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彩電在歐盟遭遇第一起反傾銷調查到現在已有十多年,身處國際反傾銷“重災區”的中國彩電業不僅學習著正面申訴的技巧,而且還開辟著異地加工與開發高端產品的第二戰場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 嚴珊 報道
美國商務部于當地時間11月24日初步裁定中國出口彩電傾銷成立,并計劃在繼續調查后于2004年4月作出最后裁定。涉案的中國彩電生產商包括長虹、廈華、TCL、康佳。
海外戰線規避“誤判”傾銷
對于美國商務部的初裁,判定價差最小的康佳表示,“我們認為這一初裁結果是不合理的”。TCL方面則表示,由于美國把中國列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反傾銷調查的時候,依然參考第三國如印度,以其成本及價格來確定中國產品的傾銷幅度,這對早已完全市場化的中國家電企業是不公平的。康佳集團企劃主管陳卓認為:“不僅在定性的問題上不合理,在所謂傾銷價差的定量上也是很可笑的。”在美國商務部的初裁中,判定長虹傾銷差價為45.87%、廈華為31.70%、TCL為31.35%、康佳為27.94%,海爾、海信、飛利浦、創維和SVA是40.84%;其他未應訴的彩電企業是78.45%。“中國彩電企業產品差異不大,而零部件來源相對又比較統一,美國商務部得出傾銷差價的差別如此之大顯然也是不成立的。”
傾銷初裁將對中國彩電業產生負面影響。短期而言,對長虹的打擊最大。首先,長虹被認定的傾銷價差最大;其次,長虹有20%~30%收入是來自美國市場,公司2002年來自海外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的44%;而且長虹缺乏海外生產基地,難以像TCL及康佳等其他廠商一樣,通過其海外生產基地出口,從而規避美國反傾銷政策的影響。相對說來,短期內其他幾個彩電廠商所受影響較小。
維權戰線團結涉案企業
反傾銷作為某些國家和地區對付中國產品的慣用手段,不斷困擾著中國企業。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受貿易保護主義傷害最深的國家之一,而彩電業更是今年我國反傾銷的重災區。
在頻繁的反傾銷訴訟應對中,康佳集團的陳卓說:“中國企業應該學會用美國人的方式來和美國人打官司。”陳卓認為,過去中國企業訴訟態度消極,最后形成對企業不利的判決,其影響不僅僅在于單個企業,而且美方會根據這一判決結果作出類推,最后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康佳表示,將積極準備即將到來的美國商務部現場核查,并將積極應對美國商務部和貿易委員會的終裁,力爭取得最好的解決方案。
陳卓承認,單個企業的能力是有限的。政治因素是中美經貿來往中的強音符,意識形態的差異對中美貿易存在著相當的影響力。北京對外經貿大學福耀反傾銷研究中心主任屠福泉就公開表示,這次反傾銷的出裁,可能將成為政治交易的砝碼。陳卓在采訪中表示,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出面與美國交涉,促使改變這個不公平的打壓政策,維護中國彩電企業的權利。四川長虹新聞發言人劉海中也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呼吁,在后一階段的應訴中,國內彩電企業團結一致,力爭在終裁取得積極成果。
兩翼戰略突破貿易壁壘
“決不會放棄拓展國際市場的努力,也決不會放棄成為國際企業的目標與計劃。無論此次彩電反傾銷的最終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康佳進軍世界的步伐。”這是康佳集團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采訪時所表達的決心。在采訪中,眾多彩電生產企業也表達了同樣的心聲。長虹方面還表示,他們要不斷加大對國際市場的開發力度,截至11月25日,長虹今年的彩電出口相當于去年的十倍。
面對“不可逾越”的反傾銷防線,異地加工與開發高端產品是中國企業突破彩電國際貿易壁壘的兩翼。
據廈華方面介紹,廈華開始有意識地調整對美出口的產品結構,開發出世界上最領先的數字高清平板電視系列,并吸引了一些頗具實力的美商與之合作。
海信方面透露,由于海信一貫在美國市場推行高端戰略,美國商務部初裁結果對海信影響甚微。目前,海信在美高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正在快速上升。
而TCL則更把海外生產線布局定為突圍的重點策略。TCL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已經充分考慮到國際貿易壁壘問題,美商務部的初裁從某種程度上說對TCL不構成威脅。TCL從上世紀末開始就著手拓展海外生產能力,1999年在越南開設了第一條海外生產線;2002年8月在德國成功收購“百年老字號”施奈德,如今后者已發展成具有150萬臺產能的彩電生產企業;2003年11月,TCL與法國湯姆遜全面合并彩電生產業務。有關人士說,TCL控股后將利用湯姆遜一條在波蘭、一條在泰國、三條在墨西哥的生產線,將自己的產業布局滲透到當地。
海外設廠高風險以及海外生產高成本,使大多數彩電企業的國際化探索依然走的是國內生產、海外銷售的路子。“這是在做國際貿易,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TCL這樣評價,“不進入歐美主流市場,就沒有資格成為一個國際化的企業,跨國公司的全球投資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在采訪中,TCL表露出對海外拓展計劃的矢志不移:“海外生產帶來的成本上升,是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應付的學費,但付出多少代價我們也要進入歐美市場。事實上,如果放棄,我們將付出更多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