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戰略生死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5日 10:17 青年參考 | |||||||||
( 對中國而言,當前的石油危機不僅是一個全新的經驗與考驗,其影響不僅及于生產、消費等經濟層面,更影響國家安全。)
石齊平 當前國際油價的飆漲,固然有恐怖組織襲擊產油國的“溢價”因素,更根本的,卻是長期供需結構變化的反映;一方面是供給難以大幅擴張,一方面卻是需求快速增長。 與全球形勢相比,中國的供需形勢更為嚴峻。供給、需求、儲備、產業結構、油源掌握、石油運輸各個環節都呈現出很多的弱點。探討中國石油戰略前,不妨看看其他大國的能源戰略。 俄、美、日、法、德的能源思維與對策 俄羅斯 比較幸運,俄羅斯油儲、油產均相當豐富。目前它已是世界最大產油國,第二大輸出國。國際油價上漲為俄羅斯賺進不少油元。 美國 美國油儲、油產也不貧乏,但其消耗太大,加上不愿積極開采,留為后用,因此供不應求的部分靠進口(進口約占其使用量的一半),但美國厲害之處,就是控制或伸入了全球除了俄羅斯以外的幾乎所有主要油源生產地。 日本 油儲、油產甚為缺乏,幾全賴進口,這成了日本國家安全最大的罩門。日本多渠道介入或控制中東或中亞的石油勘探、生產及運輸,致力節能科技的發展,強調制造業科技發展的“輕、薄、短、小”以減輕對石油的依賴,甚至將制造業移至他國,增加服務業占GDP的比重。 法國 也缺油,石油儲量僅有3000多萬噸。但法國為全球第4大經濟體,靠的主要是核能發電,核能發電占法國總發電量的70%以上,中國則僅約3%左右。 德國 有別于法國,德國15年前決定廢核政策,30年內停止所有核能電廠的運轉。以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來取代核能,目前已在風能、太陽能、沼氣能等方面取得了技術上的明顯突破。 中國石油戰略思維死門與生門 面對新石油危機,中國究竟該有什么樣的戰略思維? 首先,要決定的是戰略大方向的選擇。俄羅斯情況特殊不論,擺在中國面前的有兩條路:美模式或德、法、日模式。 中國決不能走美國模式。第一,美國模式不足取。美國以占全球5%的人口,耗用全球30%的資源,生產并消費全球28%的GDP,其他國家如都走美國模式,地球資源必將難以為繼;第二,中國也不具備美國控制、占有國際主要石油生產地的條件。因此,以中國本身經濟規模之巨,如選擇美國模式這條路,必走不通,是死門。 美國之外,中國可以參考或選擇的是德國、法國及日本的思維與做法,衡量中國的發展環境與條件,參酌采行。如平行發展核能電力與其他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沼氣能等),亦應致力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這條路是生門,走得通,也走得活。 戰略大方向選定了之后,就可以而且應該在下列各相關政策做法上采取積極行動: (一)供給面:除了致力國內陸上及海域的勘探、生產及替代能源之研究發展外,還應積極從事海外石油生產油井的投資、控股;分散石油采購來源,建立石油儲備,強化運輸船隊及海上軍事護衛力量。 (二)需求面:檢討兩個政策,一是所有能源的價格,除應力求通過市場供需來反映其價格水平外,還應考慮“社會成本”(如德、法等國刻意提高國內汽油價格)給予適度的“加碼”。其次是交通運輸政策,積極發展軌道交通,即鐵路、地鐵、輕軌、電車等,以減少汽車的使用。美國進口大量石油,其中60%消耗在汽車之上的做法決不足取。德、法兩國大力發展全球最便捷的軌道交通,提高汽車使用成本,卻又無礙于它們全球汽車生產大國的地位,才是中國該認真思考、學習的典范。 (三)機制面:中國該更努力學習市場經濟的操作技巧,甚至是在石油買賣的期貨操作方面。中國應以最積極的態度加強培訓相關的專才,建立相關的法制與市場。 對中國而言,當前的石油危機不僅是一個全新考驗,而且來得急,來得猛,將長期持續。其影響不僅及于生產、消費等經濟層面,更影響國家安全。對全盤形勢之掌握,又非全部能操之于己;在相當程度上,還觸及國際強權利益的矛盾。如何應對這種情勢,相關政策遍及產業、科技、金融、運輸、油儲、海外勘探與投資,甚至外交、軍事等。因此,最后一個建議,是成立一個高位階、戰略層次的石油(或能源)戰略小組,針對新世紀中國能源戰略進行全方位的統籌研究與政策協調。 21世紀的強國需有很多條件,駕馭能源必為其中之一。 (香港《鳳凰周刊》專供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