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降價令有望4月出臺 降幅四成平抑暴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31日 11:33 金羊網-新快報 | ||||||||||
記者昨日從有關渠道獲悉,在業內已盛傳一段時間的抗生素降價通知有望4月出臺。據稱,屆時包括阿莫西林、羅紅霉素等24種常用抗生素價格將大降3-4成。業內人士分析,此舉將迫使醫院暴利得到抑制,并對國內年銷售達數百億、外資(合資)藥已達3成份額的抗生素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斬斷醫院抗生素利益鏈
國內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基地之一的白云山制藥總廠廠長謝彬昨天向記者透露,降價通知確實會在最近露面,藥價降幅估計達到30%-40%。 據悉,目前初定降價品種24個,其中口服類產品16個,粉針劑產品8個。降價的產品都是一些銷售量大、被認為定價偏高的產品,而進入這次降價名單的抗生素產品包括口服類產品羅紅霉素、阿莫西林等。 一位業內人士稱,國家對抗生素實行降價,是試圖斬斷醫生濫用抗生素背后掩藏的利益鏈條。如盡管都是抗生素,十支青霉素的價格和“賽福松”(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的價格相差達十幾倍甚至數十倍,全看醫生怎么選擇。 而事實上,廣州某兒科醫院的統計數據顯示,該院每年銷售收入排序前3位的藥物均為抗生素。2001年,15種最暢銷的藥物中抗生素藥品就占了11種。一些地區的三級大醫院每年消耗的抗生素額占所有藥品金額的40%-50%;二級和基層醫院所占比例更高,達到了60%-80%。而醫院的抗生素藥價普遍比零售藥店平均高1/3,部分藥價甚至高數倍。 中間商利潤變薄 對于這24種抗生素降價,業界普遍認為對于藥廠的出廠價和藥店零售價并無多大影響,但7月1日將開始執行的“藥店憑處方購抗生素”的新政策和即將出臺的降價令將對抗生素整體銷量影響很大。 謝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肯定地說,廠家并不會因此降低出廠價,因為國家核定零售價與出廠價之間還是有相當的利潤空間的,但中間商的利潤肯定會大受影響。以一種出廠價2元、國家核定價10元的藥品為例,原來留給中間商的利潤達到8元,而現在恐怕只剩下4元左右。 從事藥品批發多年的金康藥房總經理鄭浩濤則指出,根據醫院藥品零售價定價公式,目前的藥品中標價通常高于平均市場價格水平30%,當國家核定價下降達30%-40%的時候,醫院零售價也至少要往下降12%-16%。那么原本核定價格越高的藥品,這時候的利潤空間就越薄,這使得原本與藥廠聯手的醫院會轉而尋求在降價范圍以外的替代藥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抗生素的高價和減少濫用。 藥廠內外受困 據了解,此次將是政府實行定價政策以來對抗生素藥品的第七次降價,一位行業人士認為,此次國家對抗生素的降價規模和降價幅度都史無前例,對抗生素生產廠家的影響自然相當大。國內各大抗生素生產廠家都連日開會商討對策。 一位企業醫藥代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由于國內企業生產經營的抗生素大多是“仿制藥”,重復生產嚴重。如“阿莫西林”,國內生產的企業就超過100家,“先鋒”的生產企業則超過200家,企業間相互競爭激烈,以前大家靠“相對較高的價錢”和“走量”維持各自的生存空間,現在的價格“一刀切”政策,再加上藥監局規定自2004年7月1日起,各種處方抗菌藥物在零售藥店必須憑處方才能銷售,抗生素總體銷量必然下降。 第二個考驗來自抗生素生產原料的價格上漲給廠家帶來的成本壓力。有國內抗生素生產企業人士稱,抗生素生產原材料已在2003年10月份開始漲價,其中淀粉由1550元/噸上升到1920元/噸,上漲了24%。 另外抗生素價格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合資藥和進口藥的定價太高。謝彬認為,合資藥和進口藥的定價方式要么是備案制,要么是單獨定價。定價比國產藥少則高出一倍,多則高七至八倍。他認為,國內外企業抗生素定價應該統一或以考慮兩者予以合理的差價比例,如進口藥比國產藥定價高10%-20%會令“競爭顯得更公平些”。一些行業人士認為,基于以上種種原因,國內包括華北制藥、魯抗醫藥、石家莊制藥、哈藥集團、白云山等在內的國內近千家抗生素生產企業今年起將面臨考驗。 新快報記者 張桂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