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業態分化應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17日 08:42 新聞晨報 | |||||||||
晨報記者 林勁榆 由于出現過剩,隨著上海樓市興起的建材市場也在面臨重大調整。上海最大的建材街上多家建材商店近日先后關門,另一些商家開始轉型,經營模式過于單一的市場模式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宜山路上最大的建材商場之一家飾佳建材商場的負責人介紹,新家飾佳上周六重新開張后,規模將達到6萬平方米,并且推出一種新的建材業態,以一系列具有品牌的專賣店形式推出建材商品,以取代過去“粗放式”的建材商場。由于其中30%的商品是初次進入國內市場,因此走高端化路線的這一業態類似于“恒隆”等高檔商場的經營模式。 在“家飾佳”改弦更張的時候,其附近有十多家中小建材商店關門。據業內人士透露,由于建材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建材銷售的利潤已經相當微薄,這就使得一些小投資者不得不關門。而這一行業的入門門檻比較低,在大量商店關門的同時,又會有新的投資者進入市場。 “開一家關三家,殘酷的競爭已經使建材行業正面臨過剩。”上海家飾佳的有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家具有1萬平方米規模的建材商場一年的利潤要求2000萬元左右,加上進場供應商2000萬元的利潤,對于利潤率在10%左右的建材行業來說,這就意味著4個億的銷售額,以每平方米400元的裝修費用來計算,市場必須有100萬平方米的房產需要裝修。按照上海去年6000萬平米的現房和存量房交易面積計算,只能承受60多家上規模建材市場的供應。而實際上,上海的大型建材超市、商場已有40多家,加上各類中小市場等,總量甚至高達100多家,過剩實際上已經出現。 需求量的相對不足促使起步不久且形式單一的上海建材商場走向分化。有關統計顯示,粗放式的商場是目前上海建材市場中的主流,約占60%的市場份額,超市大賣場約占10%左右,而集貿市場的市場份額約為30%。粗放式的商場正在檔次上分化,低端商場以價格取勝、中高檔商場則以產品品質和規模取勝;超市則進一步降低商品價格,同時加大裝修帶動建材銷售的力度。上海好飾家的有關負責人透露,裝潢在公司業務中所占的比重今年進一步增加,現已達到30%左右,比上一年增加約10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