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業押注產業集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14日 14:30 中國經濟時報 | |||||||||
“產業集群”這個詞對于不少讀者來說或許還略顯陌生,但是說起北京中關村的電腦及軟件、福建石獅的服裝、浙江溫州的打火機,則不少人都會大聲說:“地球人都知道!”用專家的話說:某產業的相同、相近與相關企業聚集某地,進而吸引一些相關服務機構進駐該地,從而形成的一個有效的經濟群體就叫做“產業集群”。 在不斷加速發展的工業化進程中,產業集群正在悄然改變很多行業的發展模式。尤
紡織服裝行業的產業群可以說是我國諸多行業產業集群發展的代表,而我國的紡織業界也已經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牽頭的產業集群化發展試點工作已經初步完成“排兵布陣”,全國68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成為提升行業競爭力的“第一集團軍”。在我國已經出現產業集群的行業中,紡織服裝是首個提出依托產業集群實現產業進一步升級的行業。這也意味著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重心已經從上海、青島、天津等大城市的傳統基地轉移到如星星之火般出現在廣大農村的產業集群。 在近日的北京國際時裝周和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上,一些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更是以區域組團的方式首次高調亮相,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成為今年有關展會的一道“新景觀”。 最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產業集群進行了調查,試圖探求其內涵,展望其未來。 本報記者 鄒建鋒 “你打過‘拖拉機’吧——和‘老K’、‘司令’相比,小二、小三點之類的都是小牌,但是如果這些小牌組合成了姊妹對,就成了大牌了。產業集群是由很多小企業組成的,就其單個實力而言,就好像是‘小二’、‘小三’,而那些大企業則是‘老K’、‘司令’。但是由于這些小企業形成了集群效應,所以從整體上看,產業集群的競爭力超過了很多大企業。在紡織服裝行業,這個現象非常突出。”這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錢平凡博士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所作的一個比喻。 的確,縱觀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確定為試點基地的68個產業集群,幾乎都是“小二”級企業的樂園,但是這些小企業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競爭力卻不容小覷:浙江嵊州生產的領帶占全世界領帶總產量的1/3,浙江海寧的皮衣產量占全國的1/3,廣東東莞大朗鎮毛衣產量每年超過了2億件…… 產業集群亮相 北京展會的“新景觀” 2004年3月底和4月上旬,“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覽會”等多個紡織產業的展會同期舉行。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產業集群組團整體亮相成為今年有關展會的一個新現象。 負責組團參加“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展出的海寧中國皮革城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浙江省海寧市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皮革服裝及其皮革制品生產、加工制造基地。2003年該市皮革業在全國贏得經濟總量、皮衣產量、皮革交易量、出口量等四個第一。2003年,該市皮革工業完成總產值131.5億元,占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33%。 海寧并不是惟一高調亮相的產業集群。“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福建省石獅市、“中國羊毛衫名鎮”——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中國針織內衣名鎮”——廣東省汕頭市谷饒鎮等在組團參展的同時,還舉行了各種形式的新聞發布活動。谷饒鎮更是利用鄉緣關系請來著名經濟學家肖灼基教授助陣,頗吸引了諸多媒體的關注。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陳樹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各產業集群的參展多是統一組團、統一宣傳,這樣做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打響其區域品牌。 對于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紡織產業基地市(縣)”或“特色城(鎮)”稱號的產業集群來說,要進一步提升其產業地位,擴大區域知名度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很多產業集群雖然已經在行業內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一個時期以來似乎一直還是“隱形冠軍”,即便是在皮衣行業已經領先多年的浙江省海寧市,其知名度還是局限于江浙滬地區以及行業內部。在觀看海寧皮衣專場展示的時候,坐在記者身邊的一位媒體同行顯得十分驚訝:“海寧的皮衣的確很新潮很時尚嘛,怎么以前沒有聽說過。” 紡織業界的期待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產業部副主任孫淮濱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該協會自2002年底啟動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工作,先后分兩批命名了68個產業集群試點,其中14個市(縣)被命名為中國紡織產業基地,54個市(縣)、鎮被命名為特色城(鎮)。 “我們的目的不是授牌,而是在授牌后進行重點跟蹤和指導服務。”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陳樹津對記者說。 “產業集群對于中國紡織產業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2003年全國紡織工業產值的1/4是由這些產業集群創造的。可以說,產業集群已經成為全行業的龍頭,如果能把產業集群抓上去,整個紡織行業也就上去了。”陳樹津道出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對產業集群的期待。 “初級階段”的機遇和挑戰 與很多地方官員得到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產業集群試點命名時的興高采烈相比,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始終顯得有些冷峻。他不止一次地用“初級階段”這個詞來評價紡織產業集群。在他看來,創新能力不強、專業化程度不高、簡單重復較多、中介服務體系不健全、市場不健全等諸多因素是產業集群發展亟待突破的瓶頸。 陳樹津也不無憂慮地說,目前產業集群的特點是大量生產同質產品,如果出現了諸如產品升級換代等外部環境的變化,而產業集群卻沒有及時進行調整,“企業倒閉是成片的。”因為同一集群內的企業都在生產同一類產品,雖有規模效應,但當消費者消費熱點轉移,市場出現較大波動,由于集群內部專業化程度不高,將導致集群抗風險能力下降。 錢平凡博士認為,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產業集群規模較小、檔次偏低。由于缺少必要的規模,技術整體難以升級,只能生產這些低檔產品,難以形成一定的品牌,如紡織業的產業集群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產品并不多。 他還說,目前產業集群基本上還只能獲得被動的、初步的集群效應。在發達國家中,一個經過10年發展的產業集群趨于成熟,而成熟的產業集群是以獲得較強的共同行動效應為特征的。縱觀我國的產業集群,雖然經過了20年左右時間的發展,但目前能獲得以共同行動為主要集群效應的產業集群寥若晨星,基本上還只能獲得經濟外部性所產生的集群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