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正文
 
醫療市場化是個陷阱?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24日 09:30 中國經濟時報

  醫療行業是個特殊的行業,首先是要公平,其次才是要效率,連產業化的概念都沒想清楚呢,就來談什么應不應該產業化的問題為時過早。讓市場發揮其應該有的作用,這是沒什么錯的,但如果把市場化理解為政府應該逐漸的退出,讓投資主體靠自己的經營行為發揮作用的程度越來越強的話,那就會有問題了,因為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隨著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公共財政用于人民健康的程度也越來越高,政府更應該可能拿出更多的錢用于公益性的投入上,而不是說社會越發展,公共健康問題也越應該由個人行為來解決

黃頁微成本營銷方式 上網看新聞?你落伍了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本報記者 劉樹鐸

  沒有人知道,“醫療產業”這個名詞到底產生在哪年哪月,但它卻以極快的速度在“成長”,并且引發了無數人的聯想和沖動,盡管政府方面一直對此未有任何說法,但是,人們一方面似乎從醫療體制改革的政策中讀出了太多的弦外之音;另一方面,現實中從來就不缺少對新生事物的躍躍試試者,在媒體的推波助瀾和市場的鼓噪聲中,人們仿佛看到了醫療行業這塊巨大的蛋糕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資本也就在這種氛圍中粉墨登場了。

  尤其在去年非典之后,隨著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提速,“醫療產業化”的趨勢更加明顯,資本市場也自然在涌動著種種的激情。

  醫療商業運作前景誘人?

  人們普遍相信的一個論據是:目前中國年人均醫療消費只有31美元,而美國年人均醫療消費4090美元,德國2339美元,德國與美國分別為中國的70和130倍。在美國,醫療消費占了國民生產總值的14%,而在中國,這一比例還不到4%。美國在醫療衛生方面的消費大約為1萬億美元,中國為400億美元,只是美國的1/25。以中國2001年國民生產總值89404億元計算,只要醫療消費能占到10%就是8900億元,照此計算,醫療行業有著無限的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存在著投入總量少、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收費不合理、服務水平低等問題。在我國,占社會總人口不足2%的大中城市擁有80%以上的醫療機構、人才和經費,而擁有總人口80%以上的廣大農村則缺醫少藥。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2001年,全國縣及縣以上醫院1.6萬家,床位總利用率僅為60%,許多中小醫院的床位利用率更低至30%以下,而靠醫院收入生存或真正贏利的醫院還很少,上萬家中小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

  因此,有人預測,醫療機構遲早會成為“搖錢樹”甚至支柱產業,只要成功的運作,無論是賣出還是尋找機會上市都可以帶來豐厚和穩定的利潤。

  市場本身擁有巨大空間的同時,國家也在大踏步退出公立醫院,這在很多人看來都是醫療產業大顯身手的絕好機遇,加之各地都在紛紛加快公立醫院的轉制步伐,這不啻為為各路資本購買醫院從而進入醫療

  然而,對資本來說是誘人蛋糕的醫療產業,對老百姓到底意味著什么呢?換句話說,不管是叫做醫療服務的市場化也好,還是叫做醫療機構的產業化運作也好,這一切到底是誰的福祉呢?

  要效率,更要公平

  劉騰蛟的名片上印著“中國醫療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的頭銜,目前還運作著一個“中國醫療投資營運網”,生意也做得有聲有色。在他看來,醫療產業化、醫療服務市場化都是一種必然的行為,一個行業只有引入市場化、引入競爭才能提高服務質量,才能提高效率,市場化是大勢所趨,也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因為這樣的話,效率就提高了,效率有兩個概念,一是微觀的效率,二是公共效率。但他同時認為,這恰恰也是一些醫療機構容易忽視的地方,那就是,醫療行業絕對不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行業,國家最終調控的目的是引入競爭機制,而不是完全市場化,國家對這個行業會有一定的控制在里面,比如要有一部分國有醫院,而且還慢慢的會有一些慈善醫院,盡管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總之,國家在資源配置上要控制,社保對醫院也要控制,保險公司也會對醫院進行控制,按劉騰蛟的說法,醫療行業并不是一個完全產業化、市場化的行業。

  坐在記者面前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吉善,跟做生意的劉騰蛟相比完全是另一種風格,一言一行都洋溢著儒雅的學者風度。從他的角度說,我們國家把醫院是定位在公益性的福利事業上的,如果把公益性的福利事業推向市場,按照產業化方式運作,這就有一定的問題,如果按市場經濟的導向,就容易把醫學的發展引向歧途,因為醫學本身就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相結合的一門科學,他絕不同于一般性的產品生產。

  王吉善說,作為人來說,生老病死是規律,沒有人能逃脫這個規律,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那么,從這種角度來說,醫療消費就不是一般的商品消費,而涉及到人的生存權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尤其在我們國家,公立醫院都是國家的,擔負著治病救人的職責,不會因為某個病人窮就把他推出去,但實行市場化的醫院,要追求最大的利潤,他還會這樣做嗎?現在有人主張我國應該學習美國的醫療模式,美國是高度市場化的國家,我們在很多方面都學習不了,但引入競爭機制還是有必要的,事實上,我們的公立醫院在以前也是有競爭的,只不過競爭不那么強烈罷了,言語間,王吉善并不贊成醫療產業化。

  而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雷海潮不僅不贊成產業化,甚至對這種提法都發出了質疑。雷海潮說,對產業化的問題,目前政府并沒有明確提出這個概念,也沒有說醫療改革要走產業化的道路,只不過社會上炒得比較多一點,但到底什么是產業化也沒有說清楚,工業部門說產業化是很好理解的,在醫療方面的產業化就不好說清楚了,事實上這個概念是移植過來的,醫療的市場化倒是爭論過,從總體上來說,衛生體制的改革,由于缺乏理論上的指導,從研究人員到政府官員,有時候盲目的從其他方面套用一些概念,這造成的負作用非常大,連產業化的概念都沒想清楚呢,就來談什么應不應該產業化的問題是不行的。

  雷海潮補充說,也許現在人們所說的產業化實際上就是市場化的意思,而我們所談到的公立醫院轉制實際上也就有市場化的含義,讓市場發揮其應該有的作用,但如果把市場化理解為政府應該逐漸的退出,讓投資主體靠自己的經營行為發揮作用的程度越來越強的話,那就會有問題了,因為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隨著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公共財政用于人民健康的程度也越來越高,政府更應該可能拿出更多的錢用于公益性的投入上,而不是說,社會越發展,公共健康問題也應該由個人行為來解決。

  雷海潮的看法是,在沒有搞清楚什么是醫療產業化之前,提不提醫療的產業化也無所謂,事實上,產業化的提出是跟政府職能的退出有聯系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太適合更多的宣揚,因為政府部門在醫療方面不應該越來越弱,而是應該越來越強。比如,中國為什么要進行公立醫院的改制?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并沒有搞清楚,事實上決不是賣幾個醫院、甩點包袱的問題,而是因為政府辦了很多醫院但沒有辦好,改制正是為了集中精力辦好一些醫院,使醫院回歸于服務社會的初衷。

  雷海潮的結論是,從總體上說,醫療市場化基本上是可以否定的,因為市場機制在醫療服務中可以發揮作用,但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因為醫療服務的市場是不完全競爭的市場,政府不可能完全退出去,假如政府缺位的話,那就會形成誰有錢誰就能享受最多的醫療服務,沒有錢只能享受最少的醫療服務,社會公平的目標就很難達到,這也是不符合憲法的規定的。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