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進召回時代 政策缺陷使人失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5日 11:37 青年參考 | ||||||||||
《遠東經濟評論》 據交通部稱,中國每年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10萬多人中,有1/10是因汽車故障喪命。中國在3月15日正式發布了第一個汽車召回政策,但這項政策本身的缺陷可能會讓購車者感到失望。
由于消費者投訴增多,加之交通事故死亡率上升,中國在3月15日正式發布了第一個汽車召回政策,該政策將從10月1日起正式生效。政府自稱這是為了管理更人性化以及將消費者安全置于公司利潤之上的又一個明證。但是專家警告,這項政策本身的缺陷可能會讓購車者感到失望。 據報道,國內的消費者協會去年共收到了5651宗與汽車有關的投訴,數量較2002年增長了44%。包括剎車和駕駛系統在內的制造缺陷占投訴總數量的80%。汽車投訴在所有消費品投訴中高居第三位,僅次于手機和房屋投訴。中國去年汽車保有量為2400萬輛。 而據交通部稱,中國每年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10萬多人中,有1/10是因汽車故障喪命。目前尚不清楚設計和制造缺陷在汽車故障中所占比例。 這項新政策令汽車制造商背上了為召回付出代價的包袱。這可能意味著中國國內一些小型汽車制造商已經走到了路的盡頭──這些制造商基本上沒有售后服務,實行召回制度對這些公司來說是當頭一棒。 至于外國汽車公司,新規定只是要求他們遵守其已經在其他主要市場實施的相同規定。由于中國以前沒有汽車召回制度,一些外國汽車制造商曾拒絕把中國列入全球汽車召回范圍內。在2001年,三菱迫于中國媒體巨大的批評壓力,召回了剎車系統存在問題的帕杰羅運動型多用途車。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與發展公司的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表示,其他汽車制造商打著“特別服務”的旗號行召回之實。在3月份,本田公司為其Cvic和Stream車型提供免費維修服務,因此類車型的前燈存在問題。 根據新規定,汽車制造商可以自愿或被政府強制要求召回問題車輛。拒絕遵守新規定或故意掩蓋問題的汽車制造商可被處以最高額為3658美元的罰款。 許多中國人感覺處罰過輕,不足以迫使汽車制造商召回問題車輛。賈新光說,問題越大,汽車制造商越有可能極力掩蓋。消費者的訴訟對汽車制造商來說無關痛癢,因為提起訴訟的消費者很難獲得損失補償金,更不用說懲罰性賠償了。 中國官員認為,該制度的威力在于汽車公司聲譽將有可能因召回受損。國家質量監督總局法規司司長劉兆彬稱,對于大型企業來說,罰款金額并不重要;如果一家企業被政府處以罰款,即使只有一分錢,其實際損失可能將達到數百萬、數千萬甚至數億元人民幣。劉兆斌是召回政策的起草人之一。他說,當我們就該政策征詢意見時,沒有一家公司表示反對這一政策。 汽車召回問題可以回溯至至少10年前,而當前政策的制定只用了3年的時間。賈新光說,實際上,這一問題經過了激烈的討論。當時,汽車制造商們極力反對召回制度。 制造商可以對這項召回政策采取先發制人的措施,因為到現在為止,汽車市場仍然不是買家市場。10年前,大部分汽車的買家都是政府機構。私人汽車屬于奢侈品,私人購買汽車需要支付高額費用并需要辦理層層手續,現在這些障礙已經不復存在。 消費者對召回制度反應不一。一位打算購車的顧姓人士稱,我們對汽車市場有信心,但對政府則不一定,因為政府不是什么事都能管得過來的。 觀察人士還表示,汽車召回方面的專家對數據的分析和問題的認定可能也是一個隱憂。在中國,這一機制仍在形成階段,評論家稱,他們擔憂這些專家是否能夠抵抗來自汽車制造商的干擾。另外一個問題是,新規定只是部門一級的政策,缺少法律效力。劉兆斌稱,政府可能會起草一個法案,并最終將之上升為國家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