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啟動社會信用體系 遴選信用最好的企業集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1月06日 08:03 北京青年報 | ||
以“平等、誠信、合作、發展”為主題的世界經濟發展宣言系列活動于11月5日在珠海拉開帷幕,國內外近1000位中外知名企業的董事長、總裁、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和工商界人士將出席會議。11月6日,大會將發表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和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共同起草的《世界經濟發展宣言》(珠海宣言),同時,作為本次世界經濟發展宣言系列活動三大主題論壇之一的“世界經濟發展與企業信用論壇”與“世界工商界領袖論壇”、“世界經濟發展與中國論壇”一起相繼展開。中國信用建設成為這次“世界經濟發展 中國信用建設關系到世界經濟發展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信用更是企業發展的生命。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作為世界上最具發展潛力、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發展狀況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現,中國的信用建設狀況將不僅危及本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而且將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然而,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運行的時間相對較短,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社會各階層信用觀念相對薄弱,加上市場經濟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建設的相對不完善,信用的缺失已經給中國的市場經濟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亂。據有關資料統計顯示:我國企業之間的經濟行為因信用缺失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高達5850余億元,相當于國家年財政收入的36.8%左右,受此影響國民生產總值也因此減少了約兩個百分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大大加快了中國與世界的融合,這一歷史進程要求我們必須按國際規則進行經濟活動。國際信用規則是一切商品交易、資本流動、經濟監管的首要規則。入世很快顯現出中國與國際發達國家的信用差距,包括信用理念、信用環境、信用制度、信用工具等,發達的信用制度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外企業信用聯盟應運而生 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信用從信用主體來劃分,由政府信用、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融合而成。其中政府信用是社會信用的基石,個人信用是社會信用的基礎,而最關鍵、最活躍和最具影響力的是企業信用。有鑒于此,在剛剛結束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正是在統一認識、理論準備和積極探索的基礎上,中外企業信用聯盟于今年10月20日在北京宣告成立。我國具有影響力的20個行業協會的上百個各類企業參與了聯盟的發起,可以說聯盟具有非常廣泛的代表性,中外企業信用聯盟的成立正順應了這一時代的要求。需要強調的是,我國市場經濟正處在一個承前啟后的發展的關鍵階段,努力爭取用相對較小的改革成本與相對較短的時間,盡快構建一套既符合國際市場信用規則又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信用體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中外企業信用聯盟的主要任務包括:一是傳播信用文化,提升信用意識,交流信用資訊,挖掘信用資源,推動中國企業的信用建設。二是組織研究適合中國企業現狀的信用體系實施方案,為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并在聯盟成員中試點后推廣。三是組織實施與國際接軌的“企業信用標志制度”,使企業的信用狀況透明化,逐步解決由于企業信用信息缺失造成的我國信用環境差的問題。四是推廣“中國信用企業”。經聯盟認定的權威信用評級機構評級,達到AA級以上的會員還將被授予“中國信用企業”稱號,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使用“中國信用企業”標志,并自動成為聯盟推廣“中國信用企業”的對象。 聯盟推廣的這個工程是中國信用體系建設的歷史性工程。工程旨在通過嚴格的評級、認定等程序,遴選出中國信用最好的企業集群,以中外企業信用聯盟為橋梁,向國內和國際市場、向全社會作全方位的信用形象推廣,進一步提升“中國信用企業”的市場地位,增強其在資本市場的融資和競爭實力。世界經濟發展宣言唯一指定的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負責對參與工程的企業提供信用評級服務。 中國的信用建設需要創新和實踐 中國的信用建設不僅是個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問題的焦點在于如何從我國現階段實際情況出發,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根據需要和可能,研究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企業信用體系,即中國的企業信用體系究竟應該怎么來構建?對此,業內資深人士、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總裁、也是這次世界經濟發展宣言組委會副秘書長、中外企業信用聯盟的常務副秘書長關建中先生,在長期積累和探索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各方配合,共同推進”的信用體系建設思路。他針對中國信用體系建設所面臨的特殊歷史環境,以及中國信用問題的特殊性,敏銳地指出:中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聯合起來,要注意學習、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信用理論、思想以及方法,借助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更要結合中國國情進行不斷地創新和實踐,唯有如此,才能加快我國信用體系建設的步伐,盡快縮短我國與國際上發達國家在信用建設方面的差距。在西方發達國家,信用通常屬于金融范疇。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形成的信用關系是西方發達國家信用制度的基石。而中國信用關系的主流則是企業間的交易行為,企業信用是影響整個社會信用的主導因素。因此,我們應該從解決市場經濟活動主體———企業的信用入手,全面推行“企業信用標志制度”,使反映企業信用狀況的信息公開化、透明化,用市場的力量約束企業的信用行為。顯然,依靠資本市場發展漸進地創造信用信息需求的西方式道路,難以解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和融入世界經濟對信用及信用環境改善的迫切要求。由政府主導、各方配合從制度上創造對企業信用信息的需求,進而示范性地引導市場對企業信用標志的認可,是加快中國信用體系建設進程,縮短中西方信用環境差距的有效途徑。在這種方案中,政府、行業組織、金融機構等各種社會力量都可以適當發揮作用,此方案和其他各種社會經濟改革方案相比較,具有理論上相對成熟、實際操作簡單及改革成本相對較低、改革預期成效顯著的明顯優勢。當然,方案是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取決于政府推進的決心。 信用評級機構的歷史責任 中外企業信用聯盟選擇大公公司作為實施“中國信用企業推廣工程”和“企業信用標志制度”的服務機構是明智的。正如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陳淮所言:“很多人有個誤解,以為政府是社會信用的最好維護者。這個認識是不正確的。現代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一定需要有本身信用足夠強的第三者信用機構的社會體系存在。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社會化的第三方信用機構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制度文明的最重要體現形式之一。發育和發展非政府化的第三方信用機構,是我們建立信用社會不可逾越的一個基本環節。”大公作為我國成立最早的信用評級機構之一,自1994年成立以來,就非常重視中國信用理論的研究工作。大公是中國信用評級領域各種新的理論的啟蒙人和信用體系建設的實踐者,是國外先進理論和方法引進中國的開拓者。大公總裁關建中先生對記者說: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健全和有效的金融體系是經濟運行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而發達的債信文化是金融體系健全和有效的本源。一旦發生信用危機,整個經濟生活就會陷于混亂狀態。從近代以來的情況看,所謂經濟危機,其實就是金融危機和信用危機。他還說:中國信用體系建設的首要問題是解決信用信息的缺失,向市場提供高品質的信用信息,保證交易和資本流動的有效性。特別是在一個信用基礎十分薄弱的特定環境下,權威信用信息關系信用體系建設的成敗。因為完全追求商業利益的信用信息泛濫勢必對剛剛起步的我國信用體系建設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當前中國信用體系建設進入到了實踐性階段,需要一系列適合國情的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信用評級機構,特別是中國的信用評級機構有責任以自己的專業優勢超前研究中國信用關系的特殊性,以及由信用關系決定的信用問題的特殊性,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并全力推動其實施。 我們需要一場信用革命 在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的中國,并非歷史上就缺失信用。老百姓中流傳的許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及“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之類的民諺俗語,都充分反映了中國人對信用理念價值的認同與尊崇。那么我們為什么還要倡導一場信用革命呢?這是因為傳統文化對信用的崇尚是建立在原始封建的農耕時代的自然經濟基礎之上,已經和工業文明、市場經濟及國際化等現代社會經濟體系存在著鮮明的不匹配、不協調與不適應。在當今的經濟社會中,信用并不是一種道德指數。我們不可能指望簡單地提倡誠實、利他和信守承諾就能迅速建立起一個現代的信用社會,就能創建全新的現代社會化、制度化并具有普遍約束力和社會公信力的信用體系。正如成思危副委員長在中外企業信用聯盟成立大會上講的那樣:“建立信用社會,說到底是建立信用機制,加大對失信者的懲罰力度。誠信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確實是一筆財富,信用交易能夠通過降低市場交易成本而增加巨額社會財富。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付出,但體系一旦建立起來,就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當然,信用革命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甚至還可能是一個充滿挫折和痛苦的過程。相信有了大家的不懈努力,一定會將構建中國信用體系的過程縮短、再縮短。
|