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幣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中國保險市場聚焦 > 正文
 
《細則》核心強調國民待遇 外資保險籌演戰國拼圖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2日 07:58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國際金融報記者 陳天翔

  繼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外國保險機構駐華代表機構管理辦法》(保監會令2004年1號)及剛剛頒布不久的《保險公司管理規定》(保監會令2004年3號)之后,同樣是以保監會主席令的形式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下稱《細則》)一經出臺,立即引起了各家媒體和業界的廣泛關注。

E歌時代來臨了! 第39屆世界廣告大會
繽紛彩音風暴免費聽 上網實用手冊

  在談到該《細則》的出臺意義時,首都經貿大學金融保險系博士生導師庹國柱教授說,“《細則》的核心是再一次強調了外資公司的國民待遇問題,這是中國兌現入世承諾的最好體現。”

  關于中國保險業的開放,有這樣一份時間表:加入世貿后,外資非壽險公司可以以合資、分公司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可以在中外合資的保險公司中擁有最多51%的股份,兩年內可以向中外客戶提供全部非壽險業務服務;兩年后,就可以建立獨資的分支機構。外資壽險公司在中國入世后可以對中外客戶提供個人壽險業務服務,并與本地保險公司合資成立壽險公司,可以立刻實現占有合資公司50%股份的比例。3年內則可以從事健康險、團體險和養老金業務。

  可以預料,隨著2005年的臨近,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并且是最后一個市場里,即將演繹出轟轟烈烈的戰國拼圖。

  “圈地運動”

  此次對外資保險公司和內資保險公司同樣實行最低注冊資本的條款,從而降低了對資本要求,無疑是監管層出于“少花錢,多辦事”的良好初衷,同時,從分支機構的設立上來看,外資保險公司所需要的條件與中資保險公司完全一致

  盡管《保險公司管理規定》和《細則》在同一天被簽署,也將在同一天實行,但對外宣布的時間并非同一天。盡管如此,這并不影響人們在腦海里形成這樣的一種印象,那就是監管層的確是想趕在還有半年就要完全放開市場之前,想做更多的事情。

  庹國柱教授認為,此次頒布的《細則》中的一個亮點就是規定了:“合資保險公司、獨資保險公司以最低注冊資本人民幣2億元設立的,在其住所地以外的每一省、自治區、直轄市首次申請設立分公司,應當增加不少于人民幣2000萬元的注冊資本。申請設立分公司時,合資保險公司、獨資保險公司注冊資本達到前款規定的增資后額度的,可以不再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合資保險公司、獨資保險公司注冊資本達到人民幣5億元,在償付能力充足的情況下,設立分公司不需要增加注冊資本。”這就表明,監管層已經開始根據入世協議,在放寬了對資本金要求的同時,也放寬對外資保險公司在地域上的限制。

  一年前,太平洋安泰率先完成了從2億到5億元注冊資本增資,其他幾家獲得牌照的外資保險公司也開始實施自己的增資計劃,一些新公司也跟著將自己的起點定得更高,大有一步到位之勢。當時有分析稱,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為了避免股東未來在增資時的猶豫和繁瑣,另一方面,也同那些公司計劃在短期內迅速實現全國擴張的市場戰略有一定關系。不過,即使是這樣,增資現象也并非普遍,更多的新公司仍然選擇了2億元人民幣的起點。

  分析人士認為,在外方看來,過早地注入過多資金,不利于發揮資金最大的運作效用,也不利于保持資本的保值增值,這對一些作為上市公司的外資保險公司來說,所要面對的股東和董事會的壓力是難以回避的。同時對中方股東來說,并不是所有股東現金流都十分充足,“盡快收回投資,進而盈利”是不少參與組建中外合資保險公司中方股東普遍的想法,因此,在短期看不到很好回報的前提下,對于繼續增資興趣也不大。

  庹國柱教授說,此次對外資保險公司和內資保險公司同樣實行最低注冊資本的條款,從而降低了對資本要求,無疑是監管層出于“少花錢,多辦事”的良好初衷。同時,從分支機構的設立上來看,外資保險公司所需要的條件與中資保險公司完全一致,對于逐步漸進并一向注重資本回報的外資公司來說,資本金要求的降低無疑是更符合它們口味的。

  從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上月底,已有38家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共設立了65個營業機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今年年初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保險工作會議”上也明確表示,將認真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按照承諾的時間進度和開放范圍,逐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經營地域限制。

  2004年,外資保險公司“開店”或“開分店”的新聞就不絕于耳:中意人壽北京分公司開業,太平洋安泰進軍廣州,中英人壽遞交了開設北京分公司的申請,金盛保險北京、佛山分公司的申請也已經遞交到了保監會,中宏保險北京分公司在上周高調開業,另有消息稱,法國最大的農業險保險公司安盟保險在中國的總部———成都分公司也要于今年7月初正式開業……庹國柱教授認為,種種跡象顯示,隨著中國完全放開對外資保險公司地域限制的時間越來越近,外資保險公司展開了“圈地”大賽,急欲構建全國性網絡布局。

  外資保險公司的“圈地”運動,并非只是一廂情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的一份保險市場調查資料所顯示的情況,也許能說明一定的問題:目前我國消費者對外資保險公司的期望值比較高,74.1%的人認為外資保險公司的服務好,82%的人認為外資保險公司的人員素質高,77.9%人認為外資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好,71.7%的人認為其理賠好,70.1%的人認為其信譽好,57.2%的人認為其產品購買方便。因此,有分析認為,正是基于一方愿意進來開拓市場,一方表示有購買興趣,中國保險市場才會形成外資保險公司蜂擁而至的局面。

  上海作為中國保險業最早對外開放的試點城市,經過十多年的“提前入世”的探索,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保險市場。同樣在上海活躍著一群來自港、澳、臺等地區有著先進管理經驗的“掌門人”:友邦、中宏、太平洋安泰、金盛人壽等公司的掌門人盡管長著同樣的“黃皮膚”,但卻被認為是“外來和尚”。公司業績在這些“外來和尚”的手中,經過幾年的發展,的確都得到了穩步的增長,也許真的應了那句老話———“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他們同樣明白,對于合資壽險公司來說,要想僅通過一個城市來實現盈利,可能需要超過比原先預期更長的時間,固守一地所帶來的競爭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篩選合作者

  無論合作對象是誰,外資保險公司都表現出了難得的同一愛好,那就是不再愿意找中資的保險公司合作,這無不反映了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策略開始發生了變化,從一開始的找國內保險公司合作,到找根本沒有保險經驗的,卻有著雄厚資金背景的大型企業合作,反映出了外資公司想在經營思想上,使自己的戰略得到更好的執行和貫徹,從而使得自己在合資公司里有更多的話語權

  事實上,對于那些在產品開發技術領先和資金力量雄厚的跨國保險公司來說,在中國成立像友邦那樣的獨資公司,一直以來,都是自己努力的方向。按照目前的規定,對于外資財產險公司在中國的獨資,已沒有障礙;但是壽險公司的外資獨資,則是有關法規自始至終未有提及之內容。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大幅度引進外資而設立的合資機構在經歷20多年合資的“混血”之痛后,外方如今紛紛選擇控股及獨資,跨國公司機構進駐中國是不想重蹈覆轍的。那些外資保險公司也非常明白這一點,但受政策限制,合資仍是進入中國市場的必經路徑。但在合資伙伴的選擇上,已經開始發生了變化。

  一般認為,拿到牌照的外資進駐中國市場,最快的路徑應該是與國內現有的保險企業合作,可以立即借用其人員、網絡,即可開展業務,但目前并非如此。

  從加拿大宏利人壽保險和中化公司合資組建第一家合資保險公司———中宏保險開始,法國安盛集團和中國五礦集團合資組建的金盛保險、海爾集團和美國紐約人壽保險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海爾紐約人壽、上海廣電集團和日本生命保險組建的廣電日生人壽,以及近日在上海誕生的由臺灣國泰人壽和東方航空組建新的保險公司,同時也成為了兩岸首家合資壽險公司。

  無論合作對象是誰,外資保險公司都表現出了難得的同一愛好,那就是不再愿意找中資的保險公司合作。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教授分析認為,這無不反映了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策略開始發生了變化,從一開始的找國內保險公司合作,到找根本沒有保險經驗的,卻有著雄厚資金背景的大型企業合作,反映出了外資公司想在經營思想上,使自己的戰略得到更好的執行和貫徹,從而使得自己在合資公司里有更多的話語權。

  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總裁威廉.托比塔曾說過,“我們需要的合作伙伴要對中國的市場、中國的消費者、中國的本土文化有著深刻的了解,并不一定要懂保險業,因為我們非常了解保險行業,希望合作伙伴能帶來其他領域的專長。”

  庹國柱教授認為,一般的國內企業有這樣的一種擔心,就是如果將來允許外資控股后,外資可能會不斷地提出按照股本比例增加資本,而自己很可能因缺乏大量后續資金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跟著對方的腳步增資,外資就會借口中方不能同比例增資而要求增加在企業中的股份,這樣一來,合資的企業最終會被對方通過不斷增資的手段而控股。

  郝演蘇教授也向記者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認為,雖然與國內保險公司合作是最佳途徑,但國內成氣候的保險公司數量太少,良莠不齊,而且要價不低。因此,選擇業外企業,除了價格較合算外,還有原因就是國內大的保險公司在人事和業務管理方面的體制與外資有著較大的差距,恰恰會因為對方對保險業的陌生,給了外資在管理上的很大空間,等于有了話語權,處在比較主動的位置。

  郝演蘇補充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際保險公司在中國的大體格局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那些有實力的外資保險公司,該來的都已經來了”。從這些合資的例子來看,對那些“外來者”來說,他們選擇中資伙伴的標準無非就是講究“門當戶對”:和自己有著相類似的管理經營理念;要有長期投資的準備;財務方面健全;一般來說,外資保險都不愿意只在一個城市發展,因此,他們往往要選擇那些有著全國性產品銷售網絡的公司或集團合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快速理性的擴張將是今年及未來幾年外資保險謀求在中國發展的戰略核心。如果說中國加入WTO前三年,還是外資保險公司的發軔階段,那么,隨著外資保險公司全國性格局的形成,中外保險公司的正面交鋒將不可避免,外資保險對中資公司的威脅已經暴露無遺

  當人們注意到最近監管層不斷批準新的合資保險公司成立的同時,也注意到了這樣的一個數字———“8”。其含義為,最新發放的一張中資保險牌照也已是八年前的事情了。

  1996年,當時負責保險監管職責的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了新華、泰康、天安、華安四家保險公司,此后,除了2000年10月四家專為合資而設的“殼公司”———民生、生命、東方、恒安,保監會就未批準過一家新的中資保險公司。即使是于2001年底內地復業的太平人壽與太平保險,也是以合資保險公司的身份出現的。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快速理性的擴張將是今年及未來幾年外資保險謀求在中國發展的戰略核心。如果說中國加入WTO前三年,還是外資保險公司的發軔階段,那么,隨著外資保險公司全國性格局的形成,中外保險公司的正面交鋒將不可避免,外資保險對中資公司的威脅已經暴露無遺。

  有專家分析說,盡管眼下中資保險公司的勢頭漸猛,但中資保險公司的改革也在不斷進行,因此,短期內中資保險的主體地位仍難撼動。從整個市場來看,目前,外資所占市場份額仍然很小,中資所占的份額仍是絕大多數,即使外資加快發展步伐,將市場所占比重提高,但由于監管層仍然掌握著“發牌權”,因為,外資保險公司的發展,并不能在很短的時間里改變市場的整體格局。

  “對于今后不斷有外資保險進入中國保險市場,我個人的判斷是短期內中外資保險公司還不會形成競爭,因為雙方的規模、進入時間都相差太懸殊,反而更有可能是中資保險公司之間、外資保險公司之間的產品、服務競爭。”上海財經大學保險系副教授粟芳博士如是說。

  記者在市場上,也經常聽到這樣的類似觀點。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外資跟中資競爭時可能并不把中資放在眼里,但外資之間的競爭對外資公司的不利影響就不容忽視。因為,外資保險公司的競爭實力彼此相當,基本都是屬于世界級企業,保險經營經驗都十分豐富。這些保險公司之間由于長期在一起參與市場競爭,所以對競爭對手的實力、經營策略和競爭手法都是比較熟悉的。那么這樣的對手在中國這個新興保險市場上的競爭,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制約著外資保險公司的發展,一個是本土化,另一個是人才。

  粟芳認為,本土化是保證外資公司在中國市場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外資保險公司也不例外,從目前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保險公司來看,這些公司的母公司大都有著極為強大的資金背景和相當先進的管理經驗,但是在國外十分暢銷的產品,是否能在國內市場上同樣暢銷,就要看該產品是否已經符合了當地市場,也就是國內市場的需要。如果不能處理好本地化問題,那么這些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市場上也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在談到人才問題時,粟芳說,中國國內保險人才的匱乏直接制約著保險業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每當有新公司成立時,為了擴充自己的人才儲備,往往選擇直接去一些老的保險公司直接“挖人”,包括一些外資保險公司在內,也是采取了這一方式。綜合上面的兩個因素,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有的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10%以上,而有的卻是摸不著方向。

  但是,專家同時提醒,即使這樣,中資保險公司仍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產品開發水平和改進服務態度,否則在不久的將來,在對外資保險公司的競爭中是沒有優勢可言的。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國企業家治理沙塵暴
AC米蘭中國行
美進入恐怖襲擊高危期
基地在沙特發動襲擊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權力
美英聯軍虐待伊俘虜
莎拉-布萊曼演唱會
飛人喬丹中國行全記錄
鄭潔無緣2004法網8強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