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專電(記者段世文) 臨近年關,正是企業決定明年廣告投放的關鍵時刻。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多數企業都熱衷于找明星做廣告。業內的專家卻對越來越熱的明星廣告發出了“盛世警言”:找明星做形象代言人要謹防走入誤區。
很多人認為,明星本來就是公眾人物,因而讓明星做廣告會事半功倍。因此,在電視臺播發的各種產品廣告里,我們幾乎可以看到所熟識的所有明星。在國內稍有點名氣的演員
,幾乎都做過一到多家企業的產品代言人。曾經有人統計過,在大多數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的廣告節目中,明星廣告占到30%以上。
專家人士指出,總體看,明星廣告的效果很明顯。由于名人偶像有很強的心理感召力,故借助名人偶像的陪襯,誘導消費者對廣告中明星所贊譽的產品的注意激發起購買欲望。比如柒牌西服的定位是高品質西服,邀請氣質儒雅而富有男人味的李連杰做廣告,對品牌的推廣和提升,能明顯起到加分作用。
明星廣告是否都能見效?那就不一定了。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企業盲目追星每年損失的費用保守估計也超過10億元。明星的選擇要與廣告的產品相吻合,否則會給人牽強附會之感,使人在心理上予以拒絕。有不少企業,不管自己的產品是什么,也不管所選擇的明星在社會上的美譽度如何,只要對方有名,就拍板高價請出擔任形象代言人,效果自然會令人失望。他舉例說,前不久一家有悠久歷史的著名酒廠,放著該品牌白酒歷史優秀、口感清醇等特點不去宣傳,而是選擇了走性感路線的一位香港女明星擔任形象代言人。也不知道是要向消費者訴求什么?還有一些產品,頻繁更換形象代言人,今天明星張三火,就請張三當代言人,明天明星李四人氣旺,就又改弦更張聘李四做廣告,搞得消費者莫名其妙。這樣做明星廣告,效果要是好才怪呢。
另外,有的明星,別說一手托兩家,托三家、四家的都大有人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都搞不清楚明星到底給誰代言了,明星的過度曝光不僅會讓廣告價值衰減,更可能導致產品的可信度大幅下降,讓企業得不償失。結果只能哄抬明星身價。
專家表示,在很多時候,企業請超級巨星做廣告效果未必勝過學生美眉。婷美曾以極小代價請到在賓館工作的鄰家女孩倪虹潔做火了保健內衣,但在發達之后追求時髦,轉而花數百萬之巨請國際明星張柏芝和中野良子代言產品,試圖有飛躍性發展,但事與愿違。因此,婷美新產品“熱戀”暖卡內衣否決了花千萬巨資請韓國當紅明星的計劃,只花百分之一的代價邀請了一位普通印度美少女做形象代言人,結果銷售十分火爆。最近與美國強生公司打官司斗得不亦樂乎的浙江名企康芙婭,其衛生巾網面產品在浙江省占有80%的市場份額。在電視上傳達“康芙婭”不一樣的呵護、體貼和關懷的,也是一個只花了4位數的價錢請來的普通的杭州美女大學生。
專家指出,企業找廣告代言人,不能盲目地找明星,要有策略,得考慮是否跟自己的產品定位契合,能否起到推廣品牌推動銷售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