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大王下造汽車--比亞迪汽車總經理王傳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3日 09:47 北京娛樂信報 | |||||||||
對于王傳福的認識,人們大多停留在他只是電池大王的層面上,就連汽車界的人士也對他收購西安秦川福萊爾不屑一顧。當此次車展上王傳福一口氣拿出6款新車來的時候,人們不再懷疑。“我下半輩子就干汽車了!”從最初借來的250萬資金,滾到110個億大雪球的比亞迪汽車公司總經理王傳福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電池大王2.7億元收購秦川汽車
“我下半輩子就干汽車了!”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王傳福再度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然而,許多人不看好比亞迪進入汽車業,連美國通用都放棄的電動汽車,比亞迪憑什么?但王傳福志在必得。他認為,電動汽車的關鍵是電池技術,隨著鋰電技術的日臻成熟,電動汽車市場的能量將很快在兩三年后彰顯出來!同時,比亞迪的主營電池業務還有兩三年的持續增長期,其電動汽車鋰電池技術正當其時。收購秦川,意在構筑汽車電池產業化的平臺,同時搶占電動汽車市場的先機。“在電動汽車的制造上,我認為我們中國會走在前頭,中國有大的電池生產基地,有發展的條件。” 當被問及把電動汽車作為第二主業是否明智時,王傳福總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 難怪,自從2003年1月22日做出收購秦川汽車的決定以來,這位從未嘗過失敗滋味的年輕企業家,卻遭遇了太多的不理解。基金經理們的苦口婆心,各路媒體的普遍質疑都沒有讓王傳福改變決定,反而是鐵了心了:“我下半輩子就干汽車了!” 2003年1月22日,全無汽車生產經驗的比亞迪宣布以2.7億元收購與電池毫無關系的秦川汽車77%的股權,而收購的目的正是為打造中國的電動汽車做準備。消息宣布后,比亞迪的股價連跌3天,由18港元跌至12港元。 “當時,我們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股價急劇下挫,連持有我們股票60%的美國基金公司也打電話找我,問能否改變這一決定,不改變則大量賣出股票。這給我們制造了很大的壓力。” 他認為有幾條非常清晰的理由促成了收購:一是2004年1月國家新的汽車產業政策出臺后,會對轎車目錄進行嚴格管理,這種稀缺資源不可多得。二是中國的汽車市場非常大。王傳福說:中國有幾千萬摩托車用戶,有4億自行車用戶。5~10年后,這些人也許就是汽車用戶,汽車的潛在市場太大,“我們應該分一杯屬于我們自己的羹”。三是今后汽車發展的方向是節能、清潔,而比亞迪一直有生產電動汽車的打算,因此這也是生產電池的比亞迪的一種產品延伸,為比亞迪將來的增長提供后備力量。 喝電汽車明年可上路 “比亞迪”在中國汽車行業名不見經傳,但在電池領域卻是一言九鼎的龍頭老大——其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已能與三洋、索尼和松下等國際巨頭齊名。“中國任何一家電池生產商的最高產量也僅及比亞迪的10%”。在鎳鎘電池領域,比亞迪全球排名第二,年產3.5億只鎳鎘電池,與全球排名第一的三洋僅有20%的產量差距,而且這一差距正在縮小…… 但王傳福已感到自己安身立命的電池行業已經開始“不好玩”了。電池這個行業全世界市場容量只有30億~50億美元,而電子產品的降價,將是無可逃遁的趨勢——比亞迪的大客戶是手機廠商等電子產品制造商,它們產品價格的不斷下跌,勢必對比亞迪的利潤構成壓力。事實上,近幾年來,充電電池每年的價格均有10%的下調幅度。此外,在電池制造領域的100多個廠家已使市場非常擁擠,還有很多廠家正摩拳擦掌準備加入。“再有兩三年,我們恐怕就要捅破天花板了。我們需要找一個有更大空間的行業去做,但是我們又希望那是一個和電池相關的行業。”因此,王傳福看中了電動汽車。 汽車業是比亞迪能夠抓到的最后一塊“肥肉”。手機肯定不能做了——不能和下游企業競爭;家電更不能做了——競爭太激烈;房地產也不能做了——門檻很低。王傳福的邏輯很簡單:要找一個玩家少一點的、門檻高一點的、競爭程度相對低一點的行業進入。“想來想去,只有汽車。現在是進入的最佳時機。” 造電動汽車是比亞迪進入汽車業的終極目標。但是,業界對于電動汽車的前景似乎并不是一片叫好。雖然電動汽車在節能、污染上占有優勢,但是由于存在技術不過關、成本太高、設施難配套等問題,這使得很多企業放棄了繼續探索,就連美國通用也黯然退出投入巨大的電動汽車研究項目。 即便如此,王傳福依然對自己的鋰離子電池推動的電動汽車信心十足。他透露?熏比亞迪的電動轎車已經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熏最遲明年可上路。 車價太高根兒在不會管理 但他也認識到:至少在最近5年內,由于市場、成本、使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電動汽車不會給比亞迪帶來任何利潤。比亞迪作為上市公司,只能選擇將重心放在常規汽車的制造業上。“我們有兩萬多員工,又是上市公司,買股票的是美國基金,他們要看你的增長,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責任。我們有義務把這個企業變成每年增長的企業。”王傳福說。 對于沒有市場差異的常規汽車,王傳福同樣有底氣。他認為:他可以在汽車制造上套用電池領域積累的能節省大量費用的新生產模式。同是制造業,經驗是可以復制的。 秦川汽車目前引進了德國DURR公司設計制造的涂裝生產線、西班牙FAGOR公司的全數控沖壓生產線、日本狄原公司設計制造的車身沖壓模具和焊裝生產線及日本萬歲公司的汽車整車檢驗線在內的整車廠所必備的“四大工藝”,宣稱擁有國際先進工藝水平、年產5萬輛轎車的綜合生產能力。但按王傳福的標準來看,這簡直是浪費。“一天做幾百輛車還用機器手!這種設備應該做奔馳、寶馬”。 王傳福的邏輯是:如果按照同樣的方式打造汽車,成本將是最大的優勢,特別是將汽車定位為百姓買得起的經濟型轎車。 顯然,王傳福對進軍汽車業的決定依舊信心十足。盡管他也透露,在他這個決策宣布之前,絕大部分的高管并不知情。 信報記者周光軍/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