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藥招標內幕重重 監督形同虛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3日 10:24 金羊網-新快報 | ||||||||||
新快報記者 張桂萍 中介質疑粵首次醫藥招標,稱招標太急無暇準備,招標平臺欠公正 一位消息靈通人士稱,今年廣東省首次舉行的這次醫藥聯合招標已于6月10日截標,6月28日開標。由于目前醫院仍占藥品消費8成份額,對于大多數醫藥公司和生產企業而言,
該人士向《新快報》記者提供了大量重要材料,他表示,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不少醫藥中介機構就對今年舉行的中介機構招標工作發出三大質疑,認為作為醫藥招標前奏的中介招標有欠公正。 質疑1:招標通知發得太遲 據了解,今年4月5日,中央、省屬駐穗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小組選出深圳天馳醫藥為本次唯一招標中介,其他五家參賽者均落選。一些公司對中介評標先后表示不滿。 率先“發難”的廣東五洲招標代理有限公司準備了書面質詢材料,向中央、省屬駐穗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領導組、監督組、工作組等廣泛派發,表達了他們的意見。 五洲公司最大的意見是,藥品招標采購監督小組發出的中介招標邀請函來得太遲:本來招標時間為2004年3月25日下午300,但3月23日下午才收到,時間實在太倉促,根本沒有足夠時間來完成競投的準備工作。 另一中介機構廣東海虹藥通也有相同的遭遇,該公司負責人認為兩天時間要準備各種材料“很難”。 而招標監督工作小組一位成員也承認,“因為今年招標工作在時間上已是太遲,故有些準備工作過于倉促是實情”,但他認為包括中標的天馳等所有中介在內,都是同樣的準備時間,沒有中標只能說明能力和實力不足。 質疑2:統一平臺不“平” 海虹公司還對招標統一平臺表達了看法。主辦方規定,參與的各中介代理機構必須承諾使用廣東省統一的藥品招標評標平臺。 海虹公司認為,使用統一平臺應通過招標的方式產生,而不是硬性的行政指定。目前這種將某一公司的平臺作為政府平臺的做法有失公正。 有關中介機構還表示,對“廣東省統一的藥品招標評標平臺”一無所知。對于這個平臺上的數據容量和質量、功能是否完整靈活、系統是否穩定安全都無從得知。在此前提下,難以作出承諾。 記者就此向招標監督小組成員之一的A先生咨詢。該人士稱工作小組也曾提出要求“平臺”也要招標,但后來仍采用深圳天馳公司的“平臺”作為模板(實際平臺有修改),是因為天馳公司的平臺去年在深圳統一招標工作中表現較好。 質疑3:評分方式不公平 在2003年的省屬項目中因違規被扣去20分的海虹公司在同一份《申訴》中認為,今年中介選舉采用評分制,但評分方式不夠公開。有的中介公司也存在違法違規的問題,但卻因通報制度的不健全而未受到任何處罰;扣分權重太大。中介機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各評分項得分的差距很小,扣分權重如此之大,等于“一票否決”。 海虹認為,公開評分標準是任何一次公平選舉最起碼的要求,如果評分標準不公開和評分設置不公正,就無法談論“公開評選代理機構”的公正性。報道緣起 今年5月13日,本報獨家披露了13家協會聯名上書國務院請求終止藥品招標的消息。5月25日,一位行業資深人士特意致電本報記者稱,國務院糾風辦和衛生部計劃司有關負責人緊急約見13行業協會及相關人士協商。據稱官方在開會前就定下調子,即不取消招標而只談規范的問題,這招致行業協會的不滿。由于分歧太大,談判陷入僵局。 就在業內對醫藥招標制表達不滿的背景下,6月初,廣東省正式宣布實行最大規模的醫藥聯合招標,并公布了多項改革方案。 方案牽一發而動全身,陷于利益圈中的醫院、醫療中介、銷售方失去了原有游戲規則的庇護,有的施展各種手段盡力利用新規則的空子,有的感到利益受損頗有怨言。記者在長時間艱苦采訪的基礎上,試著揭開這鐵幕后的種種交易,以最大限度地勾勒出消費者在利益角斗場中是如何被犧牲的,應如何保護他們的切身利益。 競標單位投訴無門 監督小組遇到問題也抓瞎 6月28日,廣東省2004年度首次醫藥招標將正式揭盅。據悉,這次中央、省屬駐穗36家(含中山大學6家)醫療機構招標隊伍陣容龐大,包括36家醫院正副院長組成的領導工作小組、省人民醫院等9家醫院藥房部主任組成的工作小組和包括省衛生廳、省糾風辦等在內的9家政府機構組成的監督小組。 但龐大的招標陣容形同虛設。本月初,監督小組一位內部成員B先生向新快報記者投訴稱,這種組織架構表面看起來嚴謹,但因為沒有具體的負責人處理問題,很多參標者投訴無門。這樣的松散組織架構成了今年招標“軟肋”,“公平、公正、透明”難以落實。 領導小組難“領導” B先生稱,由于近來媒體對招標和種種弊端“炮轟”者多,為了“興利除弊”,今年廣東省對招標工作的改革步子很大,如大幅降低中介費、首次對中標藥價實行“順加作價法”等;還特意發布《中央、省屬駐穗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規定了三個工作小組的職責。其中領導小組負責將招標采購工作規范化,并接受監督小組的監督;工作小組接受領導小組和監督小組的監督,組織招標工作全過程。 但B先生表示,由龐大醫療機構成員組成的小組表面看起來分工嚴謹,各司其責,事實上各小組并沒實現相互制約和監督,如工作小組無實權,領導小組說是接受監督小組的監督,實質上并沒有實實在在的主管部門和主管人員,而且領導小組的成員不是院長就是副院長,平常工作都很忙而且是“兼職”招標,各小組之間又沒有一個專門的辦公室也無專人進行相互協調,小組開不開會沒人管,反映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案沒人拍板,這樣的組織架構作用可想而知。 監督小組難“監督” 《方案》還規定監督小組對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實行全程監督;派人列席相關會議;監督開標、評標、定標過程及招標后續的采購活動;糾正招標采購工作中不符合規定的行為。 但B先生向記者透露,由于組織架購處于癱瘓狀態,連監督小組也不知道該找什么機構反映問題。據記者了解,監督小組有來自9個部門的18個成員,10天前他們將幾家醫院反映的問題集中起來后,發現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邁出去。如果像以往一樣直接向廣東省衛生廳監察室或規財處反映,“名不正言不順”,畢竟現在成立了由9個政府部門組成的監督機構。諸如此類的實際操作困難很多。 而投標者稱投訴無門。參加今年中介競標的廣東海虹藥通因違規被重罰導致落標,因找不到投訴渠道,只得在今年4月1日召開的“糾風會議”上到處向與會各方派發材料。該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相關通報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如出現哪一級性質不同、程度不同的問題,應受到哪一級主管部門的何種處理,都無明確規定。 B先生也舉例稱,中介機構深圳天馳公司在參與中介競標時曾承諾,招標代理服務費將在省物價部門規定的比去年降15%的基礎上,再降40%,但天馳中標后服務費仍按廣東省規定的收費標準收取,B先生感到驚愕,到處向其它監督小組成員詢問,近十天過去了他也沒有得到各方確切答復。 在B先生的指引下,6月14日記者試著進入廣東省醫藥招標網,發現網上公布的“黑名單公布”為空;記者又試著在“網上投訴”中輸入“專家名單涉嫌泄密”(部分醫藥公司向本報記者的投訴內容)的投訴內容和電話號碼、電子郵箱,但直至今天發稿時為止,記者并沒有收到任何方面的回應。 部分藥品中標價比醫院進貨價還高 不少患者有這樣的感覺:媒體頻頻報道降低藥價的消息,但“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每次去醫院藥費還是奇高。為什么群眾沒有明顯感受到藥品降價的好處?平價藥店為什么能有40%的降價空間?獨家產品、壟斷藥品的價格為什么居高不下?企業自主定價藥品價格為什么大幅度上漲?不少專家認為“源頭虛高”才是要害,將矛頭直指各級物價部門。 廣東省物價部門今年就在國內首推統一招標平臺和招標細則,力圖從多年來矛盾尖銳的藥品價格成本控制、中標藥品的價格管理以及招標過程等方面出重手,以糾正藥品價值分配的嚴重背離。 成本價:聘第三方審核 今年4月1日,廣東省物價局副局長林林在糾風工作會議上指出,2002年,廣東對262種政府定價藥品平均降價23%,降價金額達3.65億元,2003年又有576種藥品平均降價15%,降價金額約3.2億元,降幅力度不可謂不大,但老百姓反而感到近年藥價有不降反升的趨勢。 他表示,藥價虛高主要是成本虛高,而目前定價主要依據藥品的市場購銷價格,按照規定的流通差率,通過專家論證后制定最高零售價,缺少一套科學有效的定價機制和成本核查機制。 近期廣東在成本審核方面的舉措是:首先,通過建立藥品成本價格數據庫,約束成本構成項目和標準。目前省物價局正在不斷地匯總各類藥品的成本明細項目數據,逐步建立全省的藥品平均制造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利潤率水平等基礎數據,逐步找出全省藥品平均成本費用水平。其次,借助第三人力量審核成本。針對外界質疑的內部人控制問題,從今年開始,廣東擬逐步將藥品成本的審核工作交成本調查隊或社會上的會計、審計事務所去做;最后,成本審核成為藥品定價的必然程序。廣東省決定今年凡是需要調高價格或屬獨家產品的,在通過成本審核程序后才能進行調定價。 本地對策:廣東省還將出臺一系列措施將藥品定價透明化,如建立定期審價制度、建立審價委員會制度;完善專家公開審議藥品價格制度,通過聽證會等方式增加定價透明度;建立政府定價價格舉報制度,對政府定價行為進行監管。 招標價:比招標前還高 林林還對目前廣東藥品招標中價格方面的弊端作了披露。 一是現行中標藥品作價辦法不合理。目前藥品價值分配嚴重背離,使醫藥企業競爭加劇。招標后醫院的藥品價格進銷差率已擴大到40%以上,使已經錯位的工、商、衛利益分配關系再一次向醫療機構傾斜,招標后價格下降不明顯。 二是招投標藥品價格監督不到位。如價格分計算公式和計分辦法要在招標文件中公開,最后評分結果必須公開進行確認等要求,很多中介公司都沒有做到;招標藥品價格審核不到位,一些地方物價部門至今仍未介入藥品招標采購的價格審核工作,或不審核,由中介機構包辦的情況仍存在,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三是招投標過程中藥品價格行為不規范。如價格競爭不充分,表現在議標品種所占比例有上升趨勢,有的地方議標品種達到60%以上,個別品種出現了價格反彈,中標價比醫院原進貨價格還高,進口藥、專利藥、原研制的中標藥品價格降幅不明顯;招標藥品價格評分的計算標準和最終結果大多數未能公布于眾,難做到公開透明、接受公眾的監督;中標藥品執行情況不到位,如個別中標藥品價格難以為繼、簽的合同不履行、沒有暴利的藥品供貨不及時等。 本地對策:一是廣東首次實行“順加作價法”,即今年中標藥品的臨時價格作價辦法將由現行的按中標順加15%的差價部分四六分成,改為按中標價分檔次順加不超過省規定的最高差別差率作價,進銷差率總水平控制在27%以下,分四個檔次,相關文件很快將下發各相關部門和企業。二是規定藥品質量和價格要素的權重和得分比例(比重比以前加大),以防止評標中標價格得分暗箱操作。三是推行價格公示制度和市場監測制度,屬政府定價的醫藥價格將向社會公示,接受廣泛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