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空調專題 > 正文
 
無力漲價自救 空調廠家難躲“自殘”式價格屠刀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02日 15:04 中國經營報

  3月24日和25日,由蘇寧和國美在廣州和北京接連發起的空調行業峰會,渠道的意志已經無可爭議地左右著空調市場價格的走勢,將空調生產廠家想漲價又漲不起來的窘境毫無遮攔地曝曬在陽光之下。而接連奔赴廣州和北京兩地間趕場的空調廠家的老總們,感受到的不是陽光打在臉上,而是射在脊背上,心里直冒汗。

  14只手舉起廠家虛弱愿望

AC-尼爾森互聯網調查 粉紅女郎緊急招募!
中國網絡通俗歌手大賽 用搜索登陸一個城市

  在蘇寧主辦的空調行業論壇上,主持人別出心裁地導演了一段精彩的插曲。

  主持人提出:目前國內空調市場關于要漲價的呼聲很高,不知參會的20多家空調廠家對此分別持何種觀點。結果,場上一下子升起了14只認為會漲價的手。海爾副總裁周云杰、科龍副總裁嚴友松等一大批知名空調企業老總的手也包括在這14只手里面。

  在5個未做表態的廠商中間,美的集團副總裁方洪波認為,今年空調市場5月底之前價格將一路走低,但到六七月份,空調市場的價格將上漲。就連舉手看跌的廣州松下和小天鵝也特別做出解釋,稱自己不會降價,只會貼近市場。廣州松下空調總經理幡野德之笑言:“2002年和2003年的空調價格我都認為已經是最低了,但是一直都在降,所以我認為今年還會下降!

  素以刀光劍影著稱的家電業界在空調漲價的問題上意見如此一致,確實有點出人意料。反常的背后自然有反常的理由。空調原材料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就一直在漲價:鋼材、銅材、塑料等價格一路攀升,而空調機的核心部件壓縮機的價格從去年以來已經接連上漲了幾次,漲幅近20%。據估計,這些因素導致空調機的整體生產成本上漲幅度近30%。再加上空調出口退稅又下調10%,這些都讓空調廠家的利潤“很受傷”。

  成本的大幅增加如果不能反映在銷售價格上,就意味著空調生產廠家必須下大力氣去消化這些成本,否則,就要大幅侵蝕廠家的利潤。問題是,空調行業近幾年頻頻揮動著幾近“自殘”式的價格屠刀,可供消化成本的余地已經非常狹小,可供侵蝕的利潤更是捉襟見肘。因而,空調廠家不約而同地對空調漲價望眼欲穿似乎也就不難理解。

  在此之前,已有東洋、TCL等廠家發出漲價的呼聲,并且有的已經付諸行動。日本東洋TOYO空調已經向上調整價格,其中2匹單冷型掛機KF-50GMB從每套2500元上漲到3250元,其他增加健康高效功能的新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最高漲幅達30%。東洋還放出風聲,稱此次漲價并沒有一步到位,此后還會有更大的漲價動作。

  兩次行動宣示渠道鐵硬態度

  在廠家們漲價的夢想還沒來得及揚帆出海的時候,渠道再一次扮演了夢想“終結者”的角色。

  就在24日上午論壇結束后,蘇寧電器副總裁孫為民出席媒體見面會,宣布從廣州開始啟動2004年空調旺季市場,隨后將在全國范圍內舉辦為期4周的大型空調促銷活動。作為這次促銷活動的主體內容,蘇寧率先在全國市場推出10萬臺特價機,對1匹、1.5匹、2匹的空調進行全線降價,最高降幅在10%以上。

  隨后一天,國美在北京舉辦“2004空調流行趨勢發布會”。國美借此公布2004年空調戰略,讓空調廠家老總們的漲價夢想再度受傷。國美總部采銷中心副總經理黃秀虹單刀直入地定下了空調價格的基調,稱今年國美全國連鎖銷售渠道的空調價格“不會漲,只會降”。黃秀虹稱,今年國美空調的銷售目標為260萬套,預計銷售額為49.8億元。照此計算,今年國美空調預計均價為1900元,而在去年,國美空調銷售的單品均價為2300元。黃在列舉了海爾、美的、LG、松下等廠家面臨原材料漲價的壓力時的降價舉動后做出結論:雖然3月空調旺季市場剛剛啟動,但今年空調產品繼續降價的大勢幾乎已成定局。國美電器采銷中心總經理華天進一步闡釋這背后的原因:目前空調行業中仍混雜一大批螺絲刀工廠,占據二、三級市場很大空間,它們能夠生存就足以說明目前市場競爭不夠激烈。

  三年整合誰做價格刀下鬼

  “空調行業說整合已經說了三四年了,看來,今年的時機是真正到了!睆V東一家著名的空調生產企業的人士對記者說。為了佐證這一觀點,他向記者列舉了迎燕空調、萬家樂空調等幾家企業先后倒下的事實。

  前不久,通過租用萬家樂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進行空調生產的珠海市飛翔達實業有限公司的供應商云集珠海討債,暴露出了飛翔達的資金鏈已經斷裂。由于無力償還債務,飛翔達現已全面停產。有業內人士稱,萬家樂空調事件還只是“冰山一角”,它很可能會推

  倒弱勢品牌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加速行業洗牌過程。因為行業的經銷商和供應商將由此事而繃緊與這類品牌合作的神經。

  而據記者從業內獲得的信息,一些年生產能力在20萬臺以下的中小空調企業已經被迫采取了限制生產的措施,以避免生產越多,虧損越多,防止資金鏈斷裂。此外,資本并購也有望展開,據悉,僅廣東就有好幾家空調小品牌正在尋求被收購。有人甚至預計,今年空調品牌的減少量將達100家左右。

  “在空調這樣的產業里,真正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要有一個超大的經營規模,空調產業本身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只能走規;牡缆,才有競爭力。”素以價格戰著稱的格蘭仕一貫強調規模效應,其執行總裁梁昭賢這樣表達他對空調行業整合和集中趨勢的理解。根據格蘭仕一直以來的邏輯,規模上去后緊接著就是降價,把價格門檻樹立在達不到規模的企業無法接受的水平上,逼競爭對手出局。這樣一來,眾多的空調小品牌就只能敗走麥城了。

  “小渠道支撐小品牌,大渠道支撐大品牌!比A南理工大學工商學院院長藍海林在空調整合的動因里加上了渠道的影響。他表示,隨著蘇寧、國美這樣的大型渠道的出現,不僅擠占了小渠道的生存空間,也借此打壓了空調小品牌的生存空間,推動空調行業的整合。

  本報記者 寧平 廣州報道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空調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