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億債務無人擔 武漢冠生園2千萬國資流失調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2月06日 09:25 新京報 | ||
“3600多萬元的資產,卻以1300多萬元的低價轉讓給一家私營企業,就是這樣的價錢,至今也沒有完全兌現;還有近億元的銀行債務無人承擔,職工生活沒有著落……”,一封封職工來信,使擁有70年輝煌歷史的老字號“武漢冠生園食品廠”,以問題企業的形象出現在省市有關領導面前,武漢市委副書記張代重專門做出批示,責成有關方面展開真相調查。 年末歲初,類似問題不僅引起各界廣泛關注,而且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防范國有 國資貶值2000萬元下嫁私企 武漢冠生園是一家久負盛名的老字號食品企業,近年來經營上一直是旱澇保收,但自從南京冠生園事件之后便江河日下,欠銀行近億元債務也根本無力償還,職工發工資的錢亦捉襟見肘。各路冠生園廠家雖然聲明:此“冠生園”與彼“冠生園”無任何關系,結果似乎也都無力回天。有著70年歷史的武漢冠生園,也一樣沒有逃脫厄運降臨。由此不僅失去食品市場的霸主地位,而且品牌價值的縮水也使其市場形象趨于式微。同時,800余名職工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職工焦急,高層焦急,當地政府也著急,大家都希望尋求到有效途徑,以解決武漢冠生園食品公司的困境。 政府有關部門雖然通過各種渠道給予幫助,也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實質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菽局H,急于尋找生路,想以改革改制以求脫困時,與冠生園僅一墻之隔的一家民營企業———武漢添地集團看到了機會,該集團通過各種渠道與冠生園進行協商,并拿出誘人的職工安置方案“中標”。武漢添地集團有限公司主營房地產開發、內外貿易、工業等,在武漢市較有實力。 為了職工的生活大計,冠生園公司與添地集團在區體改委、區經濟委的協調下,先后于2000年12月、2001年9月、12月分別簽訂了《產權轉讓協議》和《資產出售協議》。協議規定,添地集團對冠生園公司資產和職工實行整體接收,全面托管,并對職工予以安置,具體是將冠生園19畝工業用地,以每畝69萬元價格共計1300多萬元賣給添地集團。 由于冠生園是一家國有企業,其所屬資產自然是國有資產。根據相關法律及行政規章規定,國有資產產權交易應該嚴格履行報批制度,并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但據職工們反映,這一手續并沒有得到嚴格履行。在雙方訂立“資產出售協議”之前,其所屬國資局對冠生園資產評估為3600多萬元,但在雙方交易過程中,添地公司卻用近乎1/3評估價取得這一資產,即便如此,到最后還打了折扣。 而據材料反映,按照當時市場行情,冠生園若“自主”轉制,完全可以賣個高價錢,甚至可以高出評估價。他們是在政府方面綜合評估下,才得以“下嫁”添地集團。如果在減去政府出具的460萬元,添地集團幾乎沒包袱可言?這一正一負,不僅顯失公平,而且還違背法律,國有資產流失則是意料之中的事。 國資辦定論:沒有欺騙行為 1月底,記者來到冠生園原廠址,該廠現已被“新東家”添地集團租給5家服裝加工廠,租期在一到兩年間。門口掛滿了新的廠牌,冠生園廠牌已被撤走,只有墻壁上白色的“堅持食品質量”、“貫徹食品衛生法”等宣傳大字,才讓人依稀憶起冠生園昔日的影子。原職工或退休,或以買斷的方式離開了老單位,除了倉庫廠房,老冠生園已是物是人非。 記者輾轉找到一名原老職工,按照他的話說,他們懷著滿腔熱忱,換來的卻是更大的遺憾和失落:添地集團并沒有全盤履約,不但以低于市場價贏取“黃金地段”,轉手還拿冠生園19畝地的30%從銀行貸款1000萬元,說來還賺取了幾十萬!也就是說,添地集團在支付了900多萬元之后,剩余的銀行債務至今分文未付,還留下一節子闌尾“工程”,更不用說職工安置了。 其它還有19畝土地使用權,這明顯是一塊大蛋糕;還有冠生園的無形資產,包括可以整合的良性資源等。其中最大最明顯的收益,就是從銀行套取的千萬現金。剩下的職工安置、固有債務等暗疾,似乎都與其“無關”。令職工們不明白的是,偌大的虧空缺口由誰來縫補?換句話說,巨額的銀行債務誰來埋單? 事情一時沸沸揚揚,武漢市委副書記張代重在上訪信中批示企業所在的江漢區政府迅速調查。 隨后,武漢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公布的調查結果,認為添地集團并沒有欺騙行為。武漢冠生園以1300萬元出租土地,符合國有資產轉讓程序。這一調查,明顯是為添地集團洗清了控訴。 加油站隱情 那么職工是無理取鬧嗎?個中情由是什么?按添地集團副總袁禮文的說法,當初之所以未完成協議,在于原冠生園的負責人韓建強在與添地談判中,同時與一家石油公司談判,將旗下2000平方米的臨街黃金地段出租給對方做加油站,而添地在此過程中完全不知情,冠生園在此過程中玩了“一女嫁二夫”的花招。 而在加油站出租上,冠生園每平方米租金僅6元多,周圍同比達50多元,差價非常懸殊。在租期上也是一簽30年。添地認為,冠生園在談判過程中一直隱瞞此事,如此低價,明顯損害了其利益,故而停止付款,引起部分沒有得到補償的職工上訪行為。 冠生園方面的說法卻完全不同,認為此間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嫌疑,為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隨后于2003年6月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于2003年9月初對這起訴訟進行了審理。而出于不得而知的原因,原冠生園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韓建強卻突遭免職,新的法定代表人則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撤訴請求,并順利撤訴,所謂武漢冠生園公司的改制由此便進入一個“怪圈”。 在添地集團不能支付剩余款項事情越鬧越大之時,區政府從財政借出460萬元代添地集團支付給冠生園公司,用于安置職工。 有專家認為,表面上看來,國有企業改制大都遵循著規則,政府參與的初衷也是好的,但事實上,有很多渠道能夠導致國有資產流失,而地方政府往往習慣于越權行事和偏愛利好消息的心態,往往又會使事情向相反方向發展,至于實質的轉制和資產流失等問題卻放在其次了。 實際上,全國各地都會存在類似問題:不少原國有企業底價賣出以后,不需要經營,轉手賣給別人就可以賺取可觀的差價。還有就是在國有企業改制中,會出現信息不公開、不透明、不公正,更使這些違規操作披上“合法”外衣。即便這些國企改革也是按規則進行,而局外人很難窺探規則背后的真相。 本報記者危劍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