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郵政開列快遞“黑名單”:DHL、申通、大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9日 09:4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左志堅 南京、上海報道 江蘇郵政“重點查處”DHL
快遞之爭再度升級。 DHL宣布進軍國內快遞之后僅一周,江蘇郵政即將其列為重點“查處對象”。 5月17日,江蘇省郵政局行業管理處下發一份名為《關于對全省速遞市場進行聯動執法檢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與以往快遞之爭不同的是,《通知》罕見地直接點出了“重點查處對象”,DHL、申通、大田、大通等知名企業悉數上榜。 耐人尋味的是,DHL是唯一宣布進軍國內快遞的外資巨頭,也是被列入“黑名單”的唯一一家外資快遞。 5月10日,DHL母公司德國郵政全球網絡主席崇文禮剛剛親臨上海,宣布DHL將正式在中國開展國內快遞業務。由于國內快遞市場并未明確向外資開放,因此媒體當即表示質疑。 當時崇文禮顯得信心十足,聲稱“中國政府目前雖尚未明文允許中外合資公司開展國內快運業務,但并沒有明文規定合資公司不能進入這一市場”。 面對競爭對手的攻勢,江蘇郵政沒有無動于衷。《通知》中提到,“通過最近一次對全省快遞公司的調查表明,社會快遞公司的違法經營郵政專營業務的情況依然嚴重”。 江蘇郵政的調查發現,“特別是在寧滬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江蘇段)沿線,此項違法經營行為更加猖獗”。 “為此,經研究,決定在寧滬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江蘇段)沿線進行一次聯合執法檢查行動”。 DHL方面的信息顯示,DHL在南京、蘇州、無錫等地設有合資分公司。而那兩條高速公路正是上述快遞公司在江蘇的生命線。 江蘇郵政要求對國內非法快遞公司,重點檢查其網絡運輸車輛,要制定查處行動的預案,并“事先與公安部門取得聯系,摸清運輸車輛的運送的路線、時間、牌照號碼等基本情況”。 同時,江蘇郵政還規定各局在5月24日前將上述信息和行動預案上報至省局行業管理處。 一時間,郵政與“社會上的快遞企業”再度劍拔弩張,DHL更是因為率先進軍國內快遞而被業內人士認為是被打擊的“出頭鳥”。 申通快遞被截事件 DHL市場企劃部負責人黃德麟表示聽說此事,他認為對DHL的業務不會受到影響。 但是江蘇郵政已然開始“查處”在江蘇境內通過的快遞車。 國內最大的民營快遞企業上海申通快遞已在5月28日被江蘇郵政“查處”了一次。 6月3日,上海市國內快遞行業協會籌備小組以及大約60家民營快遞公司向江蘇省政府、公安部遞交《緊急反映》(以下簡稱《反映》),將此事的經過作了一番描述。 《反映》中的說法是,5月28日凌晨0:10分左右,上海申通快遞網絡的運輸車由北向南到達江陰大橋北端收費處時,被一名交警攔下。 駕駛員停車出示駕駛證和行駛證之后,旁邊上來五六個未穿制服的郵政工作人員。他們不顧押車員的抗議,上車檢查并強令駕駛員將車開到當地郵政局。 當事人提供的據稱是當時偷拍下的錄像材料顯示,郵政人員將車上的箱子打開檢查,但郵政人員未出示任何有效證件。 5月28日上午10點40分,被扣下234件快件后,申通的車方被郵政放行。 由于是快件,因此申通的工作人員希望將快件馬上寄給收件人,但當地郵政工作人員卻說,“要件可以,每件上交1萬元”。一番“討價還價”之后,申通以1000元的“價格”提走兩件快件,但拿到的收條卻只是郵政一位工作人員以個人名義所寫的收條。此時已是5月31日。 另據申通一位高層透露,3月份,江蘇鹽城市就扣押了申通37件快件,罰款1.8萬元,但快件至今未能取出。 申通的代理律師已提起行政訴訟,將鹽城市郵政局告上法庭。律師的《代理詞》中,詳細描述了該案的經過。 那是在2004年3月11日和12日晚10點左右,當地交警與郵政“聯合檢查”將申通的運輸車攔下,隨后以“未經批準、擅自經營郵政專營業務”為由扣押37件快件。3月12日,鹽城郵政發出“郵政通信行政案件登記保存物品通知書”,并于3月17日將上述被扣快件作暫時封存處理。 此案目前正在審理之中。 緊急陳情 除申通之外,記者也與被列入名單的其余企業取得聯系。 大田國際貨代是Fedex的地面代理,但Fedex公關部人士表示,公司業務不會受此影響。 大田上海公司總經理徐勇則表示,“不知道江蘇郵政為什么要把大田也列進去,也不知《通知》聲稱要查處的業務是否與Fedex有關”。徐勇透露說,“我們的貨車已經被跟蹤過,但目前尚未收到有快遞被查處的信息,大田靜觀其變”。 DHL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員則聲稱,DHL有足夠的“經驗”和一套成熟的流程來應付此事,江蘇郵政的這個《通知》可能對民營快遞影響更大。 5月末和6月3日,上海快遞協會籌備小組以及約60家民營快遞公司已連續寫了兩份《緊急反映》將江蘇郵政的查處行為上報給有關部門。 國務院法制辦、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商務部、國家郵政局和公安部都已收到(或即將收到)民營快遞企業的緊急陳情,但是尚未有任何反饋。江蘇省政府、上海市政府也已收到相關信息,但同樣沒有處理結果。 6月7日,記者就此事向江蘇省郵政局行業管理處相關人士查詢,但對方婉拒了記者采訪的要求,讓記者與新聞發言人聯系。王姓新聞發言人則表示不知道詳細情況,讓記者與辦公室聯系。辦公室主任高翔也表示不知道詳細情況,但會去詢問行業管理處,并答復記者。截止到發稿為止,高翔尚未與本報聯系。 其實江蘇省江陰市郵政局早就采用類似與《通知》的做法查處郵政認為非法的快遞。國家郵政局行業管理司甚至曾發文向全國推薦江陰的“管理工作經驗”。 江陰的經驗就包括“針對不法快遞公司的特點,抓住重點,守候伏擊,當場查處;對重點檢查單位采取集中兵力、連續出擊的辦法;在僵持不下時,可與公安部門聯系并聯合執法,掌握違規快遞公司的作業流程和運輸路線,聯系公安部門上路執法。” 快遞之爭何時了 在《反映》中,民營快遞公司最頭疼的還是有關郵政機構充當了處罰的主體,按現行《郵政法》規定,處罰權應在工商部門,目前郵政執法大隊往往成為處罰的主角。 地方郵政的行業管理處和郵政執法大隊往往是同一班人馬,民營快遞公司認為,執法大隊完全有可能將罰沒款收歸己有。民營快遞公司一直對自己被罰款項的去向多有疑問,這次他們要求有關部門進行調查。 郵政貌似越界的執法則源自現行《郵政法》中,對信件類快遞的界定非常模糊。郵政方面就是頻頻以此為名,“查處”民營和外資快遞。 郵政總局亦曾于2002年2月4日單獨發布“64號文”,設置500克以下業務專營的門檻,但在幾大快遞巨頭的抗議聲中不了了之。2002年9月5日,信息產業部、外經貿部和國家郵政總局聯合下發“472號文”,要求快遞企業60天內前往郵政部門辦理委托手續。兩個月后,快遞四巨頭向郵政總局妥協接受委托,“郵政封殺快遞”風波暫告一段落。 但據DHL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透露,郵政方面對DHL的委托申請往往置之不理。有意思的是,5月10日,DHL高調宣布進軍國內快遞時,DHL仍有大約近10家分公司沒有獲批郵政的委托手續。 重重封殺卻無法將民營和外資快遞公司逐出市場。相反,郵政的政企分開已經只是時間問題,郵政壟斷也即將被打破。因此記者接觸的數家民營快遞認為江蘇郵政的《通知》是“最后的瘋狂”。 徐勇認為,郵政不應與國內民營企業窩里斗,而應改善自己,將注意力轉向國際市場,否則,國際市場很難有中國企業的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