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定點藥房冷落的背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24日 07:39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張帆 記者近日在上海采訪發現,曾經一度火爆的加入醫保定點藥房的熱潮不僅已經降溫,而且冷得讓人難以相信。且正有一大批已經加入醫保定點的藥房在向一般傳統藥店回歸。 而此種現象與最近北京美蘭德醫藥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國內
這項調查結果顯示,上海醫保處方售藥份額明顯少于其他兩市,這里的醫保定點藥房平均每月接收到的處方僅有38張,金額不過2000元。其年接收醫院處方所售藥品的價值僅占到總營業額的0.8%,是廣州的十五分之一。而醫保藥品品種不足國家規定的醫保藥品目錄的半數。在京、滬、穗三地醫保定點藥店中,北京市平均每家醫保定點藥店所售的可以口服和外用的醫保用藥種類為610種,廣州為600種,而上海僅為320種。 上海國大藥房有門店152家,其中12家屬于醫保定點,而其處方銷售額僅僅占到總營業額的4%左右。同樣的情況在有著170家門店、20家醫保定點藥房的華氏大藥房也存在。作為上海市醫保定點藥店最多的連鎖企業,華氏憑處方售藥的銷售額只占總營業額的0.5%左右。 曾經,醫保定點藥房被當作叫板醫院畸高藥價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全國許多地方推廣。眾多社會藥房,包括引起諸多爭議的平價藥房或稱經濟藥房,為了爭取躋身醫保定點做了不少努力。 早在去年9月,上海市政府就宣布:為讓利于市民群眾,帶動全市醫藥行業降低藥品價格,采取了六項措施對“經濟藥房”的發展給予實實在在的支持。這六條措施包括積極支持將“經濟藥房”納入醫保定點藥房。據介紹,“經濟藥房”要加入醫保定點藥店在硬件、軟件上有一定的要求。硬件方面,“經濟藥房”的營業面積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軟件方面,“經濟藥房”內服務人員中須有4個職業藥師、6個藥師、10個藥士。另外,“經濟藥房”在醫保卡拉卡范圍的藥品也必須是平價的,能讓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這也是經濟藥房入選醫保的一個重要條件。 納入醫保藥房的如意算盤 為什么許多“經濟藥房”開始紛紛熱衷申請醫保定點藥店。正如一位藥房總監所打的如意算盤:“上海有幾百萬參保人員,每人的醫保卡里面每月都會存100多元錢,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從上海市醫保局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上海市參保人員約有960萬。上海市醫保費用是按全年的平均工資10%交納,個人交納2%,單位交納8%。據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去年公布的數字,上年度該市職工年工資價位為30085元,以此標準計算,960萬參保人員的醫保費用就是290億元。不管對醫院,或是藥店,這都是一個令人垂涎的市場。與銀行的信用卡不同的是,醫保卡必須要在定點的醫療機構、藥店消費列入醫保目錄的產品、服務,也就是說,面對一塊巨大的“蛋糕”,如果沒有定點資格,藥店根本沒有辦法“下嘴”。“經濟藥房”加入醫保定點藥店,普通市民無疑將得到實惠,這也是政府支持“經濟藥房”發展的初衷。 顯然,“經濟藥房”若能殺入醫保體系,市民則能用醫保卡買到平價藥。如在醫保藥品范圍內的六味地黃丸、雙黃連口服液10ml×10市場零售價分別為11元、13.10元,而在經濟藥房只需6.90元、8.40元,老百姓受到的實惠是顯而易見的。 “經濟藥房”登陸上海灘以后,受其低價策略的沖擊,上海1500家藥店中有300多家銷售額直線下降,其藥品紛紛降價,國有藥房也遮遮掩掩地走上了低價路線。而有人預期,“經濟藥房”殺入定點藥店行列,受到沖擊最大的是醫院藥房。因為長期以來,藥品的銷售有75%在醫院,25%在社會藥店,尤其是醫保刷卡的藥品,幾乎被醫院壟斷。 醫保藥房被冷落的背后 然而,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醫保定點藥店非但沒有像預期的那樣火起來,起到平抑藥價的作用,反而卻門前冷落車馬稀,其原因何在呢? 上海一家藥房總監告訴記者,處方類用藥額居低不上的原因主要在于醫院與藥房的矛盾。現在醫院根本不外流藥方,有些醫院采取電子處方形式,實行無紙化,而沒有藥方紙,藥店就無法給藥。還有一個原因是,在現有的醫療體制下,藥品利潤是醫院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醫生當然希望給病人開好藥。醫生會和病人講,醫療保險目錄中的藥品是可以報銷,但都不好使,你到底是想省錢還是想治病?情況是,絕大多數病人都會聽從醫生的意見,購買不能報銷的目錄外藥品。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保藥品的銷量。 另一位藥品經營者則稱,醫院可以直接配藥,消費者自然要圖個方便,而且大量住院病人的用藥也很難實現在定點藥房買藥,在這方面,醫院還是有著強大的壟斷資源。同時,現在還有很多消費者根本沒有拿著處方去藥店配藥的意識。上述調查也顯示,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平均只有4%的消費者在選擇藥店時會考慮醫保定點。 而目前藥店醫保售藥品種少、覆蓋面小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一位經營者說,有些藥即使上架,也沒有人來配,而有急病的就上醫院了,也不會來這里買。上海華氏大藥房的管理人員稱,目前盡管他們擁有藥品品種1萬余種,每天銷售的達四五千種,但在藥店醫保劃卡用藥的只有300種。但也有很多患者反映,拿到處方卻很難在一家藥店配齊所有的藥,所以圖方便就在醫院買了。 專家分析認為,在醫保定點工作推行初期,由于各藥店認為成為醫保定點藥店后,可以多拿到醫院處方,從而增加藥店銷售額,所以踴躍申請成為醫保定點藥店,但在實際運作一段時間后發現情況并非如此。首先是醫藥尚未分開,處方流入藥店的數量非常有限;其次,一般辦了醫保的人大多數是中青年人,其身體狀況使得他們每年的醫藥花費很少會達到醫保規定的報銷費用標準,因而通常買藥很少考慮要去醫保定點藥店。鑒于目前的情況,上海不少醫保藥店在經營上已經向一般藥店回歸。 據了解,2001年上海市參加醫保人數達到675.91萬人,醫保支出約為200億元,超出預算10億元左右,基本實現了總量平衡。但已有相關人士稱如果控制不力,醫保費用將進一步超支。既要保證足夠的用藥量又要減少費用,只有設法降低藥品價格。而大量經濟藥房不能在這一領域發揮作用,無疑將使政府降低藥品價格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