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慧燕)針對美國前日對中國在內的6個國家進口蝦類征收267%關稅的初裁結果,記者昨日從廣東省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獲悉,本月22日將有最新結果,目前廣東和浙江的企業積極應訴,表示不惜花費近百萬美元的律師費也要打贏這場官司。
據了解,目前廣東省和浙江省蝦產品對美出口量約占全國的60%左右,產業規模以數億元計。其中廣東省2003年水產品出口34.83萬噸,其中對蝦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仍然是最大的創匯品種,達8.88萬噸、4.74億美元。其中出口美國大幅增長,數量達9.74萬噸,金額3.97億美元,同比增長56.12%和36.66%,創匯居所有貿易區的首位,首次超出香港地區0.43億美元。
汕頭市水產加工進出口協會會長陳耀廣表示,如果不應訴,就意味著失去美國市場,那這樣我們的產業鏈就會斷,因為出口差就直接影響到飼料生產、種苗供應、養殖生產、還有加工到運輸儲運等等,那這個就涉及很多人的就業和生活問題,按照汕頭來看起碼有20萬。所以我們的企業一定要抗爭到底。
陳耀廣表示,汕頭的蝦產品出口企業對贏得這宗反傾銷官司充滿信心,因為汕頭企業出口的對蝦價格之所以低廉,主要是因為養殖技術成熟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勞動力成本也遠低于其他國家,所以美國指控中國的蝦產品出口企業以低于國內或者第三國的銷售價格傾銷,是不成立的。
廣東省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秘書長鄧家焯表示,出口對蝦的價格之所以低廉,主要是因為養殖技術成熟以及租金與勞動力低廉等因素,降低了成本,所以指控中國蝦產品傾銷是不成立的。
業內人士認為,蝦產品已經取代金槍魚成為美國人消費量最大的海產品,但是美國本土的蝦產品供應量只能滿足每年635040噸的龐大市場需求量的12%。因此,即使中、泰等6國向美國的出口量減少,也會由別的國家填補上。同時,如果提高關稅的話,美國的消費者要想吃蝦將需要花更高的價錢。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初裁后,美國商務部將在二到三個星期后,開始在中國抽查三到五家重點企業進行反傾銷問卷調查,最終結論預計會在今年十一月份作出。
業內觀察
“蝦”翁之意在“瘋牛”
美國曾經對亞洲的彩電、紡織品都提起過反傾銷訴訟,但這次反傾銷行動卻很不尋常。如果美國政府判定傾銷成立,美國國內的蝦產品供給將嚴重不足。那么美國為什么要挑起一個損人不利己的貿易摩擦呢?
美國此時對中國等亞洲國家的蝦產品采取方傾銷措施是有其國內背景的。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當前美國的制造業又普遍不景氣,農業更是美國國內的敏感話題,因此布什政府希望能通過貿易保護手段,來贏取生產領域和工會組織的選票。
此外,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此舉的真正目的在于拯救美國牛肉業。自從去年年末美國發現瘋牛病例以來,已經有包括亞洲各國在內的幾十個國家宣布禁止進口美國牛肉,美國牛肉業數十億美元的出口生意損失殆盡。因此,美國政府要想盡快讓亞洲各國取消牛肉的進口禁令,就不得不施加點壓力才行。
作為美國的主要出口農產品和國內消費品,牛肉關系到美國成千上萬的牧場命運和無數就業崗位,美國農業部首席獸醫德黑文說,美國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說服外國進口美國的牛肉。為了盡快地拯救美國牛肉業,美國政府需要另辟蹊徑。
央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