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有最強大的同盟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 陳淮
今天這么多廠家能給國美這么大面子,跑到這兒聚會,那是因為有客觀需要。我們之所以現在討論新型的合作關系,是因為大的背景變了。國美從1987年起步,那時商品短缺
,做家電賺錢特快,但是到了1998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家電從短缺走到過剩,市場主動權到了商家手里,誰打破了1999年9大彩電廠家聯盟?就是渠道商。
但是現在市場又變化了,既不是短缺時代“廠家說了算”的天下,也不是擴大內需那個階段“商家把市場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時候了,現在是“消費者說了算”的時候。實際上,廠商都在努力說服消費者,高端的是廠家負責說服,而面對中低端消費者,主要是國美這些商家做說服工作,比如種種促銷活動。
大家坐在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國美提出的全球戰略。國外貿易制裁,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們?這不奇怪,中國已是國際市場上家電業里面的擂主,既然你是世界冠軍,別人就都在琢磨你的軟肋,用種種手段攻打你。
中國家電業面臨反傾銷,還要面對其他行政訴訟或環保壁壘等諸多難題。但請注意,在世界市場上,中國的家電業有一個最強大的同盟軍!這個同盟軍是誰呢?正是國外的消費者!別指望美國的高等法院、歐盟的反傾銷制裁委員會,或者是國外公會或廠家聯盟,只有我們的商家進到這個市場中,去說服國外消費者,才能替中國廠家和外國消費者之間建立真正的利益同盟關系,這是現在探討“廠商新型合作”最重要的立足點。
廠商關系最終還是“AA制”
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 黃光裕
商家與廠家都在選擇最佳的伙伴進行合作,但這并不是徹底的“夫妻關系”,到頭來還是“AA制”。大家有各自的利益,最終的目的是在消費者身上實現彼此的經營戰略。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大家找不到一種更好的合作切入點。而假如大家永遠處于一種互相利用、互相猜忌的狀態,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國美不跟我做,我跟大中做,大中不跟我做,我再找國美做,都不跟我做,我跪下來求大家做,然后我再想辦法報復”,這就是惡性競爭循環。廠家和商家,應該在求同存異的過程中求得進一步發展。
商家應該為廠家做什么事呢?首先是通過商家的品牌,推薦所售商品的廠家企業,幫它樹立品牌,讓它規模化,廠家從而獲得該獲得的利潤。今天的利潤,就是偶爾掙到點利潤,而我們可以共同合作的余地,就是“品牌加規模”,消費者要接受的,也是有品牌的產品、信得過的產品。因此,廠商間就應該在此進行合作,“不要全信,但是要努力”,要盡可能地找到可信的點,不要老是徘徊,趕緊付出行動。
其次就是資源之間的互動。現在廠家機構跟商家機構是不配套的,造成很多資源錯位,總部談一輪,到幾十個分部還要談,在人力、物力、時間上都是一種浪費,這種浪費必然造成供貨價提高,最終要漲在消費者身上。商家和廠家之間,應通過資源信息等方面的共享來節省成本,加強真誠度,整合彼此之間的關系。
其實,廠家與商家,誰也離不了誰,不是誰想把誰打趴下的問題。你拿我黃光裕平衡我的對手,我就平衡你的對手,你對我越大的信任,我就給你越大的信任,你能為我付出,我就帶著頭扶持你的品牌,這就是做事的規律。求同存異,是建立在長期合作的前提下,有些問題現在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但有共同的地方,就先要起步去做,最重要還是付出實際的行動。廠商之間應該建立更多的互信、更多忠誠度,減少排斥和不信任。
商者無域相融共生
國美采銷中心總經理 華天
家電流通渠道的全面整合已經開始。目前中國家電流通企業的數量超過3.2萬家,而美國家電流通企業已少于1000家,美國前三大家電零售商的市場占有率超過80%。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家電廠家與商家的關系在發生變化,由原來的競爭加合作轉變為更加緊密的協同合作關系,越來越多的家電廠家和商家正結成“利益共同體”。
中國家電企業希望成為“長壽組織”,那么廠商之間戰略聯盟必將成為爭取競爭優勢的戰略主渠道。如今多數西方企業都擁有30個以上的聯盟,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更是達到了平均每家約60個主要聯盟。廠商之間戰略聯盟可以降低成本、減少浪費、提高效率,國美將致力于推動合作伙伴之間的戰略協作,并建立雙方高層定期會晤機制。
所謂的戰略合作關系,是大家能夠實現內部資源的整合和互補,使我們不是兩塊積木簡單“拼”在一起,而是“長”在一起,縮短了供應鏈半徑,同時把供應鏈開口放得更寬。這樣,廠家能夠通過這條供應鏈了解消費者在想什么。直白地講,現在的競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供應鏈的競爭,而是把供應鏈的兩端整合在一起的一個整體資源的競爭。
家電業要跳出“中國圈子”
創維集團中國區域營銷總部副主席 張學斌
國美能舉辦這次盛會,表明廠商走向了成熟,價格戰一打,我們廠家日子很難過,但是競爭都有一個過程。
流通業與制造業成為“夫妻關系”,雖然不準確,但是貼切。兩個不同的人能夠走到一起為什么?有共同的價值觀念,有共同的愛好背景,哪怕是門當戶對,最后“離婚”了,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彼此之間,我非常贊同是“利益”的關系,但這種利益分配是靠什么?不是說兩個人談判就能夠決定利益關系,更多的是市場規律最后決定,在選擇合作要“N對N”而不是“一對一”,最終形成“強者與強者”的結合。要跳出中國圈子,從一個全球的角度來看。
所謂“商者無域”,我們打開中國企業怎么應對?我們覺得中國企業有自己的優勢,關鍵是能不能找準你的優勢所在。而一旦能發揮出來,我相信商者是無域的,你可以走向全世界。
晨報記者劉映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