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與江蘇鐵本法人代表戴國芳對話實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09日 09:37 經濟日報 | |||||||||
記者:當初為什么要上鐵本項目? 戴國芳:我們原先有一個老的鋼廠,地理位置不是很好,環境也不行,物流條件很差,后來我們就想到在長江邊上搞一個鋼廠。 記者:在自有資金只有3億多元的情況下,要上鐵本這個100多億的項目,你當初有
戴國芳:這就像家里造房子一樣,你去買一套現成的房子,它貴得很,我們自己去買材料做,它能便宜50%吧。我們搞一個高爐只要3個多億,而人家要7個多億,乃至8個億。 記者:國家對土地管理是很嚴的,一下子征那么多地,手續不完備就開工建設,想沒想到會出問題? 戴國芳:當時我們主要是跟魏村鎮談,手續都是他們去搞,我們也沒有去過問這個事。 記者:把項目分拆審批,沒有通過環保評審就上了,是否想到過這是違規違法的做法? 戴國芳:把它拆分成22個項目,包括環保手續,是我們一個副總在辦這個事情,我自己不太了解。環保論證呢,有一個時間差異,如果做到這么細,就慢嘛! 記者:當初你想沒想過,這么大的一個項目,立項、審批、征地、拆遷會不會有問題? 戴國芳:當時是魏村鎮和新北區在辦這些手續,我們也沒有問這個事。 記者:當時你們覺得這個手續鎮里、區里都不成問題,都可以想辦法解決,你去開工干就行了? 戴國芳:對,當時鎮政府說可以動了,我們就開工了。 記者:你對這個項目有過論證和市場分析嗎?產品品種符合市場需要嗎? 戴國芳:那肯定有,肯定符合市場需要。 產品買都買不到,緊俏得很。技術也先進,具體怎么樣,我講不出來,我們有工程師的。你看鋼鐵行業,過去說一億噸鋼就夠了,現在兩億多噸鋼還是這么紅火,我也不知道怎么理解。還有,我們周圍有很多小高爐、小鋼廠,現在的產量還相當高,賣得還相當火。 記者: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農民企業家到投資100多億的大型現代鋼鐵企業的法人代表,從企業管理來說,你認為你能適應這個轉變嗎? 戴國芳:我出生在常州武進區東安鎮,12歲開始做瓦工,以后開始做收購廢鋼的生意,慢慢就做大了,1996年開始成立公司。企業管理我們也有一套,我這個企業也是股份制企業。再說,企業也不是我一個人,我可以用人嘛!如果說我沒有靈感,那我什么事都做不成,用人也用不好。 記者:你的靈感是不是來源于你這么多年經營比較順? 戴國芳:有一點吧。 記者:你現在覺得問題出在哪里? 戴國芳:主要是對國家的宏觀政策不了解,比如說立項,主要是新北區在搞,我們當時也不知道對錯,糊里糊涂就弄下來了。 記者:國家從去年開始加緊調控鋼鐵投資時,想沒想過上這個項目的風險? 戴國芳:這個風險我們當時沒有考慮到。 記者:那你認為,走到今天這樣尷尬的境地,到底該由誰來承擔責任呢? 戴國芳:我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 記者:對現在這個處理結果,你是怎樣想的? 戴國芳:肯定要承認錯誤。通過這個教訓,我們成熟了不少。 記者:這么大的項目你不可能不了解有關審批政策。你說是一心為了把事業搞大,但結果卻事與愿違,這里面是不是有許多教訓可以吸取? 戴國芳:我們出了問題,自己要負責任。 現在想來,光有熱情是不夠的。 文/本報記者 楊國民 李雅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