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項目到等政府扶持 “可行性報告”坑苦華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05日 09:59 經濟參考報 | ||||||||||
2004年2月6日,甘肅華興鋁業有限公司向甘肅省政府遞交了《關于請求緩繳漲價電費的報告》:2004年公司綜合電價每度上漲0.051元,每噸鋁錠將增加成本752.94元。僅此一項,公司全年增加電費支出2550萬元。加之氧化鋁的高價位,2004年全年將虧損6205萬元…… 這個由省主管部門批準上馬的特困地區重點扶貧項目,如今卻成了等待政府扶持的虧損企業。為什么會出現今天的局面?讓我們一起來重新看一看該企業立項初期的可行性報
樂觀的“可行性”搭起空中樓閣 隴西興華鋁廠是甘肅華興鋁業有限公司的前身。1991年甘肅省冶金工業廳設計室完成隴西興華鋁廠可行性研究報告,并向當時的甘肅省計委呈遞《關于申請審批“隴西興華鋁廠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報告》。該報告稱,這一鋁項目年產電解鋁錠9500噸,年獲利稅720.4萬元,9年即可收回投資。10天后該報告得到批復。1992年,企業正式投產運營。 根據建設規模,這份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氧化鋁年需要量為2萬噸,記者沒有從報告中找到對當時氧化鋁市場供需及價格趨勢的分析論證,報告中就如何確保供應主原料的內容只有一句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費子文經理表示同意平衡解決。” 2004年2月,記者由定西市進入隴西縣。偏居西北干旱地區的隴西縣四面環山,不但沒有鋁礦資源,與山東、鄭州、貴州、山西、中州和平果六大氧化鋁基地也遠隔千山萬水。甘肅華興鋁業有限公司工會主席趙元時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定西地區選擇在隴西建鋁廠,是希望借助隴西“隴海鐵路樞紐”的旱碼頭優勢,經隴海線將氧化鋁由東部運至廠內加工,澆鑄后運到浙江等地銷售。在可行性報告有關鐵路運輸的部分,記者并未找到有關運輸費用是否優惠的內容。 憑借一位領導的承諾,依賴一條鐵路干線每年4萬噸的貨運能力,氧化鋁似乎就能夠源源不斷地運進廠區。蘭州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區域經濟研究專家聶華林分析說,在沒有礦藏資源的地區建設礦冶加工項目,發展原料、銷售“兩頭在外”的企業,一旦主要原材料無法保證供應,可行性報告中一切有關利潤的預期都變成了美麗的泡沫。 隴西興華鋁廠自建廠之初就開始為主原料氧化鋁所困擾。現任甘肅華興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劉效民說,直到2001年,隴西鋁廠都沒有實現可行性報告中年產9500噸電解鋁的規模。 “9年即可收回投資”是該項目可行性報告對隴西年產9500噸電解鋁廠的預測。2001年,即隴西興華鋁廠投產10年之際,甘肅省審計廳的審計結果顯示:從1993年至2001年,甘肅省華興鋁業有限公司共出現明虧3216萬元,潛虧8976萬元,此外,還有3373萬元的銷售貨款沒有追回。 不可行性因素埋下虧損伏筆 來自甘肅省計委1991年的一份手寫文字表明,甘肅華興鋁業有限公司最初使用的電價為0.128元/千瓦小時。自建企之初就在甘肅華興鋁業公司工作,現任工會主席的趙元時介紹,這一電價的依據來自公司的合資企業背景和天水市供電局隴西孫家坪變電所供電的便利條件,這是電網供電前甘肅很多地區不具備的優勢。他說,發展鋁電解工業應盡量多用水電,這是大家的共識,何況甘肅省電力工業局1987年就承諾為隴西鋁廠提供由330千伏隴西變電所出兩回110伏線路供電。顯而易見的供電優勢,是可行性報告中頗具說服力的“可行性”條件。 誰知,昔日的“可行性”條件正是導致今日企業虧損的必然:變電所撤消,外商撤資,水電、火電統一并網供電后,企業享受的水電優勢已不復存在。華興鋁業副總經理劉效民說,企業綜合電價在0.305元/度的基礎上,上漲了0.051元,我們已經成了甘肅省內各鋁廠中用電價最高、電價漲幅最大的企業。經計算,受新電價影響,華興鋁業每噸鋁成本將增加752.94元。事實上,與甘肅省其他隸屬中央的高耗能企業相比,華興鋁業一直承受甘肅省電解鋁企業中最貴的電價,而甘肅省高耗能企業電價又高于寧夏、青海等周邊省區。這意味著企業生產成本高于周邊省區,在西北鋁行業中并不具備競爭優勢。 自身沒有氧化鋁資源,電價不具備競爭優勢,偏居西北貧困山區的甘肅華興鋁業有限公司生存艱難。2001年3月,公司新一屆領導上任,企業技改擴能,減員增效,到2003年底,共盈利2370多萬元。但同時也宣布:企業因新電價調整政策出臺,全年將虧損6205萬元。電價的變化,使剛剛柳暗花明的華興鋁業再次陷入困境。 聶華林教授分析認為,當時的可行性報告編制方未對甘肅全省高耗能企業的用電情況加以分析,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供電緊張、電價上漲等情況也沒有擬出應對措施,致使這個年用電量1.7億度的項目缺乏保險系數。 硬上的項目硬傷多 甘肅省華興鋁業有限公司提供給記者的一份匯報材料中說:“我公司前身系扶貧項目,從建廠至今無任何國家資本金投入,全額依靠銀行貸款建設,資產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流動資金嚴重短缺,資金周轉極度困難。”趙元時說,企業的資金本來就“貧血”,現在每年還要向銀行繳納1700萬元貸款利息。 查閱甘肅省計劃委員會、甘肅省冶金工業廳、甘肅省鋁業公司和定西地區行政公署經濟處的相關文件,記者獲知,隴西興華鋁廠是個資金不足“硬上”的項目。 《關于上報新建隴西年產九千五百噸電解鋁廠設計任務書的報告》是這樣表述的:“項目資金來源為地區自籌3000萬元,申請省上安排3000萬元。”華興鋁業副總經理劉效民介紹,1989年,因定西地區最終只籌措到資金300萬元,受資金限制項目停建。為了確保這個經國家批準建設的特困地區重點扶貧項目能繼續上馬,甘肅省決定由甘肅省鋁業公司和定西地區入股聯辦隴西鋁廠。 甘肅省鋁業公司在《關于隴西鋁廠合資企業申請書》中表示,公司接收隴西鋁廠后,遇到的問題仍然是資金問題。為了將項目建成,甘肅省鋁業公司引進外資,將隴西興華鋁廠改建為兩頭在外的中外合資企業——甘肅華興鋁業有限公司。趙元時說:“外方投資者香港華馨金屬有限公司以氧化鋁的方式注入資金1900多萬元。一年后,該港商認為企業達不到9500噸生產能力而撤資。”釜底抽薪的做法,令剛剛建成的新企業重新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 記者請有關業內人士分析隴西興華鋁廠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部分內容時,他們不約而同地對報告編制方——甘肅省冶金廳設計室提出質疑。2001年以前,甘肅省冶金廳一直是甘肅省鋁業有限公司的上級單位,劉效民證實,1995年至2001年,甘鋁派駐隴西的領導班子一直由甘肅省冶金廳管理。人們在問:這份由企業上級管理單位編制的可行性報告,面對如此之多的“不可行”因素竟強行上馬,誰該為企業今天的困境負責? 結合甘肅華興鋁業公司的發展歷史,聶華林指出,一個項目的可行性報告應由具備一定資質的第三方進行論證、編制,才能確保科學、全面、客觀。當項目還不具備相應條件時,寧可放棄項目,也不能盲目上馬,否則后患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