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貿易:尋求創造共贏的未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20日 11:56 中國經濟時報 |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談后配額時代 本報記者 鄒建鋒 隨著2005年的臨近,世界紡織品貿易將最終告別配額。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貿易國,中國的紡織業界對此是怎樣看待的呢?近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了中國紡織工業協
出口增長緣于自由貿易的回歸 中國經濟時報:經過10年的過渡,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紡織品出口終于將不再受配額的限制。是否可以說,這對于世界紡織品貿易來說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杜鈺洲:是的,后配額時代將為世界紡織服裝業發展史翻開新的一頁。 世界統一市場的形成大約經歷了兩個世紀,從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1817年創造“比較優勢”原理開始,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之間的爭端從未停止。然而歷史一再證明,自由貿易是世界各國經濟從相互依存的關系中都能獲得最大利益的最佳選擇。 關貿總協定GATT經歷了47年連續談判,是對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期間普遍實施高關稅進而加劇經濟困難的反思,成功地把成員國家之間的平均關稅從戰后的40%左右降到現在的5%左右。烏拉圭回合的《紡織品與服裝協定》ATC規定自由貿易回歸的期限,從2005年開始進入后配額時代,作為WTO成員國的共同成果,這是不容逆轉的歷史潮流。 中國經濟時報:在我們為后配額時代的到來感到歡欣鼓舞的同時,也有一些國家對我國紡織業的持續快速增長表示出疑慮甚至敵意。后配額時代中國紡織業的發展是否會像一些海外人士所說的那樣,形成一種“中國威脅”? 杜鈺洲:對近兩年來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較快出現種種議論,我們認為應歷史地、客觀地看待。中國作為最大的出口國,遭受最長時間的歧視性待遇,加入WTO后必然出現對設限地區出口短期釋放現象。 2001年中國對設限地區出口只占紡織品出口總額的23%,2003年比重上升到25%;對日本出口由于沒有配額釋放效應,2003年僅比2001年增長10.95%。而非設限地區始終是中國出口貿易的主體伙伴,從2001年的410.85億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603.27億美元,增長46.83%,占全年出口的74.96%。 在自由貿易回歸過程中,中國香港和臺灣的大多數企業轉到中國內地生產,它們的出口份額也轉為中國大陸。 中國入世兩年來,設限地區的品牌、資本、技術擴大了對中國的合作,使中國產品更加適應設限地區市場的需求,兩年來合同外資投資額達81億美元,外資企業的出口份額一直保持在35%以上。 中國出口產品價格相對穩定。根據中國海關數據,基本處于正常波動范圍之內,取消配額的好處主要在進口國家。2003年中國出口紗線、織物、服裝單價分別比上年上漲了5.06%、6.29%、2.36%。對進口國家市場價格下降問題,還需從多方面分析,不應簡單地歸咎于中國企業。 在后配額時代,中國出口釋放效應將很快緩解。實際上,今年頭兩個月我國紡織品出口增幅已比去年同期下降3.84個百分點。 尋求創造共贏的未來 中國經濟時報:進入后配額時代,我們將迎來機遇,同時也要承擔義務。對此,我國紡織行業持怎樣的態度? 杜鈺洲: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高度重視自己對WTO所承擔的義務。我們全力支持政府落實承諾并維護行業的合法權益。 目前,一些制度性承諾都已落實;一些屬于操作性承諾已經有很明顯的加強和改善,比如對紡織品外觀設計的法律保護、知識產權保護不僅已有法可依,而且在加強依法整治。同時加強行業自律,開展保護知識產權教育。中外企業和個人在中國注冊的專利、商標等已有幾萬條,與世界各國同行一樣,我們把重視維護企業和個人的知識產權,作為推進公平競爭、產業進步的必要條件,以利于促進自由貿易和廣泛國際合作的順利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在加入WTO的談判過程中,我國政府接受了一些對中國紡織業相對不利的條款。后配額時代,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條款? 杜鈺洲:對于有關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的承諾,中國紡織服裝業廣大企業十分關注自身合法權益的保障問題。非歧視性貿易原則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三個協定中都被列為第一原則。我們不能接受濫用中國加入協議第15、16條和中國加入工作組報告書242段,采取單邊行動,變相實行貿易保護,危害雙邊或多邊利益的要求。 轉向新的自由貿易秩序,必然帶來種種利益關系的調整,出現一些貿易爭端和摩擦是難以避免的,需要積極發揮政府和民間組織在不同層面的協商作用來解決,進而增進了解。 中國紡織服裝業不能接受任何違背WTO《紡織品與服裝協定》紡織品一體化原則的限制措施,堅決反對曲解和濫用對中國紡織品實施特別限制措施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這些做法所傷害的不僅是中國1800萬紡織服裝產業工人,以及中國農民和大批失業人群,而且也必將損害世界更多消費者利益和喪失大量國際商機。 中國經濟時報:進入后配額時代,我國紡織服裝業該如何轉軌以適應新的形勢? 杜鈺洲:后配額時代必然將出現全球加工能力剩、利潤空間縮小、技術競爭激烈,國內改革和可持續發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矛盾和困難。為此,我國紡織業要大力推行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走上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勞動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另外,還要加強行業協會的服務與自律職能,建立與各國同行組織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及避免貿易磨擦的民間對話機制,積極創造條件為中外企業的各種合作交流、信息、投資、商務、展會提供中介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