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于不良貸款中的銀行業亟需一場制度的變革,而股份制無疑是可能的一種選擇。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中國將在未來兩年允許四大國有銀行中的兩家在國內外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可望深化債務沉重的銀行體系的改革進程。
美國《華爾街日報》
10月22日
單憑發行股票是不夠的
中國當局正在醞釀一項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允許四大國有銀行中的兩家在國內外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可望深化債務沉重的銀行體系的改革進程。
該計劃現已進入最終討論階段,但尚未正式對外公布。知情人士透露,根據該計劃,中國政府將通過注資和債轉股相結合的方式,大幅削減國有銀行堆積如山的壞帳。
雖然相關措施的執行時間和涉及的金額目前還不得而知,但預計國有銀行大量的不良貸款將被轉移至政府控制的資產管理公司。知情人士稱,其中一小部分將以注資的形式予以處置。
中國當局正全面采取新一輪措施,全力應對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大挑戰:改革千瘡百孔的金融部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明康日前在接受采訪時介紹了一項范圍廣泛的改革計劃,包括加大向外資的開放力度,爭取在今年年底之前通過中國第一部銀行業監管法規等。企業治理不善是造成中國銀行業債臺高筑的一個核心問題,而上述兩項措施正是“對癥下藥”。
預計中國還將采取更多措施改善銀行治理狀況。本周,中國銀監會宣布,已經在全國設立了36個新的辦公室,而銀監會成立至今還不到一年時間。這些辦公機構的主要任務包括,加強對銀行貸款業務的監督,確保各銀行嚴格遵守新的貸款分類制度等。中國將從明年開始采用五級貸款分類制度,以提高銀行業的透明度。
即便按照政府官方的統計數據,中國銀行業的壞帳仍然高達3750億美元。許多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認為,真正的壞帳規模還遠遠不止于此,一些人士的預計甚至高達7000億美元。無論按哪個數字來衡量,正如專家們所評述的那樣,若處理不當,中國可能爆發全球最大的銀行業危機。到2006年,北京將根據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解除對外資銀行的限制性規定,屆時中國銀行體系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加劇。
但對中國的銀行來說,發售股票和注銷債務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許多業內專家認為,中國銀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官員仍然在銀行內身居要職。
從四大國有銀行,到數以千計的農村信用合作社,中國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歸政府所有,它們的述職對象不是股東或獨立的董事會,而是地方和中央的黨政官員。銀行家和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管理模式導致銀行體系信用缺失,鮮有人為貸款決策失誤承擔責任。
高盛駐香港的分析師胡祖六指出,首次公開募股并不是目的,而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他表示,考慮到所有政治方面的影響,在純商業的基礎上運作銀行是非常困難的。第一步是改變所有權結構,而首次公開募股是實現這一步的一種途徑。
但胡祖六同時警告稱,單憑股票發行是不夠的。在過去的10年中,有一千多家中國國有公司在國內或國際資本市場上市,但仍處于艱難的狀況之中。他表示,這些公司的確需要改變公司文化、公司治理、風險管理方式和管理層決策機制。
但許多銀行業分析師認為,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時間。與此同時,各大銀行正專注于如何減輕其債務負擔。在2006年之前,中國工商銀行計劃將其不良貸款比率從目前的22%降至10%左右。
該銀行的一位管理人士稱,工商銀行可能于2006年上市,而且很有可能是在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同步上市,這些市場包括香港、紐約和新加坡。這位管理人士表示,即便是該銀行僅計劃將一小部分股份上市,這種發行規模也將使單個市場無法消化。
中國工商銀行正在探尋降低不良貸款比率的其他途徑,其中包括剝離一部分不良貸款,并在全球融資公司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的協助下將其轉化為債券。CSFB是瑞士信貸集團的子公司。目前沒有太多該計劃的細節,但這種被稱做是“證券化”的計劃通常指的是將數筆不良貸款整合起來分塊拍賣。賣方可以獲得利息支付,還能夠在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易。
盡管近來有國內媒體報導稱,普華永道正在對中國銀行的各項業務進行審計,目的是最早于2005年上市,但中國銀行的管理人士拒絕就股票發行計劃發表評論。
另外一家參與首次公開募股角逐的是中國建設銀行,該銀行周二表示,截至9月底,其不良貸款比率下降了4個百分點至11.92%。估計最后一家上市的國有銀行將是中國農業銀行。該銀行的重點是中國較為貧困的農村地區,2002年年底時,該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為30%。
聲明:《青年參考》授權新浪網獨家報道,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