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資商業領域“提前開放”是誰之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3日 08:16 中華工商時報 | ||||||||||
王京韜 從6月1日開始,《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該辦法的出臺標志著商業利用外資已經進入全方位開放階段。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加入WTO的承諾中規定,自2004年12月11日起取消對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在地域、股權和數量等方面的限制。顯然,中國把實現商業領域全面開放的時間提早了半年。這似乎的確應該值得大書特書一筆,因為從理
不知道當初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中,有關部門為中國何時全面開放商業投資領域是否進行了艱苦的討價還價,想必是煞費了一番苦心的。其目的無非是對國內商業零售企業進行更多保護,以期有相對充裕的時間來強身健體,從而更好地應對外資企業的競爭。那么提前開放是否意味著國內企業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呢?雖然不便排除這種本來就微乎其微的可能,但另一個顯而易見的理由卻是:隨著外資零售企業成規模的大舉進入,當初設立的“保護期”已是名存實亡了。 隨處可見的事實是:幾乎所有跨國零售巨頭都已經大踏步地進入了中國市場,并以驚人的速度完成著跑馬圈地的進程。另一個被官方媒體披露的事實是:目前進入中國的外資零售企業實際達到了300家,而僅有28家得到了國務院的批準。這數字不免讓人觸目驚心:有200多家外資零售企業是“黑戶口”,都是本應該被拒之國門之外的“偷渡客”。 實際上,有關方面對商業利用外資在地域、股權和數量等方面都有非常明確的限定,但如今看來這些規定早已形同虛設。所以,“提前開放”的說法的確透露出些許無奈,因為面對如狼似虎般提前圈地擴張的“外資大鱷”,面對外資零售企業中存在的日益增多的各種糾紛,如何管理反而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問題要害于是浮出水面:面對本應被驅逐的“偷渡客”,到底是誰讓他們如此明目張膽且肆無忌憚地成為“座上賓”了呢?那些容納“偷渡客”的地方政府顯然難以撇清,他們不顧有關法規,提供了當地最好的“容身之處”;國家有關部門顯然也難脫干系,作為“執法者”,他們并沒有使出權力為“偷渡客”亮出“紅牌”。 “提前開放”本是好事,但“不情愿”就要另當別論了。但愿在外商投資商業的“偷渡客”變臉“座上賓”只是個特例,因為有更多的領域還要逐步全面開放;但愿不要讓“守土有則”演化成“權力尋租”,以“開放”的名義打造出“偷渡客”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