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農行上海分行獲悉,剛剛結束的年度工作會議再度將利潤放在最高位置。“過去3年來,我們的核心主題是‘有效發展’,今后3年還會以此為主導。”該位與會人士透露,上海分行的經營策略正是總行總體戰略的體現。
無獨有偶,工行1月9日宣布2003年實現經營利潤621億元,其中的600億元將用于提取撥備、核銷不良資產和消化財務包袱,這筆錢占總利潤的比例接近去年的兩倍。市場推測,
工行將成為繼建行、中行之后的又一個注資對象,最新的消息稱,注資額高達400億美元,這一消息未經工行總行證實。
中央政府改造國有銀行的決心激勵了4家國有銀行,它們都開始配合既定的時間表加速準備,并在一些經營措施上努力與上市配套。“大家都在密切關注中行和建行改造動向,其實農行和工行也沒閑著。”農行上海分行的一位人士說。
這位人士透露,工行和農行也在積極推進自身改革,探索體制和機制轉換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兩家銀行的上海分行,依托上海在全國改革開放梯度序列中的區位優勢,在經營理念、業務拓展、管理效率等方面走在了改革的前列。”他說。
據悉,工行獲得注資的條件是“所有者權益沖抵不良資產后要大于零”,因為注資不能被用來沖銷壞賬。這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工行寧愿讓自己的2003年報表只保留21億元的利潤,而把絕大多數利潤用來“卸包袱”。
工行2002年年報顯示,其資本充足率只有5.54%,不良資產合計有7598億元,所有者權益數卻只有1782億元。到去年底,工行的不良貸款率降到21%,不良資產余額凈下降698億元至6900億元。
即將第一個上市的建行,已經著手機構精簡和制度建設,另外兩家國有銀行也是這樣。“全行上下都認識到,建立現代商業銀行制度是多么必要和緊迫。”農行上海分行一位人士說。近日,農行數據中心正式落戶上海,使得四大行在上海的總行級業務中心達到5個。上海銀監局一位人士也透露,工行上海分行在公司化改造上領先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