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
國慶之后,許多地區的糧、油、豬肉等大宗農副產品價格在數天內出現了10%以上的漲幅,這一1997年以來從未有過的現象引發了種種議論,其中包括今天看來有些好笑的猜測。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信息的增加,雖然疑點仍存,但大致勾勒本輪農產品漲價的來龍去脈已經成為可能。
事實上,本輪農產品漲價早有先兆、絕非突然。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9月17日公布的8月調查結果就已指出,糧、棉、油、蔬菜水果,主要畜產品和水產品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均不同程度上漲,長期困擾農民的農產品低價局面出現轉機。這份報告發布之時,棉花價格已經漲了半月有余。
到了10月中旬,幾種大宗農副產品放量齊漲,隨后,地方政府程度不同地介入,到10月底,城市農副食品的價格已經回落,部分糧食產區的糧價也有所回落。
可以初步判斷,市場因素主導了本輪漲價,因為各種農產品的漲價均可以用供求關系的變化加以解釋。
棉價上漲,是因為江淮地區190萬畝棉田絕收。與此同時,由于近幾年棉紡織品出口旺盛,國內棉花需求飆升,棉花加工能力已經超過國內棉花年產量的3倍以上。
食用油價格上漲,一種言之成理的解釋是國內油菜減產,致使菜油漲價;豆油,一半原料依賴進口,而主要的大豆進口來源美國今年大豆減產10%。
豬肉,糧價上漲導致飼料漲價,再加上SARS因素減少了存欄數量。
糧食,各方人士一致認為漲價的基本面已經形成———糧食需求穩步增長的同時,2000年以來糧食種植面積減少、產量逐年下降、庫存減少。此種背景下,今年繼續減產的消息成了引發漲價的導火索。
目前尚不清楚各地的漲價發動者是何身份,但毫無疑問,只有獨立市場主體才能自主定價,僅僅這一點,就已說明2001年以來以放棄國家壟斷為主旨的糧棉流通體制改革已初見成效。
本報記者在安徽的調查顯示,市場主體(農民、國有和私營的糧食購銷企業)一旦松綁之后回歸市場,其觸角就會重新變得靈敏,他們不僅準確預測到價格走勢,并且迅速傳導甚至放大了價格信號,這一點正好可以解釋為何幾天之內全國價格普漲———統購統銷的年代從未出現過類似現象。
市場形成價格,價格引導生產,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問題在于,自由市場必然會暫時放大價格信號,從而導致部分消費者的非理性,加劇供求關系的不平衡,而每到這個時候,基于對國際市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糧食安全的議論又會出現。
以往的教訓告訴我們,計劃經濟解決不了“三農”問題,也無法長治久安地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因此決策層才在2001年重新選擇了市場取向的糧棉流通體制改革。如今又到了關口時刻,如何推進引起各方關注。
事實上,依然龐大的庫存(2002年底全國糧食庫存為1.8億噸)決定了兩三年內中國的糧食供應都不成問題,雖然近年來的減種減產趨勢如果繼續下去,兩三年后的局面就會相當危險,但克服危險的手段絕不應當是國家壟斷和價格管制。
中央政府對目前糧食形勢的判斷是清晰的,這一點從溫家寶總理在10月28日國務院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說,目前總體上糧食仍是供大于求,但從中長期看,我國人增地減和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趨勢不會改變,糧食問題始終是必須高度重視的大事,必須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到目前為止,對農產品的價格上漲,中央政府采取了不干預的立場,在10月28日的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再度重申了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決策。可以說,這是事關農業市場化改革的成敗和億萬農民命運的大事。抓住它,也抓住了深化改革的一個關鍵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