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成長之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6日 18:34 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 | |||||||||
特約記者 海 蘭 北京報道 6月9日,36℃的高溫下第八屆北京國際車展在國際展覽中心開幕。
“我們從去年4月就開始排隊了,申請了300平米的室內展館,批下來的時候卻成了室外的300平米。”抹一把臉上的汗水,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商務部部長商玉貴無奈地對記者說。 一些轎車廠家的日子也不好過,同樣為民族品牌的吉利展館被一分為二,場內場外都有,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吉利集團不得不請人穿著笨重的塑料衣服在炎熱的天氣里走來走去。“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吉利CEO徐剛解釋,“新《汽車產(chǎn)業(yè)政策》提倡自主研發(fā),鼓勵自主品牌,但要拿出具體的措施來。” 與國際展覽中心的火爆和擁擠不同,本次車展的商用車主展館——農(nóng)展館則過于冷清:乘坐50輛車展專用車往返于國展和車展之間的觀眾寥寥無幾,為了增加人氣,主辦方只能放棄使用電子票,參觀者可免費入場,但仍未見到成效。 早在開展前,東風、解放、宇通為首的幾家一流的商用車生產(chǎn)廠家已經(jīng)宣布不參加北京車展,即使在參展名錄上的廠家,如中大、亞星等10家廠家根本沒到現(xiàn)場,這個比例占到將近所有在冊的商用車廠家的50%,“寧可花冤枉錢也不丟這個面子”成了這些廠家老總們的普遍心態(tài)。 面積瓶頸 “展館面積已經(jīng)成為本界車展的最大問題。”承辦方之一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副總裁陳若薇告訴記者。她說,廠家的抱怨連同新聞中心的狹小等等都是由此引起,這與國際化車展的規(guī)模已經(jīng)很不相稱。 有關人士估算,照現(xiàn)在北京車展的情況,20萬平方米的面積才能基本滿足需要。但是,這個目標恐怕短期內難以完成。據(jù)記者得到的最新消息,由于國家審批制度的進一步嚴格,此前北京車展承辦方宣布的2006年建立新展館的計劃很可能擱淺。下一屆北京車展很可能還是這樣擁擠。 比場館面積更遭參展商和觀眾抱怨的,是車展的服務精神的匱乏和管理機制的效率低下。 以新聞中心為例,除了工作間的不起眼之外,它的存在對很多記者的意義就在于去領一個沉甸甸的資料袋。而在真正國際化的日內瓦車展上,展會組織者允許記者在現(xiàn)場免費將收集的資料郵寄回國,每名記者可以郵寄8公斤的資料。 作為北京車展國際化的象征之一:本次車展,有450多名境外記者參展。這些境外記者似乎沒有受到什么優(yōu)待。在國展新聞中心的一位外國女記者,只能自己操著半生不熟的中文四處找展館。 遭質疑最多的還是電子門票系統(tǒng)。據(jù)組委會透露,估計此次報名參加的媒體記者突破6000人,這個數(shù)字來自于對記者證發(fā)放的統(tǒng)計。但是,在媒體日當天,好多明顯不是記者的人順利過“關”;而另外一些從外地匆匆趕來、沒有提前辦證的真正記者卻被攔在了門外。 假票問題也讓不少觀眾分外惱火。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展會對公眾開放的前3天,北京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民警已經(jīng)截獲了300多假票證。這創(chuàng)下了歷屆車展假票數(shù)量之最。 “老實說,我們的免費票證有30%提供給參展廠商,另外,有10%的關系票,你知道,我們總是需要各方面關系支持的。”陳若薇女士如是說。對于假票問題,她的解釋是:“人民幣還有假的呢,這是不可避免的。” 據(jù)記者了解,假票的泛濫很大程度上和一度停用電子門票系統(tǒng)有關。由于普通觀眾日的第一天,電子門票檢測系統(tǒng)停用了近3個小時,很多人借此大肆賣假。那么,電子門票系統(tǒng)因何停用?原因很簡單,由于入口少,門票檢測又需要一定的時間,觀眾擁堵十分嚴重,必須進行快速地疏通。 此外,炎熱的天氣、狀況不佳的空調系統(tǒng)、裝修后的異味、周邊的堵塞交通以及館內沒有任何可以休息的坐椅等等的細節(jié)都讓人們十分不爽。陳若薇表示,下屆北京車展不管能不能易地,但肯定會改時,很可能提前到5月舉行。 “有些地方,我們很對不起觀眾,我們也在吸取經(jīng)驗以期改進。”對于撲面而來的批評,她感到有些委屈,“為什么你們記者總是挑毛病,為什么不能縱向比較,和前幾屆相比,我們已經(jīng)進步很多了。” 福特?中國?公司副總裁許國禎先生說,北京車展的確越辦越好,在國際汽車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但是在國際化方面以及展會的硬件、軟件,與國際頂級車展相比,還有差距。 北京車展的承辦者之一中汽對外經(jīng)濟技術合作公司的總經(jīng)理趙海明也承認,北京車展如今在展覽內容、展覽規(guī)模、展覽檔次方面與國外頂級車展差距并不大,但在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方面卻同國際頂級車展有相當大的差距。 “車展發(fā)展是否健康,不應以數(shù)量多少來衡量,而是看廠商、經(jīng)銷商和觀眾是否滿意。”有業(yè)內人士表示,用這個標準衡量,北京車展不僅沖擊六大無望,甚至連“健康”都算不上。 收入謎團 雖然離國際化還有差距,但與世界五大車展?東京、法蘭克福、巴黎、底特律、日內瓦車展?相比,北京車展因為場地租金高而被譽為“全世界最貴的一塊牛排”。即使在與上屆相比,降價11%的基礎上再次下調了20%之后,北京車展場地費的價格依然昂貴。 據(jù)了解,國外參展商每平方米260美元,國內參展商每平方米1200元人民幣左右。而在底特律車展,這一價格只有50美元左右。即使是五大車展中收費最高的東京車展,每平米也只有180美元。 對于收入,有些記者做了一個簡單的加減乘除:用展館面積乘上參展費用,就認定一次車展的收入有兩億。但是陳若薇不這么認為,“對中展集團而言,賬不能這么算。從2000年到今天,中展集團已經(jīng)為場館設施投入了1.5億元,另外我們會在場地費上給廠家一些折扣。” 關于折扣率,陳以商業(yè)機密為由不愿意透露,只是說,”給各個廠家的折扣不同。”有意思的是,記者剛好聽到兩個數(shù)字,作為本屆車展面積最大的參展商,福特副總許國禎透露,“福特投入了千萬美元。”而來自長安福特一位副總裁的數(shù)字是600萬美元。對于中間的差距是否和折扣有關,有關方面都采取了回避的態(tài)度。 據(jù)北京國際車展組委會介紹,本屆展會有2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400余家整車及零部件公司參展,國外參展商占據(jù)了75%左右的展位。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展館的總面積是11萬平方米,即使扣除相應的折扣等因素,加上門票收入,粗略一算,保守估計,本次車展收入過億沒有問題。 對于租金問題,中國汽車工業(yè)咨詢會首席分析師賈新光這樣分析,本屆車展,國外的廠家受到更多的重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內廠家的場地費用只有國外廠家的50%。而趙海明表示,北京車展國際館的展位費一直高于國內館,這是個歷史的原因,最高時相差6倍。 據(jù)介紹,有關部門正在考慮逐屆調整國際館和國內館的展位費標準,使之與國際展會接軌,最終實行同一價位標準。這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國民待遇原則之一。 來自國內企業(yè)的部分反饋是:對北京車展,他們非常重視,不惜斥巨資。但是,作為國內最高水準的汽車展,理應對中國的汽車企業(yè)有一個正確的安排。比如這次車展,民族品牌顯然沒有希望獲得額外照顧,僅僅要求能夠提供一小塊館內展地都不能得。而更讓這些廠家擔心的是:即使出一樣的錢,還是不能得到想要的位置。 廠家的疑慮并非無中生有,因為所有的生殺大權都在主辦方手里。一個例子或許能很好的說明“壟斷”帶來的問題。以盒飯銷售為例,由于電子門票只能用一次,眾多參觀的觀眾只能中午在國展內用餐,用餐環(huán)境差不能滿足需要不說,觀眾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在烈日炎炎下吃15元的盒飯;一是到展廳內有空調的地方買盒飯,但價格已經(jīng)翻番,漲到了40元。即使這么昂貴,展廳內的銷售盒飯數(shù)量每天也在一萬盒左右。這樣,僅展廳內盒飯的銷售收入就將近300萬元。 賈新光分析,說北京車展混亂也罷,壟斷也罷,不過都是利益作為原始驅動力。但包括國外的廠商在內的所有參展商都很清楚:他們是為中國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而來,不是為跟車展組委會慪氣而來。他強調,北京國際車展之所以底氣十足、牛氣烘烘,主要功勞不在于車展本身,而在于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目前中國的汽車消費已居全球第三位,生產(chǎn)規(guī)模已居全球第四位,這是每個廠商都不愿意放棄展示自己的根本原因。 對于商用車廠商集體撤展,車展組委會似乎不以為然,因為你不來,自然有人來。 對于一部分在名錄上的、事實上卻沒有參展的商用車廠家的費用如何處理?陳若薇表示并不知情,但有一點很清楚,“錢是不能退的!” 利益糾葛 事實上,已經(jīng)走過14年歷程的北京車展利潤豐厚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多頭管理已經(jīng)嚴重阻礙了北京車展的發(fā)展。 賈新光說,本屆車展的四個主辦方之間關系復雜,是導致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而趙海明坦言,由于歷史等諸多的原因,北京車展由多個機構聯(lián)合辦展,人為因素較多,影響了工作效率,這也直接導致了車展中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商用車廠家本應該排在農(nóng)展館,可在國展,仍有四家商用車廠家:法國雷諾、VOLVO、德國MAN和奔馳搶占了正對大門口、位置絕佳的室外場地。 對此,陳若薇解釋:“這個我們沒有辦法,這是在車展鬧分家之前就答應人家了。我們得兌現(xiàn)承諾。” 去年北京車展的分家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最后在政府的出面干預下合為一家。但是圍繞利益分配,北京車展的四大主承辦單位一直在明爭暗斗。 北京車展的主辦方是中國汽車工業(yè)總公司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1993年,中汽總公司不再握有行業(yè)管理職能,該職能轉移到機械部下設的汽車司。1994年,機械部主辦了另外一個車展,兩個車展的分裂局面一直持續(xù)到1997年。從1998年開始,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協(xié)調下,北京車展再次合并。 到了2003年的11月3日,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和貿促會汽車分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以國展中心場地不足為由,宣稱2004年5月18日到25日在北京經(jīng)開國際汽車匯展中心辦一個車展。 8天后,另外的主承辦單位---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和中汽對外經(jīng)濟技術公司也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為2004年的北京國際車展做宣傳。雙方表示車展將在6月如期開展,而且兩家都公布了12萬平米場地的方案,并都壓低了場地費以吸引廠商。 這樣的戰(zhàn)爭雖然在不久后被政府有關部門叫停,但多年延續(xù)下來的利益爭奪并不會嘎然而止。 被采訪的人士普遍認為,北京車展的四個主辦方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政府聯(lián)系,互相之間又糾纏不斷,這種扯不清、理還亂的辦展模式還遠未走向市場化,缺乏規(guī)范性,缺乏一個有效的經(jīng)營機制和企業(yè)化運作。 會展業(yè)是一個大產(chǎn)業(yè),北京車展何時才能真正與國際化接軌,成為真正的國際六大車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