最無助的一方,就是持卡人了。

  發卡機構之間競爭激烈,商家與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

  吳焰:但是,在任何一座城市,銀行卡的推廣也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就像香港,也有一個從1%到18%到50%再到更高比例的過程。那么,當銀行卡消費還未成為其主要的消費行為、商家還可以承受“拒絕刷卡”帶來的某些消費額流失時,香港銀商之間為什么總體上還是“風平浪靜”呢?

  劉韜:這正是我想說的第二個原因。

  內地商家的“罷刷”,主要是覺得發卡機構所定費率高出他們可以承受的范圍。其實費率是否合理,不能簡單地看數據比高低,應由銀商各方根據自己情況相互協商達成。

  吳焰:你的意思是:即使手續費率是3%,但只要是銀商雙方覺得可以接受,就是合理的;而即使低到0.5%,如果定價只是一方說了算,仍然可能令另一方覺得利益受到了傷害。

  劉韜:是的。這涉及定價機制。香港的定價機制之所以還能令各方都能接受,其間關鍵,就在于競爭。某種程度上說,正是香港發卡機構之間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才保證了手續費能維持在業界認可的合理水平上。

  吳焰:競爭到了何種地步?

  劉韜:跟內地銀聯卡運作模式相似,香港大多數信用卡是由維薩(VISA)或萬事達(MasterCard)兩個國際信用卡組織通過其銀行會員機構發行的。香港一共有20多家認可發卡機構,在爭奪信用卡客戶方面的競爭也十分激烈。

  在這種競爭發展的環境下,信用卡發行的目標市場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細分程度。有專門針對各大專院校發行的;有的銀行則推出團體人員卡,像律師公會成員卡、護理協會成員卡等;還有的則是聯合大商場,發行針對顧客的信用卡,刷該卡消費同時享受一定的購物折扣。或許,正是有了這樣深度的市場細分,才有香港這么大規模的“持卡族”。

  為了鼓勵客戶申請自己的信用卡,各家發卡機構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不光承諾免去兩至三年的年費,還推出各種“招新”禮品與打折優惠。五花八門,頗具誘惑力。我就曾經用中銀信用卡在一家電器商行以相當于標價六折的價格購買了一部數碼攝像機。

  吳焰:競爭如此激烈,反過來也說明信用卡業務在銀行發展戰略中的地位。

  劉韜:的確如此。亞洲金融危機后,香港各家銀行的經營環境日益困難。銀行轉為推動其它類型的消費貸款,特別是信用卡業務,以擴大收入來源。雖然信用卡的快速發展也給銀行帶來了“苦惱”的壞賬問題。但在過去數年,香港各家零售銀行的信用卡賬戶數和貸款額大幅上升。近3年來,信用卡賬戶增加了200多萬個,經營信用卡的收入成為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中銀香港2003年年報顯示,去年該行信用卡經營收入為5.6億元,分別占銀行服務費(傭金)收入和稅后利潤的15.6%和6.9%。

  吳焰:在香港,商家是否也可以像消費者一樣自由選擇發卡機構么?

  劉韜:當然。在香港20多家認可發卡機構中,商戶可選擇一家發卡機構(合作機構),并由其負責安裝和維護店里的信用卡刷卡機(POS機)。發卡機構則每月在商戶POS機簽賬額中抽取一定的手續費,俗稱“抽水”。由于客戶刷的是不同銀行的信用卡,“抽水”后,該合作機構會再跟其他銀行機構以及信用卡國際組織分賬。

  在手續費的制定方面,通常雙方會協商定出三種主要信用卡,即維薩、萬事達和運通卡的費率。在香港市場上,持有維薩卡的人最多,萬事達卡次之,運通卡最少。所以,一般來說,維薩的費率最低,運通最高。另外,像簽賬額、商戶的類型等也是影響費率的重要因素。有業內人士透露,在香港,合作機構收取商戶信用卡手續費的平均水平大約在簽賬額的1.8%左右,超市這樣“利薄”的商戶低些,像星級酒店這樣“利厚”的費率則要高些。

  我曾經咨詢過一家在荷里活道經營古董店的老板,與他合作的發卡機構是一家美資銀行,手續費大致為維薩卡2.5%、萬事達卡2.9%、運通卡3%以上。老板說,客戶手里的卡不同,不能要求客戶去用費率低的維薩卡,這也是必要的成本。當然,如果商戶不滿意合作機構的費率和服務,可以隨時換,這對于機構的競爭對手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像這位老板不久前就“炒”掉了一家香港本地銀行的合作機構。

  既非“零和博弈”,更非“負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

  吳焰:在信用卡這種支付手段的運作過程中,大體上涉及三方面的關系,即銀行發卡機構、商戶和持卡人。依你觀察,在香港,這三者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劉韜:三者中,持卡人是“老大”,擁有“鈔票選票”,地位最高。無論是商家還是發卡機構,斷不敢得罪。發卡機構與商戶之間,則是一種競爭合作關系,同樣有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在調節。商戶雖然一定要裝POS機,但發卡機構也不能“為所欲為”。

  除此之外,兩者還有一個共同利益,就是把簽賬額提高,簽賬額里,既有發卡機構的手續費收入,也有商戶的利潤,蛋糕做大,大家雙贏。而要想把持卡人手里的錢“引”出來,當然還得要商戶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發卡機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最終,市場做大了,持卡人也得益了,實現三贏。

  吳焰:你剛才說到“做大市場”,給我很大啟發。現在,內地在這場銀商矛盾中,許多人把焦點更多糾纏在手續費率的高低問題,集中在質疑銀聯是否“壟斷”。銀商幾輪談判也均告破裂,聽上去,各自都確有可同情之處。但糾纏這些細節,可能永遠是一個很難有解的結,而且,容易走入誤區。

  劉韜:什么誤區?

  吳焰:推廣銀行卡,是一項戰略舉措。實踐證明,刷卡消費這種現代模式,可以使發卡機構、商戶和持卡人三贏。問題在于:肯定會“共贏”,卻并不等于說一合作就“贏”,其間有一個誰先贏、誰后贏、哪一階段贏、各自在哪一領域贏的問題。

  以銀行為例,前期有一個制卡、POS終端、維修等投入問題,成本可能如他們所說很大,并導致“現行手續費率降無可降”。但他們為什么不說:一旦持卡群體、持卡消費額達到一定規模后,往小里瞧,節省了為現金押運的保安成本、柜臺成本等;往大處看,國家改善整體金融電子化環境,這銀行還不是大贏家?

  商家同樣如此。兩度“罷刷”的上海最大家電經營商永樂家電,算了一筆賬:去年刷卡率為23%,單是被銀行拿走的手續費為1400萬元。今年銷售規模上升極快,1-5月,上海市場已近40億元,刷卡消費比例更上升到目前的40%,永樂預計今年會有2400萬元左右的手續費要交給銀行。看上去,是夠“冤”的,但這筆賬其實并不全面,只是算計自己的“付出”,而沒有計算“獲得”。其實,他們上升的銷售額中,焉知沒有沾“刷卡”的光?我去年買一個大家電時,先在另一家商場看中,就因為該商場不接受信用卡,才轉而選擇了永樂。

  劉韜:是,銀商應是戰略伙伴,應學會尋找各自的盈利平衡點。

  吳焰:我相信,銀行是看中了信用卡無限美好的前景才不惜大力去推廣發展的。而商家,也必定意識到,銀行卡結算方式將成為現代化零售業必備的基礎服務和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現在矛盾雙方都口口聲聲把“贏利”問題端出來,若不是故意“揣著明白裝糊涂”,就只能說目光太短淺了。

  劉韜:對于內地來說,關鍵是要培育這一市場,提高銀行卡支付額和支付比例。

  吳焰:據中國銀聯的估測,目前中國人均持卡量達0.5張,預計到今年底,全國銀行卡累計發卡量將超過7億張,銀行卡交易額約24萬億元,其中消費交易在交易中的比重將繼續提高,總消費額大約可達6000億元左右。

  劉韜:其未來的發展空間還相當巨大。面對這樣的朝陽形勢,我想強調的是:發卡行、商家與消費者三方的博弈,絕不是“零和博弈”,更不是“負和博弈”,一定會是“正和博弈”。

  吳焰:而且“博弈”的視野還應放得更寬,目標定得更高。因為,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中承諾的兌現,大的國際銀行卡組織自由進入我國、自由經營人民幣銀行卡業務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可以預計,在爭奪內地銀行卡業務方面,競爭將更為激烈。所以,在考慮如何解決眼下的銀商矛盾時,切勿忘記這樣一個大背景。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罷刷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韋爾奇對話中國企業家
大學生非法傳銷
美國將移交薩達姆
我國部分省市供電告急
2004世界難民日:回家
鳳凰衛視中華小姐大賽
京華時報攝影專欄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不良信息舉報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