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棉花批批不合格 上游瓶頸令紡織業暗藏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20日 10:31 南方日報 | ||||||||||
昨日,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在廣交會召集紡織出口企業進行座談,在會上出口退稅、能源、電力和原材料緊缺制約紡織企業出口成為焦點話題。 中國紡織進出口協會副會長曹新宇指出,目前我國紡織服裝生產越來越依賴進口棉花,但進口棉花所存在的質量問題將成為繼價格問題后困擾紡織業生產經營的又一大瓶頸。
進口棉花批批不合格 國家質檢總局前不久披露,去年全國進口棉花存在的質量問題仍然嚴重,全年對外索賠金額共計1437萬美元。接受記者采訪的廣州檢驗檢疫局紡織實驗室副主任鄧志光說,由于進口棉花的企業習慣上用協商的方式解決這些質量問題,因此1437萬美元只是冰山一角。 進口棉花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到今年開始變本加厲起來。鄧志光向記者透露,今年進入二三月份,廣東口岸進口的棉花幾乎批批不合格,其中占進口總量61%的美國棉花的質量問題占了進口總批次的78%。 一家深受其害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國內對棉花需求過大,國外一些積壓的劣質棉花陸續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 曹新宇指出,當務之急是國家要明確進出口棉花的通行標準,與國際檢測標準接軌,使企業在制訂合同時有明細標準可作參考。記者隨后采訪廣東檢驗檢疫局時了解到,我國目前對棉花進口標準比較含糊,為此該局已起草并上報《HVI測量進出口棉花檢驗規程》。廣東是全國較早引進HVI(大容量棉纖維測試儀)的口岸,這套當前世界最先進的美國設備正在幫助廣東口岸成功攔截問題棉花。 紡織業面臨資源約束 廣東紡織品進出口集團總裁辦公室主任趙長網告訴記者,如果是棉花水分太高,每包棉花的實際重量就會減少;如果是纖維不達標,紡出的紗拉力就有問題;如果是棉花中渣滓多,進口后要挑選,花費人工之外還損失有效用棉量,增加成本。 進口棉花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國內棉花需求缺口大。2003年,我國棉花需求達660萬噸,而國內當年產棉483萬噸,進口棉花87.4萬噸,面對巨大的供需缺口我國甚至大量動用儲備棉。據悉,去年廣東口岸檢驗進口棉花5000多噸,而今年前3月已達到3萬多噸,預計上半年就可超過去年全年的進口總量。 此外,巨大的缺口還導致國內棉價高企30%-50%,生產企業自然轉而選擇進口國外棉花。據稱,進口棉花比國內棉花可便宜15%-20%,但進口棉花的質量問題又成為生產企業的一塊心病。 原材料問題引發產業鏈危機 這是一個連環反應。 4月15日開幕的第95屆廣交會上,記者采訪了不少紡織企業,他們對此反應強烈。廣西柳州一家化纖紡織公司去年6月進口一批美國棉,誰想到HVI進口棉花測量報告顯示,該批美國棉降級、降長十分嚴重,品級100%不合格。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這樣的棉花肯定紡不出合同約定的紗布,因此使企業損失了很大的一筆訂單。 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從棉紡廠到紡布廠再到服裝廠,產業鏈上存在一連串的合同,一旦棉紡成品達不到事先協議的標準,那么所有相關合同都將受到牽連,產業鏈上的企業均將遭受損失。 曹新宇的分析并非危言聳聽,他把問題歸結為國內產能過度擴張引發了資源需求快速增長。他反過來論證,一旦資源供給不足時,生產能力就不得不閑置,甚至導致工廠關閉,造成整個產業的巨大損失。 商務部部長助理傅自應日前接受本報采訪時重申了出口產品“以質取勝”的觀點。他認為“以質取勝”得到的是利潤,“以量取勝”只是白白消耗資源。 本報記者 謝思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